书城童书过去的好故事
10639700000008

第8章 升官图

大举之年,高贵坐着马车摇着香扇,得意洋洋进京赶考。

高贵生在豪门富户,虽然他平时吃喝玩乐,声色犬马,没有用心读过一天书,可此番进京高贵却是志在必得,因为他怀揣一封书信,车上拉着两箱金银珠宝。

进京之后,高贵立即带着书信和厚礼求见安相爷。安相爷看过书信后,马上把高贵请了进去。

原来安相爷前些年做为钦差去前敌犒赏三军,谁知夜晚敌军偷袭,紧要关头,一个卫兵冒死救了按安相爷的性命,那个人就是高贵的舅舅。后来高贵的舅舅被提拔成一个小头目,但是有一次因为醉后斗殴伤了人,被杖刑八十赶出了军营。高贵的舅舅找到安相爷求情,安相爷为人正直,他没有给高贵的舅舅讲情,只是给他三百两银子叫他回去讨个老婆做个小生意,安分守己当个良民百姓。并告诉他有了困难可以再来找他。高贵的舅舅回家后不几年的病亡故了,但是高贵知道舅舅有恩于安相爷,便找人伪造了舅舅的书信,来托安相爷帮助高贵求取功名。

高贵见安相爷虽然不置可否,可对自己招待得很是热情,心中已然有了底,不仅有些得意忘形地大吃二喝起来。招待之后,安相爷坚决不肯收高贵的厚礼,他只是正色对高贵说:“考取功名全凭个人文章才学,这一点谁也帮不了,只能看个人的修为了!”

高贵却把安相爷的话当了耳旁风,他认定有安相爷做靠山,自己这个状元郎是手拿把掐了,于是他书也不翻笔也不动,每天只是到京城各的妓院纵情声色。转眼考期来到,高贵心中空空却又胸有成竹进了考场,他以为安相爷早已安排好了,所以,只在纸上乱涂几下便交了卷子,然后便住在京城专等发榜。

其实那安相爷根本就没跟考官通过什么话,所以高贵自然榜上无名。这天主考官带着中榜名单来拜访安相爷,安相爷还没有见到名录,忽然想起那个高贵,就随口问了句:“有个叫高贵的举子考中没有?”主考官一听安相爷突然问起这个人,仓促之间,正愁不知如何回答,忽然家院来报李公公进府宣读圣旨了。安相爷匆忙接旨去了,主考官心里犯开了嘀咕:“相爷单单问起高贵,想必那高贵跟相爷不是亲戚就是故旧了……”这么想着他看到了案上放有笔砚,于是灵机一动,赶忙拿起笔来在名录空白处添上了高贵的名字。

不一会儿,安相爷接旨回来,主考官一边必恭必敬呈上名录,一边讨好地说,“相爷适才问及的那位高贵当真是位才子,名录上果然有他的大名啊!”安相爷一听立时变了脸色脱口骂出句粗话:“他是个狗屁才子,象这样不学无术之人竟然也能榜上有名,真是荒唐!”原来安相爷通过言谈举止,早就把高贵那碟浅水看透了,他就是不相信高贵能考中更不希望那样的人混进考场,所以才随口问了句,谁知竟被主考官会错了意思。

那主考官一见安相爷大为不悦,一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红头涨脸地说:“相爷,要不然把这个人从名录上去掉?”安相爷一听更不乐意了:“怎么能这么说,难道这科考大事是儿戏吗,说添就添,说去就去?”他想既然高贵考中了,也许是自己看走了眼,看一段再说吧。主考官见安相爷这么说,吓的再也不敢开口了。

却说那高贵虽然没中状元,但也是金榜提名了,他只当这一切都是安相爷的功绩,便再次带着厚礼相谢。安相爷仍是不收分文,也不承认自己替他说了话,只是对他教导一番做人做官的道理。安相爷说的是真心话,高贵确当他是装样子假正经。于是便把礼物转送其他权贵,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本该外放到地方做官吏的高贵竟然留在了朝中。

这天上朝,官员们各个奏请事宜。那排在末位的高贵每天不过点个卯照个面,从来无事可奏。因他整日混事,同行们也看不起他,这天众臣请奏之后,皇上正要宣布上朝,高贵忽然打了个喷嚏,身子向前一倾,后面不知是谁使坏,趁势推了他一把,结果高贵就意外地挺身而出了。他想退回去,可见圣上和百官都在看着自己,一时不禁心慌气虚,腿也不听使唤了,一时间便呆在了那里。

“你有何本要奏?”皇上见他半天傻愣愣不言声,不禁皱眉问道,这时高贵没了后路,好在这小子虽无才学可还算机灵,他打着哆嗦胡说八道起来:“万岁,昨夜小臣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家都在为万岁祝寿……”“奥,”皇上一听摸着胡子不悦地问,“我还不到六十寿诞啊?”高贵忙说:“不是六十大寿,是六百岁大寿啊!”

皇帝一听非常高兴,因为他年老体弱,总担心自己哪一天会死去,他还没享受够这天子之威万岁之富啊,高贵的这个梦正是他心中祈望,所以他当然开心了,于是他当场给高贵官升一品。高贵因祸得富意外升官,尝到了甜头,于是不久他又主动出班上奏,说梦见圣上白发再黑,落齿更生,龙颜焕发。皇上更高兴了,又给高贵升了一级。高贵更当一经了,没过一月又说自己梦见嵩山高呼圣上万岁,而其他万山其呼,响彻云霄,他说嵩山为五岳之首,它呼万岁,那圣上肯定就万寿无疆无疑了……皇帝龙颜大阅,当场又给高贵升官加奉。高贵胡诌了几句梦话便连升三 级,他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并开始仗着手中的实权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安相爷对他多次相劝,高贵都是阳奉阴违,依然故我。有个姓薛的候补官员给高贵送来黄金500两,求他给安排个官职,高贵看在金子的份上一口答应。可随后高贵就把这事忘在了脑后,有一天闲得无事偶然想起,便叫下属给那人安排个官职,可是下属问道那个人的名字,高贵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不过高贵有主意,他令下属说:“那你就查查看,只要姓薛的候补你都想法给安排个官职就是了。”于是60多名姓薛的候补官员全都安排了差事。

安大人非常气愤,他决定参奏高贵,清除这个败类。

这天上朝,安大人第一个出班上奏:“圣上,臣查高贵……”谁知刚说到这里,殿外忽然呈上十万火急的边关战报,皇上和满朝文武的注意力都被边关战报吸引过去了,所以直到散朝安大人也没机会再提高贵的事。第二天上朝,安大人仍然又要参奏高贵,谁知刚说出他的名字,皇上摆摆手说声退朝起身就走——原来这几天皇上拉肚子,憋不住了。第三天,安大人再次参奏高贵,这次皇上没有走,可是安相爷刚说出高贵的名字便被皇上打断了:“安爱卿反复提级高贵,朕已明白了,不用再说!”

安相爷等着皇上处罚高贵,谁知没出三天,皇上竟然降旨,说高贵为官清廉政绩卓然,破格迁官升级,成了吏部侍郎。原来皇帝本来对高贵很有好感,见安相爷数次提级高贵,便会错了意思,以为他要举荐高贵,所以才下了这样一道圣旨。对这样的结果安相爷真是哭笑不得,可圣旨已下,他已无力回天。

高贵升官权重,更加四无忌惮,胡作非为,而且因为经常溜须拍马,皇上对他越来越宠爱。安相爷觉得事情已经很严重,决定联合几位正义官员再参高贵。有人说:“他有皇帝宠爱,手下有有党羽,参他最好的结果也只有降级的可能,治罪可就不一定了,这叫打蛇不死必遭蛇咬,不如想个巧妙办法一劳永逸,”然后他就给安相爷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安相爷为人正直,觉得不能用这样的手段。大家说:“各鸟各玩,高贵这官本来就来的太荒唐,用个荒唐的办法夺他的官,也算怎么来怎么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

在众人的鼓动下,安相爷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办法。

转眼皇帝寿诞之日,大宴之外,皇帝照例要请几位倚重之臣到内宫欢宴,安相爷特别提议叫上高贵,皇帝正和心意,于是高贵乐颠颠随了大伙进了皇宫,欢宴之时,安相爷提议做诗助兴,皇帝赞同,安相爷又提出为了让人显露真才实学,对诗要赌个输赢,每句诗对不上来或被公认为对得最差的,就要官降一级。安相爷话音未落,大家齐声附和,皇帝也觉好玩,不但同意,还要做裁判,只有高贵一人变了脸色暗暗叫苦,却又毫无办法。

头一轮高贵对不上,皇帝立时宣判官降一级。第二轮高贵还对不上,立时又小了一级。第三轮高贵急了眼,驴唇不对马嘴地对了一句,皇帝给逗得边笑边削官……一轮又一轮下去,高贵的汗珠子越来越大,官职却越来越小……二十几轮过去,安相爷起身奏道:“万岁,高贵现在已然是布衣百姓,没有品级可削了,现在他已经没资格坐在这里了……”

到这时皇帝才恍然大悟大家合计好了要拿掉高贵,虽然皇上有些舍不得这个马屁精,可刚才他金口玉言已然把高贵削职为民了,一时覆水难收,再看群臣一个个很是舒心解恨的样子,也便顺水推舟,把高贵赶出了皇宫。

接下来群臣参奏,高贵罪行败露,虽然免了死罪,却被抄家下狱,成了阶下囚,想起离奇升官又稀里糊涂丢官的一幕幕,高贵仿佛作了一场荒唐梦。

未出一年先帝驾蹦,新君登基大赦天下,高贵也侥幸出狱重见天日。现在高贵已经妻离子散无家可归,他花子般走在大街上正不知向那里去,忽见前面过来一顶官轿,一打听说是薛大人过来了。

这时节高贵的记性好了起来,他忆起姓薛的都是自己提拔起来的,便拼命扑出去跪到路边大喊大叫起来:“薛大人,我是高贵是高贵啊,当年我曾有恩于你,你做官全亏了我高贵啊,求你念及旧情赏我碗饭吃吧……”那姓薛的哪里肯认,他十分恼怒地马上叫人把高贵赶打开了。

高贵还真没找错人,那个姓薛的官员还真是当年给高贵送礼行贿的那位,回去后他觉得这高贵活着对自己是个威胁,于是就叫人找到高贵把它弄死,省得坏自己名声。弄死个花子也不算什么大事,手下人来到街上说拦轿的花子在哪,薛大人有重赏。结果这一喊呼啦就围上来一大帮叫花子,个个都说自己就是刚才的拦轿人。薛姓官员手下本没有把这件小事当回事,所以连把高贵的名字都记混了,把高贵喊成了姚贵,一个年轻乞丐抢先站出说自己就是姚贵,于是在众人的艳羡叫骂声中,姚贵得意洋洋随着那个官员走了。被挤得不能靠前的高贵气得捶胸顿足破口大骂。不料几天后,有个乞丐就在城外树林里发现姚贵的尸体,高贵醒悟过来,吓破胆的他连夜逃走,以后不但再未敢迈进京城一步,就连高贵这个名字都不敢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