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婚前协议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10620100000043

第43章 理财就等于发财?

俗话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想而知“财”对于人们来说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现如今,“理财”两个字也往往引人遐思,因为有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把“理财”与“发财”之间划上了等号,认为理财就是发财,因而总是对理财抱有无限遐想,希望通过理财就能达到她们一夜致富的梦想……

那么,理财真的就等于发财吗?其实不然。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不乏这样的例子:投资者希望通过理财使自己的财产在短期内能够大幅增值,可往往事与愿违,不但赚不了钱,最后还弄得自己的资产大幅缩水,甚至有的竹篮打水一场空。

投资者喻可琳的故事就是一个现实的写真。喻女士今年33岁,是上海某外资企业的一名高管。事业有成的喻女士今年年初将自己的部分资产在某外资银行开立了理财帐户,该银行特别指定了陆经理作为喻女士的客户联系人,陆经理主要就负责联系、传发和签署银行的一切通知、建议等材料。

今年下半年,喻女士投资的基金不断亏损,仔细一算,其帐户价值已由190万元跌至了124万余元,整整少了66万元,这可给喻女士敲了一个警钟,再三权衡下喻女士决定退出。当喻女士把这个要求告诉陆经理时,陆经理一再劝阻。他给喻女士说到:现在退出的话那钱赔了就是赔了,可如果继续投资,那么后期还有回旋的余地。并且陆经理还向喻女士承诺保证她之后的账户价值绝对不会少于目前的124万余元,为表慎重,陆经理还在银行向喻女士提供的投资组合收益报告上签了名。就这样喻女士听从了陆经理的建议,继续把钱留在投资市场中盘旋。可是,最后的情况却不甚乐观。当喻女士终于醒悟过来指令赎回全部基金时,账户内仅余88万余元,实际又亏损了35万余元。这时喻女士就气不过了,陆经理可是代表银行做出了承诺的,可现在又亏损了35万余元。她觉得这笔钱不应该自己来赔,于是向银行主张损失赔偿,未果,最后喻女士不得不向法院提出起诉,要求判令银行与陆经理共同赔偿其经济损失35万余元。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程序,一审法院的最终判决是银行赔偿喻女士35万余元。银行不服又提起了上诉,二审过程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银行自愿补偿喻女士32万5千元。虽说喻女士的合法权益最终得到了维护,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喻女士因风险防范意识低下,在整个投资行为中亏损了将近70万元。

这是投资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很多投资者都像喻女士那样,认为理财就等于发财,因而在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投资知识时就匆忙入市,想着要用自己的钱生出更多的钱,而投资中又缺乏自主性和决策性,最后往往都是导致理财不得法,越投资钱越少,风光入市却铩羽而归。

这就好比电影《魔戒》里的那个小怪物。它一路跟着主人公弗拉多,一会儿是个好人,希望代替主人铲除恶魔守护魔戒;一会儿又变成了坏人,抵制不住魔戒的诱惑,想加害弗拉多以独吞魔戒。其实理财作投资的时候,人们的心中也有个像小怪物那样的心魔,会驱使人们为了更多的利润不断地去冒更大的风险。

人们会误把理财当发财,会抑制不住自己心中贪婪的念头而不顾一切地去冒险,这些都源于对理财缺乏合理的认识以及正确的对待方式。

投资理财的目的在于改善生活,人们不应该抱有用其来改变命运、来致富的错误观念。正确的理财观对于人们的财运和“钱程”来说至关重要。有人就说,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理财,那么还不如不理财。投资者尤其要注意自己的理财观的培养和完善。

正确的理财观,讲求的是在可承担的、必要的风险下,用时间来换取财富的合理增值,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润和回报。投资者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就应该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是理财目标。每个人理财的最终目标都不尽相同,但大家却都有着这样一个同样的目标,那就是都希望能让自己有限的资金在理财过程中经由正确的理财规划积累成大额财富,以便实现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同时人们的理财目标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们的理财目标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与自己各阶段的目标具体地做出适合各阶段的理财规划,理财是一件长期的事业,我们任重而道远。

二是目标报酬率和风险承担能力。计划理财能让投资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实际投入理财市场前,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和对日后生活的期望值,确定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和目标报酬率。通过对报酬率和风险承担力的衡量,来确定适合自己的可行的目标报酬率。

三是合理的资产配置。即是不要把你的金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问题。适当的资产配置对于投资者来说永远都是必要的。无论其拥有多少资本,都需要在多如牛毛的理财工具中,权衡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做出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这样的投资者才能理财并快乐着。

四是理财的过程控制和风险管理。万事开头难,理财也是如此,刚开始理财的那段日子是长期理财中最困难的时期。大多数人在开始时都能满腔热忱地投入其中,可往往理财的效果并没有那么立竿见影,在自己的目标得不到实现时就有人开始懈怠了,对理财规划全然不顾,这样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投资者于整个理财过程中始终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应该要不断的检查理财的实施情况,适时地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对理财目标和理财规划做出合理适当的调整,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理财是未雨绸缪,是人们对待财富管理的一种态度。理财并不等于发财,这点需要我们正视,同样也值得我们深思。

点石成金:

理财并不等于发财,现实中“麻雀变凤凰”的事很少。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在理财中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财观,时刻保持自己理智的头脑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