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10635500000309

第309章 牛李党争(821年)

长庆元年(821年)四月,会贡举揭晓,李宗闵婿等十四人皆录取,李德裕与李宗闵有隙,李德裕党遂诉于穆宗谓考试不公,穆宗命重试,结果十四人中罢黜了十一人,李宗闵为此遭贬,二李遂各分朋党,牛李党争烽烟再起。

元和三年(808年),牛僧孺、李宗闵应举对策时指斥时政,触犯宰相李吉甫。主考官数人遭贬,牛僧孺、李宗闵数年不得迁任,此事件揭开牛李党争序幕。李党的首领是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主要成员有李绅、郑覃、陈夷行、李让夷等;牛党除牛僧孺、李宗闵外,主要成员还有李珏、杨嗣复、令孤啕等。元和年间,由于牛党流落朝外,两党斗争还不激烈。821年,两党再次因科举取士爆发斗争。三月,右补阙杨汝士与礼部侍郎钱徽主持进士贡举,中书舍人李宗闵女婿苏巢、宰相裴度之子裴馔、杨汝士之弟杨殷士及郑覃之弟郑朗等皆登第。西川节度使段文昌与翰林学士李绅曾推荐数人于钱徽,榜出皆不中,段文昌等上书抨击礼部贡举不公,所录取的皆为公卿子弟且多以打通关节而取得,实际上无任何技能。穆宗询问翰林学士李德裕、元稹、李绅,皆言文昌所奏属实。穆宗派中书舍人王起等复试,结果原中十四人,仅三人通过。四月,诏黜郑郎等十一人,钱徽、李宗闵、杨汝士贬官外放。李党获胜,双方积怨愈深。此后,两党不时为政见不同而相互攻讦。两党政见不同,牛党重科举,并利用科举考试中投卷、关节之风,相互援引;李党则对科举制不满,主张改进甚至一度建议取消进士科。牛党主张对割据藩镇姑息妥协,反对用兵;李党则力主削藩伐叛,强化中央集权。牛党对收复吐蕃侵占失地持消极态度,主张维持边界现状;李党则积极主张练兵修武,收复失地,完成统一。武宗会昌年间,重用李德裕为相主持朝政,形成李党独掌朝政的局面。牛党均被排斥出朝或遭流贬。李德裕支持武宗讨平昭义刘稹叛乱,击破回纥,废除佛教,改革朝廷弊政。会昌六年,宣宗即位后,对李党成员大量贬逐,并相继重用牛党的白敏中、令狐啕,拜之为相。召牛僧孺、李宗闵入朝。大中二年(848年),牛僧孺卒。次年,李德裕卒于崖州贬所。牛李党争终以牛党获胜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