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10616500000058

第58章 帮助学生克服嫉妒的心理缺陷

嫉妒是人本质上的瑕疵。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莎士比亚曾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品,谁就要受它的玩弄。”

嫉妒是因为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情绪的体现。黑格尔曾说“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嫉妒是一种心理缺陷。在我们的生活中,嫉妒现象是普遍的存在。英国科学家培根说:“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顽强、最持久了。”因此,中小学生的嫉妒之心会更多。在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他们心里就很不是滋味,继而滋生出一种混合着憎恶与羡慕、愤怒与怨恨、猜疑与失望、屈辱与虚荣以及伤心与悲痛的复杂情感,这就是嫉妒。嫉妒者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害怕别人会得到自己向往已久的名誉、地位等,他们一贯认为,凡是自己办不成和得不到的,别人也应当是这样,否则,就违背天理。

下面是一个鲜活的教学案例:

近来,总有学生问我这样的问题“别人超过我怎么办?”最近,又有一个有着相同疑惑的女孩走进了我的办公室,她那紧皱的双眉,满面的愁容,期盼的目光,无一不反映出她的世界充满了迷茫和惊恐。她紧张地说:“老师,您说我是不是神经出现了什么问题呢?”按照她的学习程度和态度来说,成绩完全可以保持在班级中上等,但是自从升入初中后,她看到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的努力着,而且还听说有的人在暑假的时候就已经将初三的课本知识学过了,于是她常常感到担心,害怕别人会超过自己。同桌小露在一次期中考试时分数超过她,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很大。从那以后,她对小露的一举一动都感到十分紧张,她总是想着同桌看了哪些资料,自己是不是有那样的复习资料,或者上课的时候,小露是不是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记很多知识点,在看到小露朝自己微笑的时候,也会觉得那是一种嘲笑,是小露故意嘲笑自己的。到了现在,更是一看到小露的身影就会觉得紧张,注意力也就一直集中在她身上,最后竟然连老师讲的什么内容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慢慢地,她不得不跟小露保持着疏远的距离。

通过和她的这番交谈,我发现她其实是一个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弱,有较强嫉妒心的女孩。通过给她做的多项人格(MMPI)测验显示,精神衰弱(n)T=65,社会内向(Si)T=66,这说明她敏感多疑,内心混乱,独立性差。这些弱点直接导致了她抑郁、不安,不能适应这种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如果不及时疏导,慢慢地这种心理将会摧毁她的一生。

我决定从调整她的认知结构入手,帮她理顺自己的情绪,使她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并最终让她能够实现合理的调整,敢于面对困难,战胜自我。

于是,我笑着对她说:“你的神经没有任何问题,只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你的心理失去了平衡,不用为此太过担心。现在,老师想要使用一些方法帮你走出这种心理障碍,不然这样下去,神经就真的会有病了。那么,请你跟老师来讨论一些问题,好吗?”她点了点头,接着我就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里?”她可能没想到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所以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些犹豫和迟疑,想了一会儿,她告诉我说:“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人际交往频繁、优胜劣汰的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如果稍有差池就难以自保,学习差的可能会退学,没有一技之长的可能会找不到工作,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

我鼓励她说:“你说得很对,那么为了不让自己失去学业和工作,你觉得人们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她回答了很多有关素质方面的,其中也包括心理素质。

于是,我趁机抓住心理素质这一问题将讨论深入。我说:“你讲得比较全面,然而这些素质中最重要就是心理素质。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其实并没有多少差别,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好,而有的学生学习差呢?为什么有很多人明明智力不是很发达,但却在工作中做出了十分优异的成绩?这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很好的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因素。”接着,我给她举了一个同年级学生的例子:这位同学刚进入这所学校时,学习成绩在年纪内只是一个中等水平,但在他认真研究了别人的学习方法和总结了自己在学习上的弱点后,改正了一些不当的学习习惯,并更加刻苦和努力了,但他并不介意别人比自己优秀,而是敢于正视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终于,他在上次的期中考试中考到了班级的第一名。我一边说一边问她:“你能说说你自己从这个事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吗?”

她稍稍地想了想,然后说道:“我比不上他,他想的只是怎样赶上别人,而我却总担心会被别人赶上,他总是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我总是选择逃避,更没有那种勇往直前的勇气。”

我又问:“那为什么你们会是两个样子呢?学生之间为什么要有竞争呢?我们应该从相互的竞争中获得哪些启示呢?”她轻轻地摇着头说:“我从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只是整天担心。”

我接着说:“其实竞争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们拼出个你死我活,而是在其中得到提高,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能从自己的失败和别人的成功中有所获得。竞争也不是为了彻底打败别人,而是激发起每个人的斗志,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因此,我们要讲竞争,但更要讲合作,你跟同桌之间现在有竞争,这是很好的现象,但你为了怕她超过你就总是逃避她就不对了,另外你还要学会互相学习,一起进步。你要知道,人不是神,在竞争中难免会有失败,但不管遇到什么,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人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实现更高的追求。但是,如果你的思想只集中在害怕别人超过自己上,那就很难在竞争中发掘自己的潜力,不知道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她低着头,两只手在腿上来回交叉着,说道:“老师你说得很对,我失败了,不但没有及时分析原因,还误认为别人是在跟自己作对,竞争在我身上完全没有发挥效力。”

我趁势说:“只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别人身上,当然就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又怎么能取得胜利呢?”她点点头。我又问:“除了对自己缺乏正确认识外,还有什么在阻碍你前进呢?为什么你总盯着同桌,而不是跟考试总得第一的人比较呢?”

她半天没有说话,只是眼神更加慌乱了,我想一定是我的话说到了她的心里。这时候,我无比关切地说:“一个人只有敢义正言辞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自己的潜能,现在你不想说,老师不勉强你,但如果你什么时候想开了,想跟老师说说了,随时可以来找我,好吗?”她点点头,走出了办公室。

第二天一早,正当我要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她走到了我的面前,小心地问道:“老师,我想跟你谈谈话,不知道您现在方便吗?”我笑着点点头,随后两个人来到我的办公室里,等我一坐下,她就说道:“小露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在班上唯一的朋友,我们两个人的成绩一直都差不多。但总体来说,我的稍微好一些,所以难免会有一些自傲,但是这次期中考试,我没想到她这么快就赶上我了,所以一时间我就有些嫉妒她。看到她上课那么认真,就连作业也做得很工整,特别担心她的成绩会越来越好,以后考高了分数她会看不起我。”说着,她低下了头。

为了帮她消除这种“负罪感”,让她认识怯弱、嫉妒、自卑等不良心理品质会给自己的学习带来怎样的危害。我说:“其实,你这样的人在社会中有很多,通常喜欢跟身边对自己最好的人相比较,所以你就将自己的同桌看成了是自己最大的一个威胁。嫉妒心理的核心是自私,想在各个方面强过别人,不想承认别人比自己过得开心、过得好。具体的表现就是不愿别人比自己强,心胸狭隘,容不得人,看到别人进步自己总是会着急,感到愤怒等。这是一种消极的情感,有害于身心发展,这种恐惧、猜疑、紧张和怨恨的心态会导致人的躯体出现内分泌紊乱、胃肠功能失调甚至引起神经衰弱、精力不足,会严重地影响学习效率。有一种人能欣赏别人的成就,他觉得那也是一种幸福;还有一种人不愿意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认为那样就是别人挡住了自己的去路,只要有那个人在,他就总觉得自己无路可走,从而将自己封锁在那条窄窄的小路上,到最后,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现在老师问你,这两种道路,你想走哪一条呢?”

她想都没想就直接说:“老师,你的话我明白了,人活着就是为了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我不该只想着要当第一,就让同桌放弃学习,这种做法真的太自私了,我想改正这个不好的想法,还和小露做一对好朋友。”

我鼓励她说:“你能这么说老师感到很高兴,但真的改掉这个思想还需要很长时间。老师想告诉你的是,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想得那么难,好吗?你要时刻记得竞争的真正含义,就是为了让大家共同得到提高。”

她看着我,着急地问道:“老师,我该怎么做才能改掉这些坏习惯呢?”

我笑着回答:“老师先教你这几个小办法吧,你可以先试一下:第一种是自我暗示法,你可以每天对着镜子,告诉自己说,同桌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在一起会很开心的。还要多次自我暗示:我的成绩一直不错,只要认真学习,把老师讲的东西都掌握了,就一定能考上重点学校的;第二种方法叫系统脱敏法,你可以试着在心里跟同桌进行一次对话,每次对话的时候都想着以前你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这样当你再看到她的时候,就不会感到那么难过和害怕了,慢慢地,你的害怕感就会逐渐减少。这时候,你可以试着跟同桌来一次真正的交谈;第三种办法是转移法,将和别人比较转化为和自己比较,每次都归纳自己的进步在哪里,不足是什么,只要通过几次自我比较,一定能重新获得自信,也能改正错误的地方;第四种是补偿法,也就是扬长避短,你的文科学习的挺好,但是理科就稍微差一些了,这时候可以将自己用来学文科的方法试着运用到理科上来;第五种是互励法。你可以和小露深谈一次,告诉她你的苦难和难处,通过心的交流帮助自己找回丢失的友谊,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互相鼓励对方,真心为对方的每个进步感到开心。”她在记下了我说的话后,就微笑着离开了办公室。

很快就过了一个月,她再次来到我的办公室,但这次带给我的是个好消息,她说:“自己不但跟小露恢复了友谊,而且心情也放松了,学习成绩明显有了提高。”

嫉妒程度深浅不一,比较浅显的大都藏在内心深处,不容易被人所察觉,比如跟某个同学是好朋友,但他成绩很好,自己虽然不会采取行动攻击,但是心里还是感到很难过。嫉妒程度较深的,就会表现出来,比如总是会对比自己能力高的人进行挑剔、造谣、诬陷等。

下面我们来看看嫉妒心理对人有哪些影响:

首先,嫉妒心理影响身心健康,容易使人得身心疾玻研究结果表明,嫉妒可以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消化腺活动下降,肠胃功能失调,会经常感到胃部不适,晚上则容易失眠,血压升高,脾气变得暴躁古怪,性格多疑,情绪低沉,长时间这样就会引起多种病症发生,比如高血压、冠心并神经衰弱、抑郁等。由此可见,嫉妒对人的身体是一种莫大的摧残。

其次,嫉妒心强影响学习。嫉妒心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不良的情绪会直接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由于大家都不喜欢被攻击,所以嫉妒心强的人也很难交到好朋友。慢慢地,同学就会有意识地远离你,从而不利于自己人际关系的发展,使人感到孤独和寂寞。

那么,教师该怎样帮助有嫉妒心理的同学克服这一心理上的弱点呢?

1.培养学生豁达的性格、宽广的胸怀。每个学生都喜欢最优秀的人,这是绝对的,反过来说,有进取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想成功,对成功抱有很大的渴望,这是一件好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而那种只允许自己强的想法是很不利于成功的。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正是自己,人要做的,也只是超越自己。

2.指导学生学会不断自我完善。当学生嫉妒别人的时候,就容易对这个人充满莫名的愤恨。情节严重的,甚至会采取一些不正确的方式来发泄。这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冷静下来,语气平和地告诉这个学生自己为什么会比别人差,帮他分析一下别人成功的原因在哪里,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而为他提供一些能够获得成功的正确方法,告诉他不要总想着别人比自己强,要帮助其淡化他的仇恨意识,或者可以选择跟自己嫉妒的那个人做朋友,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和特长。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恰当的目标。帮助学生克服和预防嫉妒心理最好的方式是,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超越别人的。你可以超过一个或者几个人,但是不能超过所有的人。没有谁的道路会是一帆风顺,要什么有什么。要帮助学生开阔胸襟,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无奇不有。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树立目标,否则目标一旦过高,对自己也是一种人格上的打击,严重地还会让自己一蹶不振、丧失信心、放弃努力;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定的过低,如果总是很顺利就实现了目标,那就会给自己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各方面都很强,世界上没什么能难倒自己。这样下去就会养成自傲的恶习,最终导致固步自封、忘乎所以,不能再进步。要给自己树立一个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这样可以不断鼓励自己,直到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要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来看待和认识自己。事实证明,学生如果只看重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将会感到莫大的压力;但要是能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分析和审视自己,就能发现,自己身上总有一处闪光点,这样就能增加一份自信和尊严,减轻来自学习和生活的紧张。这样,就能有效克服和预防嫉妒心理的产生。

总之,对别人有嫉妒心理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看学生能否正视它。作为教师,可以借嫉妒心理的强烈意识去激起学生进行奋斗,将他转化为学习的积极作用,从而获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