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轻松得来好睡眠
10625900000003

第3章 与睡眠相关的问题

睡眠超过8小时的健康危害

经常听我的讲座的朋友对自己的睡眠非常重视,但有时候会因为不了解我的意图而步入误区。

有一天,我给20多位企业精英举办了一个有关提高睡眠质量的知识讲座。课后,一位40来岁前额有点过秃的老总走过来,问我:“老师,你总是强调要补充睡眠,可我每天差不多睡上10个小时,第二天起床还是觉得昏昏沉沉,没有精神,效果还不如一天睡六七个小时的好。这是为什么呢?”

听到这个问题,我十分高兴,说明他把我讲的知识融会贯通到自己的生活中,并切合实际地提出了质疑,说明他确实十分重视自己的睡眠。因此,我微笑着告诉他:“实际上,你需要的就是六七个小时的睡眠,为什么要赖在床上多躺两三个小时呢?”

“是吗?可我总觉得自己睡得不够。”这位老总质问道。

我耐心地解释给他听:“其实,睡觉和吃饭的道理是一样的。吃饭我们强调只吃七八分饱,而睡觉也一样,只要觉得自己头脑清醒,感觉良好,就放心地起床活动吧!睡多了,反而对你的健康有危害。”

“什么?多睡了还对健康有危害?”那位老总惊奇地问。

“当然了。像起床后昏昏沉沉,精神不振,就是躺在床上太过的结果。”

于是,我把长时间赖在床上不起来会导致的健康危害给他一一讲清楚:

第一,睡得太多会导致越睡越懒,智力下降。

很多人认为,如果感觉很疲劳就应该多睡觉。其实,这个想法不完全正确。消除疲劳是应该补充睡眠,但如果睡眠时间过长,人的心脏的跳动便会减慢,新陈代谢率也同样会降得很低,而肌肉组织也会松弛下来。经常睡懒觉的人,因肌肉组织错过了活动良机,起床后会感到腿软、腰骶不适,周身无力。这样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起来,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

第二,增加患中风、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的几率。

据有关资料表明,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对9万多名50~79岁的女性进行了长达7年半的调查后发现,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患中风的可能性比睡7小时的人要增加70%,睡眠时间过长是增大中风危险的因素。南京脑科医院的专家介绍,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如果睡眠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血液黏稠度增加就容易诱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如果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约2倍;如果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则会增加3倍多。

无独有偶,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医院专家对3286名65岁以上的男女进行长达3年的医学观察发现,每天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的人罹患早老性痴呆症的风险会较正常人增大两倍。

第三,增加患呼吸道、心脏和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

在经历一个晚上的睡眠之后,卧室中的空气会变得污浊,即使虚掩窗户还是有部分空气未流通,不洁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埃,对呼吸道抗病能力有影响。而对于长期睡眠时间过长的那些闭门贪睡者,平时运动就少,再加上卧室内污浊的空气,就容易经常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

另外,如果睡眠过多,就会破坏心脏休息和运动的规律,心脏一歇再歇,最终会使心脏收缩乏力,稍一活动便心跳不一、心慌乏力。长期的睡眠会使你无法按时进餐,胃肠发生饥饿性蠕动,打乱了胃液分泌规律,影响消化功能,进而引发消化系统疾病。

因此,如果你早上醒得比较早,就别躺在床上干瞪眼,实在睡不着的话,也别在床上干熬着,更不要窝在被子里看电视,赶紧起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学会做一只勤快的早起鸟吧!

睡一半比不睡更伤身

最近这几年的春节,我和老伴都没有待在北京过年,而是结伴出去旅游。今年春节,我们一起买了两张卧铺票,准备坐火车先去广州转一圈,然后再去海南观光,感受冬日的温暖。

由于提前几天作好了准备,临近出发的前一天晚上睡得特别沉,目的是为接下来的旅游养精蓄锐。谁知道,这一觉却睡过了头,差点错过了早上5点的火车。

于是,在老伴的催促下,匆忙起床、穿衣、洗漱,然后钻进早已等在门外的出租车里。由于睡得过香,又是在睡梦中被叫醒,脑袋昏昏沉沉的像灌了铅一样。幸亏有老伴在身边,要不然都要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好不容易上了火车,找到了预定的卧铺坐下,想安静地休息一下,结果临铺的婴儿的哭声却特别大,响彻了整个车厢,孩子的妈妈怎么哄都没用。

老伴过去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孩子原本睡得正香,却被来回走动的人们急促的脚步声、广播员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叫卖声等各种混杂的声音吵醒了,所以才哭闹不止。要知道,在平常他都是要早上点才起床呢!

如此说来,这个孩子遇到了和我一样的问题,睡到一半就被叫醒了,这种感觉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所知,这种睡一半被叫醒的情况比完全不睡更糟。睡一半就被叫醒的人,其睡眠已经进入深睡期,大脑正在进行记忆的吸收、重整,却在“不该醒时醒来”,此时大脑需要更多时间恢复意识。一个人刚睡醒时,睡眼惺忪、反应较慢、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下降,就跟四杯啤酒下肚后的微醉感一样,相当于血液中含有%的酒精浓度。而且人们刚刚醒来的前3分钟,判断力只有正常情况下的一半,且会影响学习或工作表现长达2个小时。这种感觉和我被动起床赶火车的情形一模一样。

幸运的是,我是出来旅游的。对于常常在半夜里被叫醒,有紧急出差任务的人来说,真的是苦不堪言。最常见的就是轮班待命的医师。一些医生坦承,半夜起来的反应的确比白天来得慢,所以总是提醒自己更谨慎地作判断。

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那么会造成免疫系统改变而容易生病,也会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不平衡,进而自主神经受损,产生心悸、盗汗的症状。由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其原因是:长期睡眠被剥夺的人,体内血糖的耐受度会大大降低,从而造成胰岛素抗阻,进而产生新陈代谢症候群,甚至是高血压、糖尿病等。

因此,我建议旁边这位妈妈要么就给孩子喂点奶,让他继续睡,要么就用玩具或其他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使其停止哭闹,去通风口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让大脑清醒清醒。

而我自己,虽然混沌的感觉消失了,如果下次还有这种遭遇,那么我就会吃一堑长一智了:被叫醒后不能马上起床,最好多躺5~10分钟,想一些愉快的事情,让大脑慢慢回神,这样大脑的其他功能会随着渐渐苏醒。坐起身体,学会深呼吸,先缓缓吸气,仿佛吸到头顶,再将所有的气都吐出来,停两秒钟再做一次,一定会感觉神采奕奕。然后下床喝点水,让身体知道新的一天要开始了,用冷水洗个脸,让头脑更加清醒一点。也可以来一套简单的伸展操,试着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唤醒身体的其他部位。

这一系列的步骤操作下来,我想即便是在半夜4点突然被叫醒,也不会头脑发晕、神志不清了。

不过,在这里我只是提供一个方法而已,并不推崇大家尝试半夜被叫醒的滋味。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则该睡觉的时候还是一定要睡好觉。

好想睡觉:睡眠先睡心

做梦是睡眠不佳还是睡得好?

每个人都会做梦,但大多数人醒来后不久就忘记了,最多只留下某些感觉。经常听到有人说:“昨晚没有休息好,做了一夜的梦”,“我晚上梦多,简直都没睡着”。于是,这一天学习、工作起来似乎还真感到有点精神不振、精力不足,仿佛做梦真的耽误了休息。

记得有一天,晚饭后我照例去公园锻炼。正当我挥拳甩腿之时,一位50来岁的中年妇女突然叫了我一声“老师”,回头一看,原来是社区居委会的王大姐。我随口问了句:“王大姐,平常你好像不怎么来锻炼吧!今天怎么有空呢?”

“老师,你不知道,最近这段时间,晚上我总是睡不好觉,老做梦。听人说增加运动能提高睡眠质量,我就来试试。”王大姐一脸的愁云。

我就趁势开解她:“做梦就做梦呗,你照样睡你的觉。”

王大姐又说:“可是听人说晚上老做梦的话,就是睡眠质量不高。我估计我这更年期要来了,所以睡觉总闹心。”

我一听,便笑起来,现在的中年妇女身体上稍微有一点小问题就和更年期扯上来了,其实并非如此。于是,我半开玩笑地问:“那昨晚你都做了什么梦啊?”

“什么梦?我都数不清,估摸着有四五个呢,不过一早上起来就记不大清楚具体是什么了。”说这话的时候,王大姐好像在掰着手指头数,她到底做了几个梦。

一听到她这么说,我便明白了几分,于是安慰她:“你这是正常现象,根本就不用太在意。一个晚上做好几个梦,几乎大部分人都有,因为人的睡眠分为深睡眠和浅睡眠。在浅睡眠中,人才会稍微有意识,才会做梦。而处在深睡眠就是你睡得正香的时候。一般来说,深睡眠和浅睡眠是每隔90分钟交替出现的,所以你才会出现一个晚上做好几个梦的经历。”

一听我解释得这么清楚,王大姐立马愁云散开:“这么说,我这是正常现象?”

“是的,很多人想求美梦都求不来。如果你吃得下,睡得香,有美梦,那才是身体棒。”我进一步打消了她的疑虑。

“真的?谢谢你,老师。我就不陪你锻炼了,我那边还约了几个姐妹打麻将,我先走了。”话音刚落,人就已经走出好几米远了。

梦,相信每个人都有。孔子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因此,梦,经常被称为“周公之梦”或“梦见周公”。圣人会做梦,凡人一样如此,梦是所有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梦境中的一切也许会令你如痴如醉,也许会令你惊心动魄,细细品咂,真是回味无穷呀!

然而,按照一般人的观念来讲,晚上睡觉接二连三的做梦是大脑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现。其实,这种旧观念是不对的。做梦并能回忆梦境并不是睡眠不深的指标,也不能说做了梦就表示不曾睡好。梦是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不管你有没有梦的回忆,或有没有梦感,你每天晚上都必定做四五回梦。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人类对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千百年笼罩在梦境中的神秘面纱被渐渐撩开。“有梦睡眠有助于大脑健康”,就是最近的研究结论之一,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睡眠医学专家认为,人的智慧潜力是很大的,在一般情况下只用了不到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潜藏在无意识之中,做梦便是一种典型的无意识活动。通过做梦重新组合自己的知识,把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合理地结合起来,进行整理、储备,最后存入记忆的仓库之中,使知识成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这也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的最好证明。

由此看来,做梦本身对人体并无损伤,除非你夜夜惊梦、不得安眠,果真如此的话,则应找医生看看。而一个美好的梦也许会是你的期待,也许会是你许久思考后期待的答案。

想睡踏实就别把明天的事情放在大脑中

如何才能睡一个好觉,宋代的《蔡季通睡诀》早就告诉人们“先睡心,后睡眼”,也就是说,睡觉时要先让身心安适,切勿想入非非。正所谓“无忧才是入睡方”,应注意心胸宽广,待人处事宽宏豁达、把握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心里无所牵挂,自然安然入睡。

然而,生活这本书实在是太复杂了,里面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着你来处理,不得不准备的考试、无聊极致而又不能缺席的会议、明天早上要交的提案……诸如此类的问题总会占据着大脑,即便是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思绪还在不停地飞舞。

但事实上,你想得越多,思绪就越乱,思绪越乱,就越找不到答案,因此会变得十分焦虑,在床上滚来滚去,甚至踢床蹬被,借此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可这些都无济于事,只会越来越睡不着。失眠一天两天,你的身体或许可以承受,但当这种情况变成了习惯,就会严重减少你的有效睡眠时间。同时,你的健康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曾经,我收到过一封就读于某名牌大学的某男生的求助信。信上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交往两年多的女朋友突然提出和他分手,态度非常坚决,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失恋令他痛苦不已,为了找到原因,他天天冥思苦想,每天回到寝室就一个人闷着被子想,睡梦中在想,半夜两点大家都已睡着的时候还在想……后来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变得入睡困难,在半夜两点以前怎么都睡不着觉。从此,睡觉前的这段时间成了他最难熬的考验。另一方面,自己又即将毕业,找工作的压力特别大,不知道该怎么办。

尽管我当时给他了一些睡眠建议,但他再也没有来过信,我也不知道他是否已摆脱了困扰。为此,我始终耿耿于怀。很多年过去了,这封信一直珍藏在我的记事本中。每当我心中乱如麻团而难以入眠时,我都会拿出来翻翻,激励自己,告诫自己,不要把明天要做的事情带到床上去。因为我从帮助他人摆脱失眠烦恼的工作中,深刻体会到:工作重要,家庭重要,但保证自己健康的睡眠也很重要。

因此,睡眠之前必须保持大脑安静、情绪平和,切忌忧虑、恼怒。若你需要思考当日所做的事情或次日应做的事情,那你应该在上床前处理完毕。如果你入睡前总是担心明天的工作,又控制不住自己去想这些,就应该在睡觉前腾出一些时间,把关心的问题写下来,把你采取行动的计划写出来,归纳成为简明扼要的几点。之后,放下一切安心睡觉。如果在睡觉的时候,这些麻烦又找你来了,那你就可以告诉自己,“我已经把这些问题想过了,都解决好了”,如此给自己一些良性的心理暗示,慢慢就可以安心的入眠了。

像这位男生,我的建议是如果自己一个人想不明白,可以问问对方原因。能挽回的话就尽量挽回,不能挽回的话,就拉倒吧!这只能说明你们没有缘分,有缘无分的爱情是开不了花的。

当然,要在临睡前停止大脑的思考,对一些人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比如我曾经是个急性子的人,心里藏不住事,什么事情都要在睡觉前解决,可是有些事情不是当天就能解决掉的,这时怎么办呢?

于是,我自创了一套安慰自己的方法,那就是允许把事情多放一天,等到明天来解决,这样今天就可以睡觉了。而如果明天我确实努力了,但事情如果没有完成的话,我就可以这么安慰自己:至少我已经尽力了,今天我也可以安心睡觉了。

另外,在睡觉之前还可以试着给自己的身体发出种种睡眠信号:比如放松心情,欣赏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做一套简易的体操等。每天都在入睡前做固定的事情,久而久之就能使人条件反射似地迅速进入睡眠状态。

害怕黑夜不能入睡,你也许需要修复童年的创伤

有段时间,我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取消了出去锻炼的计划,改成了坐到电视机前看电视,那部电视剧的名字我记不起来,但里面的内容却记忆深刻。

这部电视剧详细地展示了两位男女主角的内心世界,而那种痛苦的内心挣扎竟然来自于童年时期受到过的心灵创伤。里面的女主角我很喜欢,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外科大夫,才貌双全,是科室里的业务骨干,院领导重点培养的对象。但从小学开始,一直有个噩梦缠绕着她,最后她甚至因为这个噩梦而辞职。更奇怪的是,几乎每天晚上她都做同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一堆废墟中行走,走到一张破旧的楼梯边,上面一条巨大的蛇向她扑来。她害怕极了,拼命后退,却看见姐姐那带着阴险诡异表情的脸,接着,她掉进了深渊……然后,噩梦醒来。

为了解开这个梦境,她回到童年住过的农场。回想起有一天,她跟随姐姐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眼睛被蒙住,结果脚被玻璃刺破。姐姐随便给她用布包扎了一下,就叫她自己走回家。她哭着说:“姐姐,我疼,走不动。”但姐姐却不管,依旧表情很凶地叫她回家,然后就带着小伙伴自顾自地玩去了。她一个人在废墟中边哭边走,走到破旧的楼梯旁边,一个可怕的男人将她骗到房子里,摧残了她幼小的身体和心灵。

所以,成年后,她的梦中老是出现蛇纠缠她的情境。而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梦中的蛇与“性”有关,代表了她童年时所遭受的性创伤。幸运的是,当她知道噩梦与自己的童年创伤有关后,便尽力去调整自己,借助心理学书籍和朋友的开解,她能够正视自己的恐惧情结,慢慢地走出了童年时期的心理阴影,恢复了心理健康。

这个故事让我思考了很多,因为电视剧中所讲述的场景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不久之后,我便接到了一封类似的求助信。信的内容大致如下:

老师:

请原谅我用这种方式寻求帮助。虽然我是一个20岁孩子的母亲,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大岁数了,胆子还是那么小,一个人睡觉总也睡不着,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开着灯,才能迷迷糊糊地睡到天亮。

不过,这个问题不是第一次了。很小的时候我就很怕一个人在家,一个人睡觉,好累啊!为此,我的身体很疲惫,眼睛累得不行,刚迷糊了一会儿突然又觉得哪里不对了,就会马上睁开眼睛,很没有安全感。明知道什么奇怪的事情都不会发生,但就是不敢睡,简直无法控制自己。

老师,不知道你是否理解我这种情况,但请你无论如何一定要给我回信。我期待着你的回音。

一个孤独徘徊在黑夜的人

我当然能理解这位母亲的处境,像这种总是惧怕黑夜、做噩梦等情况,都是因在童年经历过类似的心理创伤事件造成的,比如鬼故事、被人抛弃在黑房子里等等。

其实,我们很多人在童年或者过去都有过创伤的经历,只不过内容不同罢了,有的是由于父母离异缺乏家庭的温暖,有的是因家境贫困而自卑,有的是父母教育方法不妥而承受巨大的痛苦,有的是感情受到伤害等。但是,这里有一个受伤后及时处理、发泄出来的问题。如果受伤后能够从身边的朋友那里得到安慰和理解的话,伤心不久就会过去。而如果自己一直闷在心里或者由于年龄太小,不懂得怎么解释缘由,那么就会留下一辈子的遗憾,成年后便会成为困扰自己的问题。

现在,很多知性父母和育儿专家都提倡在孩子开始探索周围环境的时候,不要用恐怖的东西诸如“老虎”、“黑”来吓唬,而要让孩子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这一做法和我所讲的问题刚好不谋而合。

像这位女性患者,我建议她在家人或者可以信任人的帮助下,正视“怕黑”这件事,敢于剖析自己,积极寻求帮助,解开心结。如果没有引发其他的心理症状,那么可以通过催眠来打开心结,解决问题。

遇到突发事件时学会自我调整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过得平坦,可当他自己真的平坦地走到尽头时,却又总是遗憾自己的一生过得太平庸,上帝几乎从来都没有考验他,体现他的价值。可是当真的有事情来考验他的时候,却又总是抱怨为什么上帝要这么对待他,考验他?

如果我是上帝的话,也会觉得无能为力,只会说一句话:“做上帝也好难啊!”

当然,平坦地过一生这种几率几乎不可能发生,所以上帝总会时不时地考验你。当突如其来的考验来临时,你会怎么对待呢?

在我的印象中,李女士是一位知书达理、有涵养的女性,而且她还是一位律师,有着令很多人羡慕的职业。她每个月都会定期地去美容院做保养,所以40多岁的人看起来像30多岁似的。

然而,2002年,她的家人卷入一场劳资纠纷,她多次出入各个部门,取证找材料,官司一打就是六年。六年来,李女士被官司折磨得筋疲力尽,每天晚上入睡前都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着官司的事情,一直到后半夜才睡觉。而只要外面有一点点声音,她会就睡不着。刚开始,她以为自己可能是因为想得太多而睡不着觉,可是后来即使她不去想,也依旧睡不着。她经常会心情烦躁,脾气很差,精神状态也特别不好。于是,她通过查找这方面的书籍才得知自己是患了抑郁症。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她甚至想过轻生。

后来,经朋友介绍,她来到了我的诊室。见到她的第一面,我简直无法将她本人和思维缜密、滴水不漏的律师职业挂上钩,她看起来就是一个战斗力极强的狂躁症病人。她一方面执著于自己的专业,一方面又深陷入家人的困境中而无能为力。很明显,这种矛盾深深地折磨着她,摧残着她。

其实,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上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该如何来应对呢?是就此认命,还是从困境中崛起?很多人在遭到挫折的情况下,会更努力地发奋工作,以取得更大的成绩来弥补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和缺陷;也有不少人在遭遇突如其来的变化时,会聪明地逐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选择一些文娱活动,或参加社会团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多与亲朋好友交谈,倾诉一下心中的烦恼,以寻求朋友的安慰和忠告,从而缓解精神压力。

还有一些比较乐观的人,当处于尴尬、难堪的困境时,他们会用幽默来化险为夷。开开玩笑,说说俏皮话或者讲些幽默小故事,这些自我解嘲的方式,确实可以大大地缓解我们的烦恼与紧张的情绪。英国著名化学家法拉第,年轻时身体不好,加上繁忙的研究工作,经常令他头痛,甚至失眠,他也因此一直处于忧郁的状态。他向一位名医求治,名医没给他任何药物,只留下了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法拉第悟出了其中的奥妙,因而常常会去看马戏、幽默喜剧,令他乐而忘忧,久而久之,其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而一部分理智型的人在遭到重大事件刺激后,首先会冷静、理智地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尽量地克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从而妥善地处理续后工作,将损失和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你把自己都拖累了,那么你还有什么资本去斗争呢?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李女士并没有悟出这个道理,她始终都是将苦闷自己一个人扛着,最终拖垮了自己的身体,让自己过了六年的非正常生活。但是庆幸地是,李女士最终也认识到了失眠所产生的抑郁症对自己带来的严重后果。针对她的情况,我给她采取了一个综合性的治疗。一方面给她进行拔罐这种传统治疗法并配合一些去肝火的中药,另一方面,又给她进行心理治疗,打开她的心结。可喜的是,六年后,李女士的劳资纠纷案最终胜诉了,她的一块心病终于解决了,精神状态也好了许多。再加上她定期地接受辅助治疗,李女士又逐渐回到了原来那种小资生活的轨道上。

睡眠强迫症离你有多远

父母在照顾孩子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不想吃饭或者已经吃得很饱时,如果你硬给孩子喂饭,她(他)就会很抗拒你,甚至是大喊大叫,即便是喂到嘴里也会吐出来;如果是孩子不喜欢吃的菜,你硬塞给他吃,她(他)会毫不犹豫地吐出来;如果在孩子玩得特别高兴的时候,你硬是拉他上床睡觉的话,会遭到她(他)的强烈反抗,甚至会大哭一场。如果把这种情况延伸到睡觉上来,你也会发现自己总是在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

比如,有些人似乎能够预见到自己晚上会失眠,并因为害怕失眠、想及早入睡而产生紧张情绪。但越是关注睡眠,想快快入睡,大脑中越是会出现一种相反的声音“别睡”,“失眠”因此便“大驾光临”了。还有些人每天晚上12点以前是不会睡觉的,有时虽然困意已经袭来,但是就是不想睡;即便是躺在床上也会睡不着,有时甚至刚一碰到床便睡意全无。到了夜晚,明明是应该上床睡觉的时间,大脑却通知你“不能睡”。有时将近午夜,虽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睡意的袭来,但就是执拗地不愿意闭上眼睛。

如果你有了以上的情况,我会很遗憾地告诉你,你离睡眠强迫症已经不远了。由于夜间无法正常休息,第二天你会身心疲惫、不足以把精力投入到正常的活动之中。一般来说,睡眠强迫症是由于平时压力过大以及人体生物钟失调等方面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然而,一旦走入这个怪圈,患者就会感到痛苦不堪。每天晚上一到睡觉时间,患者就会条件反射似地睡不着,越是睡不着就越会强迫自己去睡,越强迫就越睡不着,长期下去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有一位患者曾经给我讲述过这样一个情况:

她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一直和妈妈一起生活。以前在临睡前,她的妈妈总是习惯检查过煤气开关后才睡觉。后来,在她自己独自生活的时候,她的妈妈每次也都会在电话里叮嘱她睡前检查煤气是否关好,渐渐地她就养成了这一习惯。

上学的时候,晚上她本来只是习惯检查一遍第二天要带的书本带了没有,而现在会去看灯,看水龙头,看窗户,看茶杯,似乎总觉得什么东西都没有关好弄好。但只要天一亮这种症状就消失,而到了晚上便又会这样,弄得她周围的人都跟着她一样紧张。

其实,如果刨根问底,我们很快就能找到谜底——缺乏安全感。因此,我要做的是帮助患者重建自己的安全感,抹掉心里的阴影。

也许会有人质疑,我今天讲的这个案例和提到睡眠强迫症没有什么关系。恰恰相反,这个案例足以证明:不好的行为一旦被养成了习惯,便会像吸毒一样,深陷之后便难以自拔。所以,如果已经出现了类似症状的你,一定要尽早咨询医生,将那些不良习惯在萌芽期就扼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