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10635500000011

第11章 龙山文化(约前3000-前2000年)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类文化遗存,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因1928年首次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的城子崖发现而得名。黄河中下游为其文化中心,东起海滨,南到江苏、湖北,西至陕西甚至甘肃,北抵辽东半岛一带均有其文化遗址分布。生产工具以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制作精美,型制规整,主要有斧、锛、凿、铲、刀、矛和箭头等多种,并有可装木柄的石镰、蚌镰。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和白陶极少。此外还普遍发现用牛、猪、羊、鹿等的肩胛骨做的卜骨,表明当时已有占卜风俗。以上也反映出当时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并有大量家畜的出现,也证明了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化过程。从发掘的墓葬来看,普遍采用羊人葬,说明以母系氏族为中心的合葬已逐渐被淘汰了,且墓制大小悬殊,随葬品也多寡不等,说明已经出现私有制萌芽。由母系向父系氏族的过渡,大约是以龙山文化这个时期为转折点的,并逐渐向高度发展,加速了原始公社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