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子圣经:你是孩子的榜样
10615600000030

第30章 欢乐家庭会议

“妈妈日志”

开会时间到了

从畔畔两岁开始,我们家里便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周五晚饭后一家三口会围坐在一起开个小会。

开会的内容很多,大家可以讲讲这一周发生的有趣或开心或疑惑的事情,无论是看到的还是听到的,凡是愿意与大家分享、讨论的事都可以拿出来说一说;有时,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说,那么这个会议会变成一个娱乐会议,大家表演一点节目,或唱歌、或朗诵、或讲故事,这些都可以;于是每到周五,畔畔都会特别积极地开始行动。

这个周五,刚吃完晚饭,畔畔便开始嚷嚷:“开会啦,开会啦!”好似他是主持会议的领导呢。不过,我们喜欢他如此主动地愿意与我们聊天。

“来啦,来啦,畔畔,你可真积极!”老公首先呼应,而我还在做最后的整理工作。

“妈妈,你快点啊,时间到了,不能迟到哦!”畔畔严肃地说。

“妈妈来了,我的小宝贝!”

人员到齐,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先讨论一下今天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老公有备而来,“我提议咱们今天立几条家规,如何?”

“家规?是什么意思呢?”畔畔好像挺感兴趣呢。

“家规,就是在我们这个小家庭里,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制度,如果违反了,还会受到一定处罚。”

“那爸爸、妈妈违反了也要受处罚吗?”畔畔疑问来了。

“当然,谁都不例外。”我和老公不约而同地说。

“好啊,咱们立家规吧!”

“好,那么开始立第一条家规:任何时候不许撒谎,如果违反了,就要打手板心哦!”

畔畔想了想,“可不可以轻点哦!”

“依情节严重性而定;第二条规定……”

“畔畔,你也来立几条家规,好吗?”

“反面教材”

今天,难得老公休假,一家人出发去春游。叶子吐着翠绿,花儿含苞待放,四处都是生机勃发的景象;我们置身于这样的世界里,一切烦恼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找到一块空地,铺下单子,准备一个临时小窝;畔畔已经迫不及待地去寻找蝴蝶的踪迹了,我和老公依偎着享受此刻的宁静与惬意。

不远处,也安置着几个小家庭,都静静地享受着美丽的世界。

“妈妈,妈妈,你看!”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个东西,看不太清楚,想请她的妈妈瞧瞧。

她的妈妈正在闭目养神,当然不愿被打扰;她没有睁开眼睛,“哎呀,看了,看了,快走开,让妈妈休息一下!自己去那边玩!”她的妈妈闭着眼说已经看了。

“可是,妈妈,你的眼睛还是闭着呢!”小女孩嘟囔着。接着,她也不说话了,也没有走到一边去玩。小女孩默默地拿出笔和纸,开始作画。

不知道过了多久,那位妈妈好像睡醒了,“宝贝,让妈妈看看你画的是什么!”

小女孩没有理会妈妈,自顾自地继续画画。

那位妈妈又问了几次,小女孩依旧低头不答,“你这孩子,怎么搞的,大人问话,你理都不理!”

小女孩好似变成了石头人,根本不说话。

其实,我知道,小女孩想说:“妈妈,刚才你也没认真理会我,怎么又来要求我理你?你也不应该打扰我!”

就因为那位妈妈狭隘的规矩想法,让母女之间的沟通有了障碍。父母不能总认为孩子必须理会父母,不能认为这就是规矩。如果能首先认真倾听孩子的语言,那么孩子自然会愿意与你沟通了。

“榜样力量”

与孩子谈话!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认真与孩子谈话,积极聆听孩子的疑问;这能促进孩子的沟通欲望。

在谈话时,说真话也很讲究艺术,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那就需要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得外交辞令些,也不要尽说瞎话;要记得说孩子能听得懂的话,这样孩子才能顺利做出回应。对于那些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们要注意了,语言一定要简洁明了,忌讳像唐僧。

在谈话时,父母要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不会更好。

“育儿理论”

立规定,显沟通。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学来的。同时,教育孩子离不开良好的沟通;在生活中,孩子有时会重复地犯一些错误;那么就可以立一些家规,大家都来遵守,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里,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没有规矩孩子反而没有安全感。家规不超过五条到六条,应适合于家里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须用肯定句来陈述,将家规张贴出来。如果违反了家规应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旦建立,就应坚决执行,每隔一段时间,应对家规作调整和修补。

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使全家一起分享生命发展的过程,可以发展民主,相互尊重,享受爱的氛围。

当然,家规最好也让孩子来参与拟订,这样可以给他们表达的机会,也会使他们易于接受之后如果违反了所带来的惩罚,可以展示公平的原则。若家长违反了,自然也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同时要让孩子来监督,体现家规的不可违背性以及公平、公正。

“举一反三”

1.可以每天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聊聊今天发生的让自己开心、难过、惊喜、害怕的事,或者说说自己都学到了什么。也可以相互进行提问。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进亲子关系。

2.每天抽时间跟孩子单独相处,共同做点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因为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要尽量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经历,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父母作为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应尊重孩子的感受,以超脱且同情的态度,陪伴在孩子的身边;这些都可以使孩子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3.让孩子的爸爸发挥作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爸爸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爸爸不仅是一个监督者,更需要成为积极的参与者。父母作为一个集体,讨论教育的原则,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谈话,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沟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