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婚前协议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10620100000037

第37章 保险理财:科学理财的第一步

单身女性应以保障为前提

20多岁到30多岁的单身女性,正处于个人事业的打拼期,收入不但少而且不稳定,需要花钱的地方却又不少,如进修、旅游、结婚、生孩子费用等等,以至于很多都是月光族。所以大部分女性朋友头脑里并没有保险这回事,认为保险是很遥远的事。其实,这个阶段的女性正如一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旦发生什么意外,就算它没有夭折,那也会失去它原有的妖艳。所以,该阶段的女性朋友应该买份保险作为保障前提,建议选择一些纯保障型的健康类保险和意外险,比如同时享有红利生息的保险,就更加值得考虑。鉴于该阶段的女性并没有多少积蓄,所以保费支出一般不要超过个人年收入的10%~20%。

伟玲是个80后,独生子女。家有两套房子,一套自家住,一套出租,父母都是公务员,没什么后顾之忧。所以,伟玲每个月的收入3000元基本都花在吃喝玩乐上。父母在早年给她买了足额的重疾险和意外险,如今单位也有社保,所以伟玲不知道买保险还有什么用。

建议:保险种类繁多,很难投全,所以要把有限的资金购买最需要的保险。建议伟玲购买一份养老保险,只需要从月收入中拿出1000元即可。不要认为谈养老还太早,年轻的时候买养老保险不但是锦上添花,更可能是雪中送炭。养老保险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制性与规划性,通过这份保险可让伟玲培养理财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伟玲早晚要成家,嫁为人妇,现在开始学习家庭财务规划,既是为将来提早做准备,也是为以后培养孩子的财商做功课。

已婚女士全家共同规划

对于30~45岁职业女性来说,上有老,下有小,因而家庭责任重大,各类潜在的风险也随之增多,一旦发生事故,对家庭经济的打击力将是非常大的。45岁左右的女性正好迎来更年期,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大,如子宫癌,乳腺癌等,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对个人或者家庭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打击力。所以,在拥有周全的基本保障之上,这个年龄段的职业女性仍应优先考虑重大疾病保险和意外险,若经济条件好,可适当考虑养老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已婚女性的保费最好和全家共同规划,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家人选择的保险产品涵盖了全家人都能享受的医疗保障,那么就可以适当改变投保重心,投其它的险种。全家人的保费应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

梦乐与嘉敏是中学时的好朋友,不在同一座城市工作的她们一直保持着每年一聚的约定。只是她们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已过去15年),两人的差异越来越大。梦乐10年前就结婚了,在一家公司做会计,一年挣六七万元(两人收入相当),除去房贷、供孩子读书以及孝敬父母,一年下来也只能攒下两三万元,暑假全家花6000多元去外地旅游一次已是最奢侈的花销了。相比之下,嘉敏的日子轻松多了,老公年薪五六十万元,孩子出生后她就做了全职太太。家里有两套房(一套有贷款),两辆车,股票基金存款加起来大概有150万元,每年全家至少出去旅游两次。

今年聚会两人说的最多的就是健康问题了。嘉敏的老公由于做生意应酬多,除了高血压高血脂,还有痛风。梦乐夫妻俩没啥大问题,但8岁的孩子却得了哮喘,时时让她揪心。提到她们的一个同学已经因乳腺癌去世,两人又是一阵唏嘘。进而提到保险,梦乐说,自己公公不到60岁就得肺癌去世了,听说有些癌症会遗传,当时赶紧给老公买了20万元大病保险,一年要缴6000元。自己只有社保,孩子除了“一老一小”社保和学校统一购买的学平险以外,也没买其他商业保险。知道保险重要,但家里经济条件不宽裕,上有老下有小,真怕以后的保费是个负担。嘉敏说,自己几年前就给家人买了一些保险,但买的不多,最近正考虑要不要再增加一些。

建议:梦乐给自己投保20万元的大病保险和少量意外保险,25年缴费,一年保费4000元。给孩子投保至少10万元大病保险,30年缴费,一年保费约1600元。新增保费5600元,对梦乐家来说也是可以承受的。

嘉敏多年没有上班,可以参加这几年才开始的针对无业人员的社保,同时对家庭现有商业保险做个整理,由于经济宽裕,可让每个家庭成员的重疾保额达到至少30万元,特别是嘉敏的老公,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身体出现问题可不是件小事,应该尽早增加重疾保额到50万~100万元,除此以外,嘉敏的老公还应购买一些寿险,保额至少涵盖贷款余额、孩子的教育费、家庭10年生活费以及老人的赡养支出。夫妻俩天天开车,老公还经常出差,多买一些意外险也是必要的。如果为了增强安全感,嘉敏还可为自己购买一些养老保险,缴费期不要太长,这样如果家庭有变故也不至于为以后的生活发愁。

夕阳乐退

小区的花园里每天都有不少老人,有的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聊天说笑,还有的一直陪着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几位大妈总爱聚在一起,有时分享一下带孩子的经验,有时介绍一下自己的拿手菜,有时也说说自己的烦心事,但很少交流各自的理财经。涉及钱的事大家都很少提,毕竟在中国有财不外露的习惯。可前不久她们中的一位却被传销组织拉了去,糊里糊涂地交了5万元入会费,另一位又被卖老年保健品的公司忽悠着买了1万多元的按摩床,用了几个月也没啥疗效,家里孩子上网一查,居然是早已被外地工商局查处过的涉及虚假宣传的伪劣商品。

老年人手里多少都有些积蓄,平时退休金也花不完,加上知识老化、信息不畅、反应较慢,所以常常成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和组织青睐的对象。而我们中国老年家庭中,一般是老太太管钱,甚至很多老伴早走了,就老太太一人生活。结果不少老太太受了骗却不自知,吃了亏也不愿声张。那么她们的积蓄究竟该怎么打理呢?

建议:如果老人手里有一笔款项是长时间不使用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除了银行的定期储蓄或投资金条外,理财型的保险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某保险公司的一款“存本取息”式产品,在3~5年内存入本金,以后每年除分红外,还定期有固定额度的返还,最后还会把本金全部退还。这样既可实现财富的转移,老人平时手里也有零花钱,银行加息时更不用排队去取了又存。

点石成金:

保险是理财的必需品,一个人如果没有保险那么就是赤果果的财富裸体。保险是科学理财的第一步,买的是一份平安,保的是一份以备不时之需的放心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