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梦续红楼之花落花开
1063100000070

第70章

贾母笑道:“那我不是成了不死的妖精。若你舅舅他们都平平安安的,我活着还有个劲,若这样下去,我气也气死了。”

几人又说笑一阵,便各自回房歇息。

新收的那名女子,也许是感激黛玉收留她,凡黛玉之事,事事上心,那份小心谨慎,竟不下水溶与璟庭,连紫娟、雪雁也靠后了。紫娟、雪雁乐得清闲。

当晚,林淼来见黛玉,回说已把甄氏的事情安排好,香菱的母亲见庄中那些收容的孩子可爱,自愿照顾那些小孩子,权当是填补了香菱小时候。她的眼睛也开始好起来,人也显得精神。

黛玉听了,心里酸楚,想起自幼无父无母,不免自怨自怜,岂知母亲失了女儿,也是一样的可怜可悲。当下吩咐香菱去陪甄氏,尽人子之孝。第二日,阳光射进窗子,撒了一地金光,鸟鸣声婉转轻脆,虫叫声此起彼伏,小童的笑闹声不绝于耳。

贾母早早起来,唤了黛玉、惜春、熙凤一同出来。呼吸着山中含着露水带着草香的空气,享受着温暖的微风徐徐吹过脸颊,贾母身心俱轻,渐渐沿小径走去,连拐杖也丢开了。

黛玉、惜春、王熙凤微笑着看着贾母颇有精神地在前走着。

黛玉笑道:“外祖母,你的腿好了!比我们走的还有劲”

贾母回首道:“到这里,我就什么病也没有了。我还能活几十年呢。”

王熙凤笑道:“昨儿还说怕成老妖精,今儿又要做人精了。”

贾母啐道:“那你要小心了,你一眨眼睛,我就知道你在想什么。”

走至离庄子不远的一处宅院前,整个院子爬满了绿藤,院子院门大开,往里望去,绿油油一片,结着红的、绿的、紫色的成果,房前几棵果树,挂着沉甸甸的果子,一女子坐在院中绿荫下低头做着活计。

黛玉与惜春不识那些蔬菜、水果,虽然在李纨的稻香村看到过,也不过片鳞只爪。不由好奇走进来,停在红红的柿子架前,鼻里吸进叶香,伸手去摸,那种光滑的感觉,十分新鲜。

贾母也走来道:“我这老太婆还识得几样,这红色的是柿子,紫色的是茄子,绿的就多了。那些个我也叫不上名。”

院中那女子见有人来,抬起头来,未及看清来人,平儿眼尖,只听平儿喜出望外道:“老太太、奶奶,那不是二姑娘的丫头绣桔吗?”

王熙凤闻声看去,正是绣桔。

绣桔听见自己名字,面露惊讶,因离得远,不由起身走来,见是故人,意外道:“老太太,二奶奶、林姑娘、四姑娘,你们怎么到这儿来了?”

随即向房中喊道:“姑娘,你看谁来了?”

只听屋内东西落地的声音,一女子应声而出,却只见迎春一身布衣钗裙,含笑走了出来。

贾母也意外道:“二丫头,是你们两个?”

迎春带着温柔的笑意见礼道:“我们两个都平安,让老太太惦记了。”

贾母不由含泪,连连点头道:“好孩子,苦了你了。看到你平安无事,我就放心了。”

迎春把众人迎到屋内,几人看这屋内陈设,竟比贾府还要齐整、宽敞。

几人入座,唯王熙凤东摸摸,西看看,赞不绝口。

绣桔沏上茶水,笑道:“老太太,这茶是这山里特有的,水是这里的清泉水,外面喝不到的。您尝尝。”

贾母端杯喝了口,点头道:“不错,是比外面的还好。”

王熙凤也抿了一口,大赞道:“比府里的好多了。可能是前几日生病了,嘴里总没味儿,府里那茶水点心尝起来也不是滋味,总觉得没有林妹妹送来的好。”

贾母揶揄道:“你这是吃你妹妹的好东西吃的嘴刁了。再住几日回去,连府里的水都喝不得了。”

王熙凤咯咯笑出声来,黛玉莞尔一笑,惜春倒是露出少见的开心笑容,有一种天真无邪。

贾母又道:“二丫头,你们怎么到这儿的?”

迎春坐下道:“上次林妹妹接了到北静王府去,回来后不久就出来了。”

王熙凤道:“听说王妃送了你不少贵重之物带回去,那孙家还不满意吗?”

迎春叹了口气,往事不堪回首。

绣桔道:“刚开始孙家人看到那些金银首饰的,都乐得合不上嘴,姑娘分他们一些,他们对姑娘好上几天,那孙绍祖便想着要姑娘到王府为他谋个好差事,姑娘不同意,孙老太太便冷言冷语的。孙家那几个妾室又眼馋姑娘的钗环,便污姑娘偷得她们的,孙老太太和孙绍组的妹妹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姑娘的东西,有事没事的到姑娘这儿转转,变着法儿的要姑娘把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姑娘不交,孙老太太和那些妾室便到孙绍祖面前哭闹,无中生有,捏造是非。”

她主仆二人整日战战兢兢,只怕日落西山,只怕听到孙绍祖粗大的嗓音。

“孙绍祖听了,便要打姑娘,姑娘没法,把值钱的东西拿出来,但说好东西给他们,那五千两银子一笔勾销,初时孙绍祖不答应,说道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扬言姑娘是买来的,就得一辈子为孙家妈个。后来孙家上下忽然闹鬼,他们急急的写休书,撵姑娘出门,姑娘从此离了孙家,再不相干。”

迎春接着道:“我们出来不知该去哪里,无脸回家,更怕回去后老爷再给我寻一家,日子更难过。实在无处可去,便一路向城外走,身无分文,又饿又冷的。”

绣桔咬牙道:“最可恨遇到一个死婆子,看我们两人饿得头晕眼花的,装出好心要帮我们,先给我们吃饱了,再说要给我们找活儿干,说是清一色的女子能做的事,挣几个钱活命。谁知她是要把我们卖到青楼,被邻居知道偷偷告诉了我们,我就拉着姑娘拼着命的跑了。”

心仍有余悸,想起来还是后怕。

迎春道:“一路只管往前跑,也不知跑了多久,跑了多远,若不是……,真想一死子之。后来昏在路旁,被人救起,才知道是刘家村,在那住了几日,刘家村的都很热心,处处帮我们,后来是”

绣桔眨眼道:“后来有人来带我们到这里了。”

迎春会意,心里暗笑。

贾母放下心来道:“我也惦记着你,当初是你老子给她定的亲事,我也不好驳他,再说定了亲再退亲对女孩本人和她家族的名声终是不好。如今你能离开孙家,未尝不是好事。”

王熙凤道:“老太太这下放心了,以后也少了一件揪心的事了。”

惜春如冰的声音道:“今后我的事情由我自己作主,我不会让别人主宰我的命运。更不要像二姐一样的任人摆布。”

贾母叹气道:“但愿如此吧。”

迎春直视惜春道:“四妹妹,你说的对,对于恶人来说,你越退让,他们越嚣张,越欺负你。只有自己硬起来,才没有敢小觑你,才会惦量惦量你的分量。”

惜春点头道:“大不了一走了之,最没出息的话就是吃定林姐姐,我也到这里来。”转向黛玉道:“哪天林姐姐出贾府,带上我。”此话竟成谶语。

黛玉一笑,道:“我们姐妹是分不开的。”

坐久了,有些累,黛玉起身走走,见迎春床上放着未做好的小儿衣物,拾起道:“二姐,这都是什么呀,这不是些小婴儿的东西吗?”

迎春急走几步,一把抢过来,红了脸道:“没什么?”

王熙凤跟过来笑道:“不是你有喜了吧?”

绣桔道:“正是呢,已经两个月了?”

黛玉便不再抢她手中东西,以免错伤了她,有些好奇看着迎春道:“小宝宝在哪里?”

迎春只笑不语。

贾母问道:“你有了孙家的孩子,现在离开孙府合适吗?”

迎春道:“我若不离开孙府,只怕这腹中胎儿保不住的。”忙低头收好床上物品

绣桔拿出自己做了衣物给众人看,边道:“就是呢,那孙绍祖不高兴就拿姑娘撒气,手上没深没浅,早晚要保不住的。”

黛玉想想道:“外祖母,您也别想着那些个名声了,还是二姐要紧。一人两命呢。二姐,你就安心在这儿住着吧,过会子,我让他们把吃穿用的多备些送过来。”

迎春道:“这儿什么也不缺,一应俱全,庄主也总送些东西过来,平时我没什么做的,就自己找些能做的事情帮着庄里人。这里的书馆女孩子也可以去的,我就帮着那些女孩子识些字。”

绣桔道:“庄里的人对姑娘好着呢,书馆里的书生都敬着姑娘呢,闲时姑娘也和他们下下棋,论些道理,他们佩服着姑娘呢。”

王熙凤道:“你这丫头,这庄子是你林姑娘的,她要给你什么,你还不收着,她的东西可都是好的。”

正说着,林淼和一个娇俏的妙龄女子走进院子,林淼笑道:“绣桔这丫头说什么,在外面就听见你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