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有考生
10637700000056

第56章 “记忆阻滞”的处理方法

在考试过程中,有些考生会出现暂时的记忆阻滞,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切勿慌乱,保持镇静

记忆阻滞在非常紧张的环境里表现似乎尤为严重。这时,考生首先要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频率。先慢慢吸气,当对自己说“放松”时缓慢地呼气,与此同时,再考虑刚才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仍然想不起来那就暂时别理它,继续做下面的试题,过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

——积极进行联想

一旦发生记忆阻滞,考生可以回忆老师讲课时的情况或自己的笔记,并努力回忆那些与记忆阻滞问题有关的概念,将回忆起来的内容迅速记下来,然后看看能否从中挑选一些相关的资料或线索。

如果考生费尽心思,仍然不能从中找出任何联系,那么,就要试着将自己想象成命题人,在自己的头脑中“看”(也就是想象)试题和答案。

——回忆做过的笔记

克服记忆阻滞的另一个方法是尽量回忆做过的笔记或课本。因为老师在讲解有关的内容时,考生在笔记里记下了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出自于试卷中,要尽量回想是哪一次的考试,想象它前面大概是什么内容,在它后面是什么内容,然后努力回想前面问题和后面问题之间的缝隙——也就是导致发生记忆阻滞的问题。

——利用试卷上的其他考题

克服记忆阻滞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试卷上的其他试题。在标准化试题考试中,可能会要求考生做大量的试题,后面的试题有可能给考生提供一些线索。考生在头脑中要始终记住发生记忆阻滞的试题,如果在做后面试题的过程中,恰好遇到一个与之相关或有些联系的试题,就要仔细看其中是否有哪些词语能够给自己提供些线索或启发。

考生在考试的时候,如果突然想到了和另一道习题有关的重要线索时,务必要将它记下来,为此花费点时间也是值得的。否则如果匆匆忙忙急着答题,就可能导致再也不能回忆起灵光初现时想到的内容,就会使自己产生焦躁的心情,从而影响成绩。

——回想当时记忆的环境

在考场上想不出答案的时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回想一下当时学习、复习时的情景。比如,想到“我当时是在宿舍里记的,当时好像有人让我去打球,我没有去,继续看那部分内容”。如果想到这里就有可能回忆起忘记的内容。因为人只要能记忆起当时的突出的状态或情景,就会突然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一样,回忆起所有的内容。

其实,考生已经记下来的知识是很难完全忘记的,只不过是一时想不起来而已。只要使大脑恢复到记忆时的状态就可以想起来了。

——转移视线

在考试时,有些考生对原来记住的内容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而且越是拼命想,就越想不起来,因此,越是想不起来,也就越是着急。这是因为,考生长时间的精力都集中在考试上,使思路处于一种惯性状态,怎么想都是在某一处原地踏步。这个时候,考生可以什么也不想,将笔放下,看看窗外的景色,暂时不要把思绪停滞在此处,这样做可以使感觉器官得到新鲜的刺激,中断的记忆也会断断续续地想起来,并逐渐联在一起。不过,考生也要注意,当回忆不起来时,切勿硬想,那样只会浪费时间。

——随便写点什么

所有考生都有这种感觉:主观习题比客观习题难答。比如:“从下面的问题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像这种给予提示的问题,就比较容易想起来。但是如“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类的试题,由于没有提供回忆的线索,就容易使人焦虑。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与其干着急,不如在考卷的空白处随便写点什么,这样不仅可以调剂一下心情,有时还可以在这种无意识的状态下,激发灵感,找到答案。

——在脑子里浮现出整体的形态

研究表明,人类是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这五种感觉来接受外部刺激的,而且人接受的大部分外界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来获得的,视觉记忆在记忆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假如在考试当中考生将某个知识点忘记了,或者对自己的答案没有信心时,视觉上的记忆便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方说英文单词bus而不是boss,只要在脑子里写一下,就马上可以发现是哪个正确。

若是回忆人名、年代,就闭上眼睛想一想整体的形状。例如:“列宁逝世于1924年”。在回忆时,并不是将列宁和1924年分开来回忆,而是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回忆。所以,考生在考试时可以用先回忆起整体形状的方式来恢复对原有知识的记忆,而在平时也要多练习依靠视觉来记忆的学习方法。

——用感觉器官来恢复记忆

当考生在背某部分内容时,不仅是依靠大脑,也要尽量动用所有的感觉器官。比如,在背英语单词时,可能是边写边念来记住他们,也就是说同时利用手和口来帮助记忆,而这些记忆方式又是以后帮助回忆的重要线索。

当在考试中发生记忆阻滞现象时,考生可以利用这些器官,平时用手记下的就用手来回忆:采用一边写一边想的方式。通过阅读记下的就用嘴巴来帮助回忆:可以边想边在头脑中念。这是恢复记忆阻滞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按时间顺序回忆

当你放在衣服里的钱包丢了时,很自然地会想“我最后一次拿出钱包付钱的地方是在哪儿呢”?这就是一种顺着线索回忆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是顺着事情发生的经过而储存在头脑里的。由于想不起最后一次把钱包放在哪儿了,所以会丢失,假如按照时间的顺序去回忆钱包丢失之前的情形,就会很容易想起来。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记忆阻滞的情况。比如考数学时,忘记了某个公式或定理,那么就可以顺着记忆的线索慢慢地去回想,当时我背这个公式时是在什么情况下背的,这个公式出现在哪一章节里……在回想的过程中,很可能一次方程式、二次方程式……都同时会出现,而在记忆的时候,是从一次到二次,然后从二次到三次,按照学习的进程记在脑子里的。所以,此时要回忆忘记的公式或定理,就和找寻丢失的钱包一样,将记公式之前的情景按照时间顺序逐一回忆,使其印象鲜明,这样就容易回想起来。最重要的是,平时在学习的时候,就要养成有系统有规律的学习习惯,惟有如此,才能在需要时,很快地回想起来,也就能有效地克服记忆阻滞的影响。

——从后往前推想

在高考时如果记忆发生阻滞,你不但可以采取从前往后去回忆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与其完全相反的方式,那就是从后往前回忆。比如,你想知道上星期三那天做了什么事。通常情况下是从星期一开始回忆,接着是星期二、星期三。不过,有时也可以从印象比较深的眼前发生的事情开始倒着往前追忆,想想前一天做了什么?接着是再前一天,再前一天呢……依此办法,也就逐渐能将那天所做的事情想起来了。

这种方法和从前往后回忆的方法相同,也是要尽量回忆到接近某件事当时的情景,才可以把忘记的事重新回忆起来。考生们在考试的时候该采用何种方法来回忆,是由后往前,还是从前往后呢?这就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考生可以先采用一种方法来回忆,可是如果费了好大的劲还没有结果时,就应该试着换其他方法了。

——反复审题

在考试中如果出现记忆阻滞,考生还可以采取反复审题的方法,看看问题本身是否有提示可帮自己回忆,或者可引导自己想起当时记忆的状态。

命题者命题的目的是要让考生解题,那么就必须将这个答案的有关内容,尽可能地列出来,通过这些告诉考生此题的方法与思路。这就说明,只要考生仔细看清题目就可解答此题,虽然可能一下子做不出来,但如果能反复仔细地审题,认真思考,一定可以从中找出回忆的线索,以便解答此题。

茯苓大枣粥

“用料”

大米100克,茯苓粉30克,大枣20枚。

“制作”

1.大枣洗净,用小火煨烂,与淘洗干净的大米一同煮粥。

2.粥将成时添加茯苓粉,再煮沸即成。

“专家提示”

此粥可健脾补中,安神养心,健脑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