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现代家庭幸福生活指南
10625400000020

第20章 做聪慧男女,在家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角色

孩子的成长需要教育与引导,什么样的教育与引导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可能是每个家庭、每个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在众多的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教育孩子时家长的正确心理。因为拥有正确的心理,才能拥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反之,则可能适得其反。

总之,只有善于教育与引导,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特征,从而使他们在身心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认识教育孩子的常见心理

在现实中,我们比较常见的教育孩子的心理有哪些呢?

(1)期望心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共同的愿望,既是人之常情,也是孩子成长的动力来源之一。适度的期望可以使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只是不断地提出要求,而忽略了对孩子应有的鼓励,鼓励是孩子前进的“加油站”,鼓励不足甚至没有,结果造成孩子前进动力不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导致停止不前甚至朝相反方面发展。

也有些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家长的梦想期待着孩子来实现,孩子肩负着自己和家长的对于未来的想往,负重前行,使得很多孩子对于未来没有信心,对生命也没有了期待。

家长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期望要适度,因为期望加上鼓励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2)替代心理

许多家长觉得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吃了许多苦头,在心中很自然地就先生了替代心态,总是不断地告诫孩子这样做不行,那样做不行,只有照我说得去做才是最佳做法。

从短期效果讲,这种做法是最好的,省略了一些探索过程中的挫折。

但从孩子成长看,这种替代孩子思考与选择的做法是与家长教育的初衷是相反的。在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中,有些是可以传授的,有些则必需是要孩子体验的,就好像学骑自行车一样,只是讲而不去练,孩子永远也不知道骑自行车的感觉是什么,成长的智慧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形成的,而不是天生的或是哪个人教会的。

在替代心态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成为一个听话的机器,一个没有个人思想的做事的人,而不是一个生活的智者。

(3)急躁心理

“十年树林,百年树人”这个道理所有的人都懂,但实际生活中急于求成的事随处可见。今天指出了孩子的问题,明天就希望孩子一个新的变化,或是让孩子参加什么速成班的学习,希望他们早日成材。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曲折中前进的过程,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成长中必需出现的,比如青春期的心理,这个过程只有当孩子走过了这个阶段,相应的成长问题才会有所好转;还有一些问题是成长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比如不自信,撒谎,网络成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性格上的不良表现或是成绩比较差等,这里既有孩子的责任也有家长责任,因此这些问题的改善都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发生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与孩子一起成长,任何急躁与不耐心只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阻力。

除此之外,还有无能为力的心态,放任自流的心态和不信任的心态等为常见,这些心态或多或少都对教育孩子的效果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教育孩子的正确心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拥有什么样的心理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呢?

(1)尊重孩子

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尊重孩子。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不是简单地表现在对孩子讲话客气,不打骂孩子,或是让孩子作出他自己的选择,家长不干涉等,而是表现在对一个生命的尊重。

教育学家罗杰斯有句话描述了这种尊重的感觉:“当看着日落时,我们不会想去控制日落,不会命令太阳右侧的天空呈桔黄色,也不会命令云朵的粉红色更浓些,我们只能满怀敬畏心情观望而已。”

在孩子身上有着巨大的成长潜力,这种成长潜力有着自己发展的规律与方向,作为家长只有配合着这种成长力量,孩子才能够将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

(2)热爱孩子

提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爱有100%,但许多孩子却感受不到这种爱,反思其原因,父母的爱有太多的条件,比如听话,考试成绩要好,不能打架,对老师要有礼貌等,这样的爱变成为孩子行为的枷锁,难怪孩子们无法理解这种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需要是无条件的,它既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去溺爱,因为自己不能见别人受苦或是不能见孩子受制而对孩子不加管理,也不能为了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对孩子严加管教。

不论管教的严或松,不是根据家长的意志,而是根据孩子成长的需要,是出于对孩子成长规律的配合,这样的爱才能起到赢的效果。

科学的教育心理是家长教育智慧的体现,这种智慧的获得也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才能实现的。

懂得控制情绪,巧妙化解冲突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孩子都喜欢调皮捣蛋,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家里,常常让大人们头疼不已,气急败坏。怎样看待这些调皮孩子的举动呢?

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淘气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她满怀着对孩子们的挚爱,寄语父母和教师要正确看待淘气和调皮。须知,调皮是孩子的天性,贵在教育与引导。

认识孩子调皮的原因

调皮孩子是指在集体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常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习惯差,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纪律的孩子。

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一般说来,孩子调皮的原因有家庭的教育和自身的影响。

(1)家庭教育不当

通常家长教养孩子方式有4种类型,如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其中,造成孩子调皮重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第一,专断型的教养方式。这种家长往往把孩子看成私有财产,常常要求孩子无条件遵循有关规则,不给孩子发表看法的机会,对孩子违反规则行为表示愤怒,甚至采用严厉惩罚措施。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孩子,其心理受到了压抑,产生了怨气,到了学校,其他孩子往往就成了“出气筒”,在学校表现就非常调皮。

第二,放纵型的教养方式。持这种态度的家长往往把孩子看成是光宗耀祖的希望。他们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也不加以控制和纠正,让孩子为所欲为。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常表现出较高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而且缺乏责任感,不太顺从,行为也缺乏自制。

第三,忽视型的教养方式。持这种教养态度的家长,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又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孩子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这就造成了幼儿不知是非和正误的毛病。在幼儿园里则常表现出好奇、好动、好问、不守纪律等特征。

(2)自身条件影响

孩子生长发育需要调皮。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很快,生长需要运动,运动帮助生长。孩子很多调皮现象,都是这种帮助生长的运动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调皮就成了孩子的天性,孩子需要运动,又缺乏经验,这一对矛盾就成了孩子调皮的本质。

管理调皮孩子的方法

调皮是一些孩子气质类型的外部表现。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感认识活动和语言行动中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常见的气质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不同的气质类型在心理上有不同的表现,这几种气质类型中,胆汁质兴奋性较强,多血质灵活性较强,属这两种气质的幼儿可能就成了天生的调皮儿童。作为母亲,应该了解孩子调皮是可爱的表现,正确的引导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1)用欣赏眼光去看待

调皮孩子是璞玉,父母雕琢他们最好工具不是惩罚说教,而是学会倾听他们来自天性的声音。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尊重和赏识,调皮孩子也一样。所以,家长需要学会用欣赏眼光看待调皮孩子,以便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只有充分了解他们,才有可能去正确引导和帮扶他们。其实,有出息孩子不是学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怎样长是个严肃问题,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2)给孩子多一分关爱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比如,有些调皮孩子,他们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打闹闹,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他们中有的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我们的关注,获得我们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儿童,家长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父母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他们的话”。

尽管孩子年幼,但自尊心很强,尤其调皮儿童,要坚持用一分为二观点看待他们,尽量找出闪光点,鼓励他们进步。

(3)提倡人性化教育

大人和孩子观点难免不同,家长应该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角度想一想。当孩子犯错时,只有让他真真切切感到很难过,认识到其做法是错误,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千万不要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打压、管教孩子。

没有一个孩子不调皮捣蛋的,但不能将此作为孩子的缺点,孩子的顽皮之中往往蕴含着创造,它是孩子智慧发展的原始动力。如果每一位家长能正确地对待孩子的顽皮行为,进行科学指导,那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在顽皮之中激活和培养孩子的智慧,可能是孩子成才之路上的第一桶金。

巧用幽默和讽刺,为生活增添乐趣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换句话说,没有孩子不贪玩。不过,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超过了度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正如孩子贪玩一样,如果玩得过分,玩得沉迷,这就有害而无益了。我国古代有句话叫“玩物丧志”就是这个意思。为此,作为父母绝对不能让孩子贪玩过度。

认识孩子贪玩的原因

儿童天性好动,大部分健康的孩子都存在贪玩的毛病。对孩子的贪玩,家长不要过分心急,当孩子贪玩影响了正常学习及生活时,我们做家长的则需要进行干预。研究认为,引起孩子贪玩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儿童多动症

这种孩子表现为整天动个不停,但兴趣爱好不持久,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久,行动没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做事有头无尾,不能有效地约束和控制自己。

(2)教育不当

家长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平时对孩子教育不够,孩子整日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无人加以约束和引导,使得孩子沉溺于玩耍。学龄儿童贪玩则与多种原因有关,例如有的孩子缺乏学习兴趣,也有的因视力或听力等问题,因为看不清,听不懂导致上课做小动作和调皮捣蛋等,这些也往往被教师及家长认为他们是贪玩。

(3)饮食因素

研究发现,儿童饮食与行为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关系。有的孩子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这可能与孩子平时多食鱼、肉、蛋等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有关。另外,常喝含兴奋性成分的饮料以及多吃人工合成色素类食物及挑食、偏食引起缺铁性贫血等也可以引起儿童爱玩。

改变孩子过度贪玩的方法

孩子爱玩并不是坏事,因为在玩中同样能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因此,我们对孩子的玩不应该一律加以强硬的干涉,而应该区别对待,正确引导,并根据孩子贪玩的原因,对症下药。

(1)培养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促使孩子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自然就不会把学习当成苦差事。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对电脑很有兴趣,他就愿意自觉主动地看许多计算机方面的书籍,贪玩的习性就会有很大的改善。因此,我们应不时地寻找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加以引导和培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才。

(2)科学严格的教育

学会引导,严格教育,注重实效。通俗地讲,就是软硬兼施,重在激励,软就是启发、激励孩子;硬就是严格教育。严格教育不是教条主义,不是管死,而是对正确的和孩子愿意做的事情,要抓紧、不放松、不打折、不妥协,抓出实效。

正确的和孩子愿意做的事情,家庭应该进行严格管教,这会形成良好的亲情关系,而溺爱孩子、放任不管才是造成不良亲情关系的重要原因。

(3)对潜能挖掘培养

挖掘潜能培养某一方面的兴趣,这对贪玩孩子的转变是很重要的。让孩子逐步学会发现和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孩子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某一个方面的长处得到展示,受到肯定,对孩子来说,都是他成长上的一个重要的突破性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有特长、有天赋、有潜能的,我们只要留心,总会找到自己孩子的某些天赋和特长,只要加以引导和鼓励,孩子就会兴趣大增,从而转移注意力,把玩放到次要地位。

(4)让孩子感受成功

很多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多是由于学习总是失败,考试成绩总是不如人。因此,我们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恰当地为孩子确定学习目标,并给以切实有效的帮助,这样孩子就能通过努力达到他能够实现的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又会激励孩子的继续努力,使他不断进步。

(5)交爱学习的伙伴

同龄人之间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大部分的孩子仿效性极强,只要有一个好的榜样在身边,孩子就会产生希望变好的内在动力,逐渐喜欢学习起来。这种同伴的力量有时甚至比父母的说教、打骂更有功效。

另外,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使孩子不贪玩,首先我们自己必须爱读书,为孩子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我们成天玩麻将、看电视、跳舞、应酬,那么要想孩子“出污泥而不染”是绝对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