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5分钟家庭降脂方
10621300000008

第8章 运动降胆固醇法

(一)

运动是健康之宝许多脑力劳动者,能量代谢减退,营养过剩,脂肪增加,人胖了,行动不便,加重了心脏负担,比常人耗氧量增加30%~40%;经常不运动的人,会早衰10一15年。有人说老年人发胖是发福,这是错误的。俗语说:“有钱难买老来瘦”。看来,老年人身体还是不要超重好。

适当的体育运动,对全身各组织器官均有一定好处。

运动能使肌纤维变粗而坚韧有力,可加强关节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可防治老年性关节炎、关节僵直等。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会使心肌纤维弹性增强,冠状功脉侧支循环血量增多,管眩增大。管壁弹性增强,从而能将心脏本身的循环得以改善,使心输出量增加;故可预防或推迟老年常见的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发生。

经常运动,会使呼吸肌强壮有力。吸气时胸廓可充分扩张,使更多的肺泡张开,吸入更多的新鲜氧气;呼气时胸廓尽量压缩,能排除更多的二氧化碳废气,对推迟身体老化进程有利,对预防和减少肺气肿、肺心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

运动还能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可使食欲旺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增加,促使食物的消化吸收;运动时因呼吸加深,膈肌大幅度地上下移动和腹肌的活幼,对胃肠道起到按摩作用,可增强其消化功能。通过运动还可改善胃肠神经官能症,胃下垂及便秘等。

运动对神经系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能使其反应敏捷、动作迅速准确、不易疲劳,使机体具有良好的防御功能。

运动可改善肾脏血液的供应,增强肾脏排除代谢废物的能力;并加强肾脏对水分与身体对其他有用物质的重吸收。

运动也能增强皮肤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感觉的灵敏度,加强皮肤及附属器对冷热刺激的适应能力,以增强人体的防御功能。

运动还能提高内分泌的功能,并可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要想减肥与身体健康,必须积极锻炼身体。体育锻炼是保持和提高工作能力、预防衰老和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俗浯说:生命在于运动,真是千真万确。进行体育锻炼,要持之以恒,根据个人身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项目,如长跑、散步、打太极拳等。

总之,长期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增长智慧,防止高血压,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减少体重,防止心血管病的发生。所以,要保持健康,切莫忘记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二)经常运动是降低胆固醇的最好方法有人对常运动和根本不运动的各300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在不运动的一组中,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远远高于运动的一组。在对不同运动项目的观察中发现,时间长的,较缓和的项目,对降低胆固醇效果明显,例如一个血胆固醇偏高的人,在用16分钟跑完3千米后,胆固醇可下降35.5%;而进行时间短、强度大的力量性练习,如摔跤、举重等,胆固醇下降则不明显。说明适当运动确实可以降低胆固醇,即采用运动手段,可以防止动脉硬化。但是,要注意方法。

有的人血胆固醇并不高,也发生了动脉硬化,原因是不运动,而不动的本质是身体缺氧。实验证明,动脉壁对氧非常敏感,当机体缺氧时,直接可以使动脉内膜受伤,细胞之间的空隙加大,使胆固醇容易透过去在管壁沉淀下来。当以慢速长跑时,心输出量可以比安静时增加数倍,呼吸频率可以增加2倍以上,每分钟吸人的氧气量可增加5~6倍,甚至8~12倍之多。还有人观察到,经常运动,可以提高血液里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特别是进行系统训练后。由于上述原因,运动可以抵抗动脉血管老化,保持动脉壁的弹性,减小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舒张压,减轻心脏负担,不但可以防止动脉硬化,还可预防心脏病。

值得注意的是,吸烟对降低胆固脖是很不利的,据测定,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为10%~15%,使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往往可以加速动脉硬化,也是冠心病的常见原因之一。不戒烟而指望运动救助,是不能奏效的。

(三)能够降血脂的运动项目1.太极拳降血脂效果好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人到暮年,身体健康胜于万贯家产,“动则不衰”,运动健身是防治疾病的根本。不要把健身想得高高在上,也不要一提到健身就想到健身房里大汗淋漓的人们。其实,一些很简单的动作也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太极拳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宝贵的民族遗产,姿势优美,动作柔和,男女老幼皆宜,并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治疾病,不仅我国人民喜练,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太极拳在长期演变中形成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五式: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

太极拳的主要方法有:棚、捋、挤、按、采、拐、肘、靠、分、云、推、搂等手法,栽、搬、拦、撇、打等拳法,蹬、分、拍、摆莲等腿法。

其运动特点是:心静休松、呼吸自然,轻灵沉着、圆活连贯,上下相随、虚实分明,柔中寓刚、以意导动。

基本技法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圆裆松胯、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间中正、内宜鼓荡,外示安逸,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北京医科大学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从医学角度客观评价了太极拳,从练太极拳的老人组和不练太极拳的老人及敬老院的老人组比较发现:在体格发育、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的结构形态与功能情况等各方面,练太极拳的一组指标好,老年性变化的程度也低。

体格发育方面:练太极拳的老人肌肉都比较发达,肢体围度也粗,臂力和握力大,肺活量高。老年性脊椎畸形(驼背、脊椎侧弯)在太极拳组较少。

心血管系统方面:经过心电图、心脏X线和负荷前后血压、脉搏变化的检查,除心脏测量大小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外,其他项目都是太极拳组比对照组的指标好。

2.“走”出病血脂

外国有句名言:“腾不出时间运动的人,早晚会被迫腾出时间生病。’运动、阳光、空气与水,是生命的四大基石。运动可以使心肺、血液、消化、内分泌系统得到锻炼,对外界的反映更加灵敏,使全身肌肉、骨骼强壮,陶冶情操,回归自然。”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0)提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这是因为人是直立行走的,人类的生理与解剖结构最适合步行。美国最新研究表明,适当有效的步行可以明显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冠心病。步行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不仅是强身健体,更可以治疗疾病。

但步行要达到防治高血脂的目的,还要掌握科学要领——坚持、有序、适度。

坚持:运动贵在坚持,步行最为简单而且方便,不需要特殊的场地,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将其融人生活与大自然,轻松、快乐地进行锻炼,比如提前两站下车,走路回家,多走楼梯,多参加郊游等等。

有序:循序渐进,开始时不要走得过快,逐渐增加时间,加快速度。例如最近几个月活动很少,或有心脏病以及年龄超过40岁,开始的时候可以只比平时稍快,走10分钟,也可根据情况,一次走3分钟,多走几次。一周后,身体逐渐适应,可以先延长运动的时间,直至每天锻炼半小时,并逐渐增加步行速度。

适度:三个三、一个五、一个七。

三个三:每天应至少步行3000米、30分钟。根据个人的情况,一天的运动量可以分成3次进行,每次10分钟行走1000米,效果是一样的。

一个五:每周至少运动5天以上。

一个七:步行不需要满负荷,只要达到七成就可以防病健体。

这里有一个运动后的脉搏指标,如果可以达到,运动就很成功。

脉搏(次/分)=170一年龄。但如果服用了心脏疾病的治疗药物,测脉搏的方法就不准确。可以注意:在锻炼时轻微的急促呼吸应在休息后4分钟内减轻,不应出现胸部疼痛、头晕、持续咳嗽等不舒服的表现。这样也能观察运动是否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