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有考生
10637700000022

第22章 第一志愿,重中之重

第一志愿是指每个批次的第一所院校的志愿。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80%左右,由此可见第一志愿的重要性。根据自己的分数、志趣、学科偏向、身体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是报好志愿的重中之重。与其他志愿相比,第一志愿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志愿通常是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院校。

·按照录取原则,招生院校首先拿到的是第一志愿的考生档案。

在择优录取之后,如果院校的招生计划已经完成,就不再考虑第二志愿。某些著名高校,即使第一志愿的上线人数不足招生计划,他们宁可减少招生数量,也不愿意录取第二志愿及以后报考的学生。

·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后,档案就转到了第二志愿学校。

第二志愿院校录取考生时,同样优先选择该校的第一志愿学生。如果该校的招生计划已经完成,即使考生的高考总分比该校录取的第一志愿学生的分数还高,那他填报的第二志愿也没用。这就是低分学生能被录取,高分学生反而落榜的原因。这种情况在提前和重点院校录取批次中更加突出。由此看来,“报好第一志愿等于增加30分”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这样一个实例:某考生高考成绩610分,第一志愿报的是浙江大学,可该校的投档线为646分,未进档;第二、三志愿分别报考的是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与大连理工大学,两校的投档线分别为584分和580分。可两校已将第一志愿的考生录满,所以虽然考生成绩高出二、三志愿院校投档线近30分,但仍然落榜了。

在实际招生过程中,绝大多数院校都希望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认为第一志愿考生专业思想牢固,便于教学管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正确填报第一志愿,对录取结果至关重要,考生及家长绝不可掉以轻心。

填报学校的第一志愿后,还要填报专业的第一志愿。填报第一志愿的专业志愿时,应尽量多填些专业,并服从该校的专业调剂,避免因专业单一而失去被录取的机会。

既然第一志愿如此重要,考生应该如何填报呢?

——范围内“稳”,范围外“冷”

“稳”和“冷”的意思是,如果估计自己最有可能会被第二批院校录取,那最好在第二批院校内选择招生名额多的、估计自己的考分高出其近几年录取平均分数的院校作为第一志愿。如果估计的考分与其平均分差不多,被该院校录取的可能性较小,那就应该在该校中选其较“冷”的专业,或者在该批院校中选择较“冷”的院校。

——了解所选院校和专业的前几年录取分数线

有一点需要提醒考生及家长,名牌学校和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起点虽高,但波动性也较大。以清华大学为例,1997年在四川省的调档线是616分,1998年则是645分。该校1994年在山东省的录取最低分是668分,1995年却降到622分,1996年的录取分数线是780分,1998年竟然高达860分。当然,只有北大、清华等少数学校存在这种录取分数线波动较大的情况,一般院校只需参考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即可。

清蒸猪脑

“用料”

猪脑花200克,料酒15克,水发香菇100克,味精、姜汁、葱段、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

1.将猪脑花洗净除去血丝和蒙皮,盛于蒸碗内;加入料酒及水发香菇。

2.碗中加入鲜汤100克、味精、姜汁、葱段、胡椒粉等适量,将蒸碗置于笼内旺火蒸熟,即可食用。

“专家提示”

猪脑花含蛋白质、脂肪、磷及维生素等,对脑神经衰弱、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具有较好的食疗效果。此品咸鲜可口,具有补脑增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