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让课堂充满幽默
10639000000056

第56章 擦黑板

我按照“基础训练”里关于写一个人的要求,打算上课时请一位会拉手风琴的女学生为大家演奏一首曲子,然后请同学们将她的动作、外貌写下来。

可我一进课堂,发现黑板没擦,一黑板数学题,我略一沉吟,产生了一个念头,于是,我拿起黑板擦儿,一下一下地擦起来,嘴里说:“也许是上节课老师拖堂了,值日生没来得及擦,也许是个别同学的题没做完,不能擦……”

话音未落,几个学生快步走上讲台,夺去我手中的黑板擦儿。

“咱们合作,优势互补,我擦高的,你擦低的,”我对其中的值日组长说:“正好有两个黑板擦儿,其余同学请回到座位。”

这一切不过三分钟,学生们的表情很复杂,有内疚,有自责,也有埋怨。

“同学们多懂事儿!纷纷争着擦!”我一边拍着手上的粉笔灰,一边说:“咱们这节作文课有东西写了,请大家把刚刚发生的事儿写下来怎么样?题目就叫《擦黑板》。”

我简单地交代了要求,只一节课,他们不但写出了老师擦黑板的表情、动作、语言,还与出了他们的真情实感。他们差不多都写了这样的话:“当我听到老师说‘也许是上节课老师拖堂了,值日生没来得及擦’的时候,心里真难受,其实老师没拖堂,也没有人没写完作业……”

我评析了几篇学生的习作,总结了写人要注意的问题,第二节课仍按计划进行——请那位女同学为大家演奏一首曲子,然后写下来。

面对一次意外的情况,“灵机一动”就使学生多了一次习作的机会,而且在学生看来是“那么顺理成章”,那么不露斧凿痕迹。

“灵机”不是别的,就是“有心”,在有心者眼里,什么都似乎贴有“教学”的标签。

再比如,有一次,上课铃响过,我走进教室,发现一位学生正在擦黑板,粉尘弥漫,还有不少学生仍大声吵闹。我正要训斥学生,忽然想到这节课是讲环境保护,便借题发挥,幽默地说:“同学们请看,这里粉尘飘飘洒洒如瑞雪,教室吵吵嚷嚷像闹市。”学生默不作声,面面相觑。我若无其事地继续说:“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能行吗?”学生随口答道:“不行!”“那么,怎样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环境的保护。”这样,乱糟糟的教室却成了我借题发挥导入新课的话题,既教育了学生,维护了课堂教学秩序,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