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10616300000021

第21章 对事不对人

我们经常可以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甲乙两个人对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两人经过一阵面红耳赤的争论之后,互相无法说服对方,于是两人互不理睬了。在以后的日子里,甲一直看不惯乙,乙也一直看不惯甲,时不时地互相找茬。即使明知道对方说的某些话是对的,也要想出各种歪理来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成见和对立越来越严重,甚至对方与其他人讲话都会猜疑是不是在讲自己的坏话。最后两人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以后,拳脚相加,闹得头破血流。

这就是双方都不明白“对事不对人”这个道理而酿成的悲剧。现实之中人无完人,如果你只凭一两件事就对某人产生了厌恶的心态,就会进一步影响你对他做的其他事情的判断。因此在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逻辑原则就是:在对一个论证或观点做判断的时候,我们要关注的是论证和观点本身,而不是做出论证和观点的那个人。

如果一个人的关注点不在论证本身,而是去攻击论证者,那么他就违反了“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把“对事不对人”变成了“对人不对事”。所谓对人不对事,就是在和别人辩论的时候,把话题引向与论证无关的关于对手的信息上,比如对方的道德、生活等信息,以此来达到击败对手的目的。这是一种逻辑谬误,其目的是转移双方和听者对论证的注意力,把原本基于理性逻辑辩论导向基于感性的人身攻击,使对手处于劣势。

因此,如果你和别人进行辩论的目的仅仅是获得胜利,“对人不对事”会有效地发挥作用。它可以使用同论证毫不相关的理由来反对你的对手,也可以用同样的理由来说服听众。它造成的后果是,你在表面上“战胜”了对手,但在逻辑上你并没有胜利。最终你给人留下的印象只是善于“扰乱视听”、“胡搅蛮缠”,而不是“思维清晰”、“讲道理”。

某个公司在开会的时候老是有人迟到。有一天,公司在开会的时候又有两个人迟到了,会议主持人虽然很不满,但并没有吭声。接着第三个迟到的人来了,主持人实在忍不住了,把那个人训了一通。会议结束后,第三个迟到的人才知道他并不是唯一迟到的人,就对主持人很不满意,觉得主持人对他有偏见并想当面说理。主持人说:“我并不是对你有偏见,只是对事不对人。”这位员工反问道:“那你为什么只批评我,而对前面迟到的两个人没说什么呢?”

这位会议主持人所犯的错误是没有统一自己的标准,只批评了最后一个迟到的人,却没有做到对前面迟到的人一视同仁。实际上主持人确实并不是对第三个迟到的人有意见,而是因为随着迟到的人增加而不断积累愤怒的情绪,才忍不住对第三个人进行批评的。主持人以为自己是对事不对人,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对事”,因为他没有统一标准,或者公司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这家公司明文规定:“凡会议迟到者一律罚款10元”,然后按制度执行,谁都不会否认这是标准的“对事不对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国家对百姓,还是长辈对晚辈,抑或上级对下级,都是既对事也对人,甚至是先对人后对事,对人重于对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描述的就是古人认为要干事、成事,首先要修炼自己的“为人”。“德才兼备”说的就是既要有做事的才干,也要有做人的德行。“先做人,后做事”,“人都做不好,还做什么事”,这都是现在很多人的口头禅。如此看来,“对人不对事”这个陋习是有其顽固的传统文化基础的。“对人不对事”在中国的历史上随处可见,至今在社会中也是习以为常的。当一个人刚进入职场时,往往会被忠告:先做人,再做事。而各种宣传“成功学”的书则一遍遍地强调“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先做人后做事”,言下之意就是:会做人比会做事更有助于成功。

那我们为什么说要“对事不对人”呢?“对事不对人”最早是作为公司或组织的管理原则被引进的,大意是:上级在管理和评价下属时,只讲事的好坏,不要说人的长短。为什么要对事不对人?只是出于尊重人的立场,让下属更好接受批评?其实并不这么简单。由于每个人社会经历不同,各人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同,对同一问题出现相左的意见是很正常的。我们不必强求所有人意见都和自己一样,非争个谁对谁错不可。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人敢说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都是正确的,最多只能说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比较正确,也就是比较接近真理。如果因为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看法相左,就对别人耿耿于怀,视为对立面,导致矛盾纠纷不断发展,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就算是面对别人错误的意见,也要耐心认真地听取,进行细致地分析,然后慢慢地加以解释。不能由情绪驱使,仓促应对,否则,必定会发生纠纷,由辩论转化为争吵。

老板新招的秘书刚参加工作,业务还不熟练,所以偶尔会犯些小错误。有一次他打的一份合同中出现了几个错误字,客户发现后提醒公司要求改正。公司老板觉得非常没有面子,便对秘书道:“这么重要的文件你都打错字,一点责任心都没有,你眼睛怎么长的?”

秘书很生气,回道:“我眼睛就是这么长的,要是你觉得不合格,把我炒了算了。”老板本来只是想提醒秘书以后一定要细心,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两人的关系从此变得很僵。

老板说的三个分句中,第一句“这么重要的文件你都打错字”是客观事实的描述,但后两句变成了对当事人的评价,脱离了事情本身,是典型的对人不对事。假如老板换种说法:“这份合同对公司很重要,客户没有签字要求重打,因为有几个错别字。这几个错别字让公司很没有面子,请问你如何解释?以后怎么避免同样的错误?”这才是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公司也应该有相应的明文奖惩规定,并做到奖必赏惩必罚。

所以我们必须提倡对事不对人,即使对方的意见完全是错误的,我们也应该集中在反驳这种意见和观点上,而不能对持有错误意见的人进行人格上的攻击和丑化。“言论自由”一词是属于每一个公民的,它允许人们发表正确的言论,也允许人们发表错误的言论。所以,我们批判错误言论应该是与人为善,认真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使对方口服心服。简单粗暴地以势压人或全盘否定对方,不但不能使对方口服心服,反而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一家工厂完成了一个订单,但品质部门认为产品的品质没有达到订单规定的要求,坚持不放行,不允许货品出厂。无论生产部经理怎么软磨硬泡,品质部经理都坚持认为不行。

最后生产部经理说道:“你怎么这么不信任我呢?如果产品到了客户那里被客户投诉,责任由我一人负责!”

品质部经理也气呼呼地答道:“如果出了问题,这个责任你负得起吗?你有这么大的能力吗?就算是把你卖了恐怕也不够赔!”

如果产品的质量确实达不到订单的标准,品质部不让产品出厂是完全正确的。生产部和品质部需要讨论的是产品的质量是否没有达到订单要求,而不是“信不信任”或者“当事人有没有能力负责”,这些都远远超出了议题应该所在的范围。

有种现象在表扬中非常常见。因为某个员工某项工作做得好,就表扬员工“能力强、态度好”,等到这位员工某项工作完成得不好时,又说他“没有责任心”等。无论表扬和批评都没有做到对事不对人,容易导致员工灰心丧气,怀疑是不是上级不再信任他了。

汉语中有个词语叫作“因人废言”,指的是先把对方说得十分不堪,再明言或暗示,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例如,“有些人吃饱了饭没事干,说我这件事做得不对,我做得对不对关你什么事!”这句话的论证过程是:吃饱了没事干的人,都喜欢无事生非;他是吃饱了饭的人;所以他在无事生非。可是“吃饱饭”和“无事生非”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因果关系,前提并不为真。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先把对方说成是神经病,然后再说神经病的话不值得当真;比如先把对方说成是汉奸,然后再以此说对方的观点都是卖国言论等。

“对事不对人”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只谈论事情本身,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评价。其精髓在于注重成果、尊重规则,将争论的精力聚焦在事情和结果上,不谈论当事人的能力与个性。但是相当多的人根本就不懂得怎样“对事不对人”,最后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彼此的关系更差。

孩子的期末数学考试得了满分,妈妈很高兴地表扬孩子:“宝贝你真是太聪明了。”

很多讲教育的书都教导父母要多表扬自己的孩子,这并没有错,但像上文中这样很明显是一次非常不成功的表扬。因为这位妈妈并没有关注孩子此次为什么做得这么好,只知道夸奖孩子聪明,赞扬了孩子的个性,却没有针对这次考试做具体的说明,对于考试的细节根本没有顾及。这有可能导致让孩子觉得自己聪明,从而在以后的考试中变得大意。如果妈妈这样说:“孩子你这次做得真棒!让妈妈来看看试题。”然后再表扬:“这道题不容易哦,宝贝这次计算得很仔细,并且肯定检查过了。以后在考试中,希望宝贝继续保持这种认真思考、认真检查的习惯!”这样的表扬就比较好了。因为考试的难度每次不同,我们可以每次给予不同的评价,而人的个性是比较稳定的,如果你前面给他定了性,以后又来否定,就会让孩子产生困惑。

随着社会发展,人的角色也在多元化,这更加大了对一个人评价的难度。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关注人的利益,逐渐成为了社会舆论的主流。特别是受近二十年西方管理思想的深刻影响,又强化了国人对尊重、平等、公平等观念的认同。不对人性进行扭曲、伤害,不对人做道德说教、评判,不对人的素质妄下推论、结论。不过,很多人的意识里仍残存着“对人”的毛病,我们就要大张旗鼓地鼓吹尊重人,“不对人”。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这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要有一个完善和健全的评判标准体系;二是能够根据统一的标准,客观地评价。假如缺乏这两个基础,就算你觉得自己做到了“对事不对人”,却也往往不能获得他人的认同。可见“对事不对人”要求人一定要客观,并不是想当然就可以的。

一家快速发展中的互联网公司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瓶颈。一方面,公司要面对独立流量带来的大量用户;另一方面,还要为合作的其他网站提供搜索服务。而公司服务器每天承受的访问压力已经接近了极限,如果访问人数再增加,就可能会导致服务器不稳定,会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体验。于是,服务器负责人几乎天天都盯着服务器的状态,防止发生意外。

偏偏在这个时候,公司销售部又谈成了一个合作网站,对方希望马上就能使用这家公司的服务器。服务器负责人对此很犹豫,因为他知道新服务很可能成为压垮服务器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坚持到底,新服务还是上线了。结果不出意料,连续几天公司的网络服务稳定性都很差。很多用户开始抱怨,新服务不得不紧急下线。

服务器负责人知道自己犯了大错,惴惴不安了好几天,并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他明白,以公司老板的个性,是容不得这么大错误的,从不发脾气的老板看来要在自己这儿破一次例了。事实上,公司老板对这件事确实很在意,但是在公司例会上,老板并没有对任何人发脾气,而是平静地认真地对服务器负责人说:“你的职责就是保证我们的服务值得依赖,所以这次事故你有很大的责任,要好好反思。”

然后老板很快将话题一转,看着大家说道:“现在,最关键的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方案?我们赶紧讨论一下。”

服务器负责人提出自己已经准备好的解决方案,老板觉得这个想法考虑得很全面,然后认真地和他一起讨论了其中的一些细节。服务器负责人心头原本重重的乌云渐渐散去,他明白自己做错了事,也明白老板对这件事很不满意,但他知道老板给了自己改正的机会,也知道老板对他本人并没有什么成见。

对人不对事容易,对事不对人很难。我们常常听人说“对事不对人”这句话,我们也都知道这多半是关于批评的,“我们的批评是因为这件事情做得不好,并非这个人不好”,或者说就是“我们只是不接受这件事情,并非不接受这个人”,再翻译一下就是“我们不接受这件事情,但是接受这个人”。那么,是不是真是这样呢?

有个孩子经常和自己的弟弟吵嘴打架。有一次,他俩在打架的时候,他们的妈妈发现了,过去就是给他俩每个人一个巴掌,打得两个孩子头晕眼花,一把鼻涕一把泪。他们的妈妈觉得生活很困难,顾不上处理兄弟之间的事情。给两个孩子各一个巴掌,是想传达这么几个意思:“我很忙,我要干活,没有时间来管你们,我拼命干活是为了让你们过得更好。我不希望看到你们打架,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们两个我都爱。每个人一个巴掌,是结束你们之间纷争的最快办法,这样我才有时间干活,才能更好地爱你们。你们俩我不偏爱哪一个,所以每人一个巴掌。”

妈妈本来想要传达的意思是:“我爱你们,我接受你们,但是我不能接受你们打架的这个行为。”可是两个孩子心里想的却是:“妈妈打我,打得我很痛,妈妈不爱我,妈妈不接受我。”

为什么原本妈妈想传达的“我不接受你们这件事情,并非不接受你们这个人”,而孩子理解的却是“妈妈不接受我们这个人”?同样的,很少有上级会故意与下级为敌,故意树敌。但是当我们受到上级批评的时候,总觉得上级是在故意为难自己,不接受自己。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孩子妈妈想的是“接受孩子”,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却是不接受他们。也就是说,那个巴掌是一个沟通障碍,歪曲地传达了原本想表达的意识。

虽然一个人本来想“对事不对人”,可是因为沟通的障碍,接受者感受到的可能是“对人不对事”,所以要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让表达者传达的本意以正确的语言方式和行为方式被接受者感觉到,就必须去除沟通障碍,把接纳情绪和拒绝行为统一起来。当一个人表现出色时,他希望得到的是针对他本人的赞美,对他本人有高度评价,要求重点是“对人”;反过来,当一个人表现不好时,他希望人们只针对事情本身做出分析以及找出原因,不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要求重点是“对事”。这是很好理解的人之常情。以此打造的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才能使我们在一个快乐的社会环境中心情舒畅地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