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日志”
又是读书夜
从畔畔一岁左右开始,我就坚持每天晚上给他讲一两个故事。其实,一开始,并没有刻意地想通过这样做,让他养成喜欢阅读的习惯,或者培养他其他的能力。
只是,从第一个故事起,我看到了畔畔神情的放松,精神的愉悦。于是我想,为他读书是能为他带去快乐的,只要能激发畔畔快乐的天性,我自然愿意将这一习惯坚持下来!
不过,有时畔畔会缠着我没完没了地给他讲故事,只好事前做好约定,告诉他不能违约。时间长了,故事也讲了太多,有些还在重复地进行,畔畔自然不愿意了,有时我刚开口,畔畔便说,“妈妈,这个故事你已经讲过很多遍了!”
故事是没有尽头的,可我还没来得及获得新的故事。今天,该给畔畔讲个什么故事呢?想来想去,准备给畔畔读一篇散文吧!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畔畔安静地听我读着,好似出了神,等我读完了,他还在回味。
“妈妈,春天好美,我想捉蝴蝶,放风筝,妈妈,你带我去,好吗?”说着说着,畔畔还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好似已经捉到蝴蝶,已经将风筝放到天上去了。
瞬间,我发现我还忽略了一件事情,不应该仅仅只让畔畔在书中感受自然,还需要带他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为孩子读书,是可以让孩子快乐的,并能从中发掘更多快乐的种子。
“反面教材”
轻松的周末,带着畔畔散步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一边享受美好的时光,一边将周围的发生的事介绍给畔畔。“畔畔,看,那边有小朋友在荡秋千;还有老爷爷、老奶奶在做操,锻炼身体;妈妈和畔畔在散步!”畔畔在我的指点下四处观察着。“妈妈,那边有椅子,咱们坐一会儿吧!”畔畔可能有点累了。
于是,和畔畔牵手走过去,坐在椅子上;“畔畔,给妈妈唱支小兔子的歌吧!”
“好,不过,妈妈也要唱歌!”畔畔已经学会讨价还价了。
“好吧,不过畔畔先唱,然后妈妈再唱支小燕子的歌给畔畔!”
接着,畔畔用稚气的声音唱起:“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
突然,畔畔停了下来,旁边有个妹妹在要爸爸给她讲故事,爸爸说现在没有故事讲,回去再讲,可妹妹就是想听故事,一直缠着爸爸不放;爸爸没有办法,只好不理她,谁知妹妹却哭了起来。
这时,畔畔说:“妈妈,我去给那个小朋友讲故事!”
畔畔走过去拉着那个妹妹的手,“我来给你讲故事吧!”畔畔讲了个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故事,妹妹很快开心地笑了起来,两个孩子还手牵手地唱起儿歌,欢声笑语回荡在四周!
“榜样力量”
阅读带来快乐!
给孩子阅读,他能得到什么呢?我们不需要给他们灌输什么高深的知识,只是一些童话故事就能给予他们想象与向往;一段优美的散文可以让他们在美丽中畅游。耳边回响着美的声音,美的文字,他们的天性——快乐又怎么不会被激发出来呢?
也许,在为他们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什么东西可以让他们更快乐!书籍就像海上的灯塔,照亮孩子,还有我们自己!
“育儿理论”
爱上书籍
书是人类的朋友,而时间是考验朋友的最佳方法。从小就培养孩子对书籍的热爱,能积极促成孩子养成终身将书籍伴随左右的习惯,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学习、成长,可以说是终身受用。
也会有父母认为孩子太小,比如一岁多的孩子,没必要让他过早地就进入学习的世界。其实不然,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也特别希望接受新的事物,他的思维中是充满着对事物的快乐想象的。这时,通过你的故事,他便会依据这样的载体达到他想要的快乐世界。
同时,书籍能带给他们不曾拥有的感受,不曾经历过的美好与快乐,这是另一种感知的快乐!在与同伴的交往、交流中,他们还会将这样的快乐感觉表达给同伴,促进孩子间的相处与沟通。
“举一反三”
1.不仅可以在晚上给孩子讲故事、读文章,在美丽的清晨,也可以配以这样美丽的阅读唤醒孩子。讲一个短的故事,督促孩子按时起床,如果及时起床了便可以听到结局,否则就留到晚上再讲。一段美丽的文字或有趣的故事,带给孩子一天快乐的开始。
2.培养孩子不仅只是听故事,不仅做听众,还应参与到故事中来。可以让孩子来接故事,或者留某个晚上让孩子给父母讲一个故事。发挥孩子的自主权,让他们感受到家长听他讲故事的快乐,他们能从中获得满足与骄傲。这也是父母与孩子间一个沟通方法。
3.讲故事也需要技巧,要记得给孩子们讲快乐、向上的故事。不要讲鬼、神这样的故事,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影响孩子的睡眠,甚至让孩子成为一个胆小的人。因为这样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会留下阴影,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