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刘茂甫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10637000000001

第1章 一世医祖刘学轩

医祖学轩公谓:“济世活人是我愿,奋发习医志不移,家有余力多施药,教育学徒医众疾。”学轩公幼读四书五经,继而攻读经史,弱冠应考,获中秀才。后因丧父,不得不弃学而操持家业。其妻侯氏,生育二子一女,其次子芾公亦从医业。其父逝世后,所留家业,除土地外,尚有丝绸作坊(即纺织丝绸家庭小型工厂)一处。因当地丝绸价格较低,不得不前往较大城市销售,可获较高利润,故常随人带货前往郑州、开封等地,继而到河北保定、石家庄等处销售。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夏,学轩公在保定带人销货时,一晚突患呕吐泄泻症,一夜间腹泄稀水20余次。黎明时所带之人观其面色苍白,眼窝凹陷,自觉头目眩晕,心慌气短,步履困难。此时经所住店主推荐,将其抬往保定北街名老中医王先生处求治。经王先生切脉诊察,诊为暑温泄泻,即急服王氏自制之散剂,以淡盐水送下。大约在一个时辰(2个小时)内,连服4次,并针刺2次,呕吐、腹泻明显减轻,自觉一身症状亦明显缓解,此时拿药返回原住店中,并按医嘱服药。每次服药均以淡盐水送下,并再饮淡盐水小半碗,如此治疗,一日内,病情已基本稳定。翌日即可缓步前往王先生处再次复诊,按王先生所拟处方,服3剂后,病情基本痊愈。此时,学轩公深思,此次身居外地,得病甚急,如王先生治疗不当,则险些送命,且思长子因病早亡,因而认为,一个高明医生,能救人于危病之中,故决计备厚礼前往王先生处表示感谢,同时还欲求学于王医生,即至王医生处说明来意。王先生说:“你想学医我甚同意。你身为秀才,学习医术较为容易,但你在河南许昌,我在河北保定,如此遥远面授有诸多困难,我可以介绍一些医书,你先自学,如有问题你再来保定时,我可以给你解答或讲解”。此席话后,即按王先生所介绍之书名,在保定购买一部分,又专程到北京购买了不少医书,从此步入医学之途。日夜研读医学,兴趣甚高,因而在家准备些所卖丝绸,很快前往保定,让所带的销售人员推销货物,他一心学习医学,不懂就求教于王先生,如此往返求教长达四个寒暑。并不断临证,患者反映效果良好,十余年免费诊治不取分文。随后学轩公看到有不少贫困人家,因病而无钱买药,得不到治疗,又决定开一药店,定时给贫困患者发药,不收钱两。经两个多月的筹备,于当年冬季开张,药店命名为“济活堂”,取意于医道乃济世活人之意,学轩公亲自应诊,每逢阴历初一、十一、二十一日为贫困患者取药全部免费,如因患者病情需要,每次可免费取药10剂,患者求治者甚多,疗效显著,名噪甚远。其弟子除其子刘芾之外,还有弟子杨鼎辰、李栋卿等十余人。

学轩公白天忙于应诊众多求治者,即使夜间,如有人请求出诊,不论远近,亦徒步前往。一次夜间出诊,返回途中,遇一野犬迎面扑来,受惊滑入沟中,摔伤髋骨,疑为股骨颈骨折不能行走,卧床七八个月,臀部生疮(臀部感染),发热不退,不幸逝世,年仅5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