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子圣经:你是孩子的榜样
10615600000032

第32章 适度挫折教育

“妈妈日志”

牢固的城堡

犯错误是宝宝的权利,也是他学习的一种方式,不要试图给宝宝寻找一条正确答案的捷径。

给宝宝充分的理由以他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事物的奥秘,可能这样的探索会失败很多次,而最终找到正确的方法会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昨天中午,利用休息的时间,陪一个同事到玩具店给她的儿子买一些新的玩具。很巧,我在这个店里也发现了一款玩具挺适合畔畔的——积木,就给他买了一桶。

晚上回到家,我坐在沙发上给畔畔看了我给他新买的玩具,他高兴地爬到我的身上搂着我亲了又亲。

吃过晚饭,畔畔就把他的积木桶拎了出来,把我拉过来坐下,让我看他玩搭积木的游戏。

一开始,畔畔将小块积木堆在下面,大块积木堆在上面,于是,堆不了两个便前功尽弃。

看到他这样堆我很着急,总想要张嘴提醒宝宝先搭大块积木,然后再搭小块积木。不过,我最后还是克制住这种冲动,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看着宝宝,给他留下自己探索的机会,因为我想畔畔在经过多次的失败后,可能就会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了。

果然,经过好几次的失败,畔畔终于换了一种方式,将大积木堆在下面,小积木堆在上面,堆了一个又大又高的城堡。

“妈妈,我明白了,大积木放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我搭的城堡才牢固。”小家伙果然成功了,高兴地在原地手舞足蹈:“妈妈,这是我送给你的城堡,你喜欢吗?”

“妈妈当然喜欢,不过,更喜欢畔畔哦。”我高兴地对畔畔说。

“反面教材”

星期五,几个朋友约好这个周末到我家来玩,我和老公一大早起来就开始打扫卫生,因为昨天下班有点晚,回来后感觉特别累,所以就没有来得及收拾家里。

上午十点多的时候,朋友们带着各自的小宝贝过来了,畔畔也忙活起来,还不忘把自己的新积木拿出来,小小的积木引起了宝贝们的兴趣,很快,几个小朋友开始兴致勃勃地玩起积木了。

“我们都来堆自己的城堡,看谁的城堡最高。”畔畔开始提议,一说出来马上得到了小朋友的共鸣,一个个都动起手来了。

畔畔因为有了上次给我堆城堡的经历,所以动作很快,他先找了一些大的积木放在下面,用小的慢慢地往上垒。

“雷雷,你别把小的放下面呀,要把大的放下面。”雷雷看了看妈妈,想也没想就把小的拿起来,把大的重新放在了下面。

严严的妈妈和历历的妈妈都坐在旁边看着自己孩子的城堡一次又一次地倒掉,但还是没有给孩子任何的提示。

后来,小家伙们都把自己的城堡垒好了,严严和历历也找到了自己的方法,我们四位妈妈都很高兴地给四个小朋友鼓掌。

“妈妈,为什么雷雷的妈妈要告诉他先放大的呢?”小朋友离开后,畔畔问我。

“因为,阿姨怕雷雷不会。”我告诉他。

“那为什么上次我堆的时候你不告诉我呢?”这小家伙还挺能记事的。

“那是因为你后来找到了好的方法,今天你不是表现得很好吗,第一个堆好了吧?”我左手跷起大拇指,右手摸着儿子的头表扬他。

“榜样力量”

莫成为宝贝学习中的障碍!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一直都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以为这样可以让孩子远离挫折,可有时正是这样的角色,成为宝贝们各种学习机会中的无形阻力。

“孩子那么小,什么都不懂。”这是一句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的话。父母总是过多地看到宝贝的“无知”和对父母及其他抚养人的依赖,并因此限制了孩子的各种行为。因为父母们不相信那么小的孩子,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学习,获得各种知识、常识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于是总说“不行,危险!”,“别动这个!别碰那个!”。

因此,父母就很容易将孩子置于善意的过度保护中,而这样的过度保护一方面造成孩子更多地依赖父母,另一方面也会限制孩子的探索行为,妨碍孩子的学习进程。

“育儿理论”

让孩子感受错误。

某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每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就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事实正是如此。

在宝贝成长过程中,犯错误的机会远不止此。宝贝所犯错误可能十分幼稚可笑,也可能让我们十分不解;在我们的眼里,他的错误是那么地显而易见,那么地令人无法容忍,而宝贝或者浑然不觉或者明知故犯。

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正是在一个又一个错误中,孩子慢慢地成长起来。他们体验错误,也在错误中学习。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习惯了自以为是地剥夺孩子体验错误并在错误中获得经验的机会,我们总想以最简洁的方式尽可能让孩子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殊不知,正是我们的这份“好心”让孩子一点点变“懒”了,一点点不自立了,一点点不自信了,一点点缺乏创造力了……等到我们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想要从头来纠正,却发现这已经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其实只要孩子的错误不会构成任何致命的伤害,作为父母,我们完全可以用比较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就给他一些自我发挥的余地,一个感受错误的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错误带给他的一切吧,这对他未必不是好事一桩。

“举一反三”

1.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那么充分利用每个游戏的过程,边游戏,边学习,在游戏中体验错误,学到不再错的方法;如果孩子在感受错误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想方设法地避免错误,并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他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那种快乐的体验,是通过别的方式无法获得的。

2.孩子因为好奇,可能会把某个玩具敲碎或者拆开,看看里面的结构,或者想要了解他能接触到的其他事物的奥秘等等,都可能采取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来达到他的目的。只要不对宝贝的安全构成威胁或者不是特别贵重的物品,让他尝试去搞些破坏也未尝不可。宝贝在犯这类错误的过程中,也许能学到很多他平时没有机会接触的知识,事实上这是宝贝非常难得的一种特质。即便他什么知识都没有获得,至少他也会明白某些物品坏了就是一大损失的道理。

3.如果孩子不听从父母的劝告,而犯了某种错误,那么给他一个机会去体验他犯错误所带来的后果,这比爸爸、妈妈的训斥与说教要管用得多。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养成自己做事自己负责的良好习惯,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