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梦续红楼之花落花开
1063100000017

第17章

王妃们面面相觑,拿了丝帕细细看了,见丝帕上针脚细密,绣着奇石异草,石旁一首方方正正的楷体诗:

“奇石依乱草,

美玉自璞石,

若遂凌云志,

石珍草异时。”

南安王太妃强笑道:“绣得不错,倒也是上乘,诗里有志向,为师者总是不同。”

太妃道:“花样描得不错,技法有变化,也算不错了。”

北静王老太妃不怒而威,哼了一声,对北王妃道:“我还是为你弟妹另择良师吧,别没学到本事,品德先学坏了,女戒,不知她是怎么学的?”

贾母微微一笑。王妃们则面沉似水。

北王妃道:“太妃息怒,原是出身不同,见解不同。”

王夫人心中不满,暗怪宝钗,丢了颜面。

贾母已命人备了盛宴,见几人面上不豫,小声附在鸳鸯耳边,鸳鸯匆匆出去安排,贾母笑道:“你们姐几个看她们弄了半天,也累了吧,先休息一下,吃点东西。”

北太妃代众人答道:“如此打扰了。”

黛玉道:“嫂子说得原也不错,女子的主业是针线,行止遵从女子四德,德、言、容、功。如何做到这四项?先要明理,理从何而来,必要读书,必要识文断字,读书须要读圣贤书,如此方能有见识,方能明辨是非,心正、人正,方不误人误已。”

几位太妃脸上舒展开,点头称是。

宴后,永仁老王妃道:“老太君,我有个不情之请,我初来贵府,闻贵府大观园与众不同,我能否到园中转一转。”

贾母点头称罪,理当先请她们逛园。

永仁王老王妃道:“我也不麻烦别人了,我看着林姑娘顺心,就请她陪着我吧。”

贾母应了。

其他王妃先行告辞。出门时,性子直爽的东平王妃东平王妃,私下里对西宁王妃道:“那薛姨娘说得头头是道,我还以为她能拿出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这绣样,京城里上层人家的夫人、小姐,哪个绣不出来。”

西宁王妃咯咯笑道:“就你实心,巧舌如簧,你懂吗?”

北静王太妃与南安王太妃年纪略大,闻此言脸上如常,笑在心里,西宁王妃与东平王妃却是当作笑话笑了一阵。各人回府,与王爷世子详说一番,自是不提。

栊翠庵——妙玉与晴玉。

永仁王老王妃与黛玉移步入园,慢慢观看,王妃对园中景致赞叹不已,行至栊翠庵外,王妃对黛玉道:“这里还有庵堂,我一心向佛,我想进去礼佛。”

黛玉为难道:“庵中人不喜轻易见人,冒失前去,恐有不妥。”

王妃见四下无人,挽起黛玉的手臂,在黛玉玉手心内写了一字,黛玉心中一颤,良久无语,王妃道:“我知道她与你投缘,我才请你来陪我。姑娘冰雪聪明,你该知道我,我的心情。”黛玉点头,抽回手,正欲推门,王妃伸手拦了,拢了头发,正了凤冠,道:“你看我还好吧。”黛玉点头,王妃又喃喃道:“她现在是什么模样了?”站了片刻,方点头随黛玉推门而入。

妙玉正自诵经,心绪烦乱,脑中不断浮出他。

北静王爷提起了他,让她又失平静。她叹一声,修佛读经许年,心还是难静,人难违心意。

小尼引人入庵,抬头看来人,妙玉心底一声悲鸣,该来的终究是要来。

庵中佛像圣洁,香雾缭绕。王妃适应了光线,细看庵中人酷似年轻时的自己,心中激动。压下心头渴望,由小尼引导,取了香,燃上,插入香炉,默默道:“佛祖保佑儿女们平安。”

黛玉上完香,对妙玉道:“妙姐姐,没经你允许来庵里,你要怪就怪我吧。”

妙玉摇头道:“不怪妹妹,早晚有这一天的。”

妙玉支开小尼,庵堂中只有她、黛玉与王妃。

转身对永仁王妃施礼道:“妙玉给王妃请安?”王妃身子一震:“这么多年了,你,还是不能原谅我。”眼中含泪。

妙玉昂首道:“我父已故,我无娘亲,生自佛心,身入佛门,六根清净,与红尘不再有牵连,将来死化佛尘。”

永仁王妃看一眼黛玉,黛玉转身走向庵门,妙玉道:“无妨,我与她不分彼此“

王妃点头道:“妙儿,当年我也是迫不得已,我若不把你置于庵中,你和你哥哥都难活命。”

妙玉放下经书道:“既已弃了我,何必又来找我?”

王妃掩面道:“你是我的骨肉,我日夜想着你,我年纪大了,你哥哥袭了王位,我放心了,唯放不下的,是你,我只等你能再喊我一声娘,就算闭眼,我也知足了。”

妙玉回避她的目光道:“早在十年前,你的女儿就不在了,现在只有庵中修行的妙玉。”

王妃身子摇晃,扶住供桌,当年情形挥之不去,心底悔恨,再难不该弃她于不顾。当年她的夫君永仁亲王与太上皇争夺王位,密谋起事,却被太上皇察觉,老王爷自知无颜于世,饮剑自尽。王妃本欲相随,老王爷把一双儿女叫到身前,含泪止她道:“无论如何你要护着一双儿女周全。”临终前,老王爷拉着王妃的手愧疚道:“我江南还有一女,乳名晴玉,她母亦是小家碧玉,我赠她母亲四个银镯为信物,你千万找到她母女,让她们认祖归宗。”老王妃忍悲含酸点头应了,顾不得老王爷尸身,拉着幼年妙玉兄妹,连夜出走。

王妃一人带着一双儿女,奔江南而来。其中悲苦说不尽,一路打听着晴玉母女下落。王妃原是金枝玉叶,不懂劳作,自觉不能保全一双儿女,经过一庵堂时,含悲忍泪将妙玉托于庵中,“妙儿,不要怪娘亲,为了你哥哥和你,我只能这样做。”王妃自已带着儿子隐姓埋名,勉强维持生计。幼年妙玉不能理解母亲行为,一心认母亲弃她不顾,心中忿忿,难解此结。

一风雨夜,妙玉偶遇借宿庵堂上京寻夫、父的晴玉母女,晴玉母亲听闻永仁王爷已逝,葬于京中,急带晴玉奔丧。晴玉与妙玉相约,五年后,姐妹相聚。

她们遑遑时,太上皇念在老王爷已伏罪,赦了她们全家,派人倾力寻找她们母子。半年后,接她们母子回京,下旨其子承袭王位。王妃来到庵中寻妙玉,妙玉拒不相认。王妃无奈,留下古玩玉器给妙玉,独自回京。后来经太上皇相劝,妙玉方同意回京入贾府修行,同时暗中寻找妹妹。

老王妃哀叹道:“你不回府,你晴玉妹妹也不愿回来,宁可一人自在。你们一个个都不谅解我,我怎么对得起你父亲,我有何颜面去见你父亲?”扑在蒲团上,语带哭音。

黛玉在旁,心中已明缘由,弯身扶起王妃对妙玉道:“妙姐姐心头明净,为何只执迷不悟?当日她若不弃你,只怕今日三栊黄土。莫到悟时,子欲养而亲不待,悔恨终生。”

妙玉闻言,转身看老王妃,虽只中年,锦衣华服下已鬓发花白,脸上哀伤。

妙玉心中恻隐,低声道:“她也看到我了,我很好,她只管放心才是,不用牵挂我。”

王妃心酸道:“你晴玉妹妹受了那么多苦,好容易落脚在这府里也不得安生,险些丧命。王爷,她们姐妹怎么都这么命苦?”仰头向佛,眼中落泪。

妙玉道:“好在找到了妹妹,也算没了心事。若不是林姑娘,我也不能想到她就是自家妹妹。”心中暗道:晴玉妹妹,你失约了。多年后,我险些盼来一具冰冷的尸体。

“北静王爷和你哥哥带她回来时,她奄奄一息,瘦得一把骨头。好容易养好了,死活不在府里住,我只好请北静王爷给她安排去处。”

妙玉道:“那里是好去处,你放心就是。”

王妃恨道:“你妹妹受的苦,我会讨回来的。”

潇湘馆。

待王妃离去,喧嚣归于平静,黛玉一路感慨,又想起着自己母亲,千回百转,方回潇湘馆。

湘云、探春已在座,黛玉便暂时放下心思。

湘云鼓着腮,一声不语。探春道:“你有什么话,说出来也好,这样子给谁看?”

黛玉见状,知她心中因宝钗之事别扭,道:“她心里别扭着呢,过会子就好了。”

湘云白了黛玉一眼,道:“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好了,别当我不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黛玉淡然道:“这阵子我也大了,心气也不那么盛了,我也懒得管别人的闲事,只要不碍着我,随她去吧,是非功过,自有公论。”

探春道:“我知道了,我也想说呢,从前宝姐姐一再抢功,我看她是太太的亲戚,当成自家人,凡买好之事也不计较了,没想到,她竟越来越过分了。”

黛玉笑着对探春摇玉手道:“快别这么说,云妹妹又要打抱不平了,她的宝姐姐是说不得的。”

湘云起身扑向黛玉,伸手挠黛玉的痒处道:“好个林姐姐,说话就戳人痛处,今儿我不饶了你,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