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七彩生活:野外生存实用宝典
10615300000013

第13章 沙漠基本环境概述

沙漠是这个星球上最缺乏水源的地方之一,人人都知道在沙漠环境下水有多么重要,几乎所有挑战沙漠的人事先都会配置充足的水源,但这并不能减少每年沙漠中因为缺水而导致死亡人数的比例,缺水依然是沙漠环境下最大的威胁。

除了缺水以外,异常恶劣的气候因素也是导致沙漠难以生存的原因之一。在广阔的沙地上你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庇护所,脆弱的人体难以适宜和抵抗沙漠的侵袭。

必须说沙漠并不欢迎外来的客人,每年都有无数人将生命留在了这些荒漠中,想知道沙漠到底有多可怕吗?下面是最一组2008年统计的沙漠常见死亡原因的数据。

当时高死亡率并不意味着沙漠就是不可侵犯的领域,身为一个野外冒险专家,你的一生中一定去过至少一次沙漠,因为只有去过沙漠的人,才能感受那片最原始的美丽和荒凉,才能体会那一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情怀。当然也只有去过沙漠的人,才真正懂得那片漫漫黄沙下的凶险,才能理解遗失在天地之间的渺小自我。

只要你拥有充分的沙漠野外求生知识,你就会懂得怎么在这危险的环境中尽可能的保全自己。所以要想去体会沙漠的美丽,就必须要对沙漠有更深的了解,只有真正懂得沙漠的人,才能成为沙漠的客人。

左页

沙漠是一个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这里昼夜温差可以高达50度,到处都被浓密的黄沙覆盖,你很难看到生命体的痕迹。这里的植物大部分都有锐利的尖刺,这里的大道上随时都能看到一两具尸骨,到沙漠旅游必须要做好最周全的准备,因为你面对的是世界上几个最难生存的环境之一。

5.1.1 沙漠生态特征

如果你到达沙漠时正是正午时分,那沙漠给你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热,极度高温下难以忍受的热。每一根汗毛似乎都要被晒焦了,太阳像是悬挂在你的头顶。你就像是漫漫黄沙中的一颗栗子,随时都要被高温烤得炸裂开来。

但如果你到达沙漠时是傍晚,那沙漠将给你截然相反的一个印象——冷,渗透入骨的冷。气温骤降几十度,狂风卷着粗糙的沙粒从你脸上拍过,随时要把你撕成碎片。你的衣领和围巾挡不住风沙的袭击,连骨头都被吹僵了。

在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这种昼夜温差甚至可能达到五十度以上,尤其是在夏天,据北非一个气象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撒哈拉大沙漠白天正午最高温度曾达到过58°,而夜间最低温度达到过零下0.6°的记录。大部分时候这里的平均温度白天一般都在35°上下,而晚上则下降至10°度左右。

导致这样剧烈的温差变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地的生态平衡已经被完全破坏,这里没有任何的天然屏障,地面缺乏基本的植被覆盖无法控温控水,气温和水分没有任何缓冲,只能粗鲁地在这边荒原上横冲直撞,再加上大部分沙漠地区都地处内陆,缺乏降水条件,脆弱的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形成严重的荒漠化,最终形成了这些大片的沙漠地带。

所以在沙漠中必须要同时做好防晒和保温的准备,而且应该尽量选择早晨和傍晚的时分行动,减少体力消耗和行动负担。

在这里的正午太阳下直晒一个小时就有可能导致脱水,想象一下在没有庇护所的情况下,人体直接与阳光接触,就相当于把你放进了40℃的烤箱烤上数个小时,没有充足的水分太阳可以活活把你烤成人干。

所以在接近正午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庇护所乘凉,等到太阳快落下的时候再进行下一步行动。晚上尽量找一个避风处扎营,将骆驼挡在帐篷外面。

在这些沙漠地带中,触目所及都是黄沙,只有少数生存能力异常顽强的植物和动物,经过千百年的进化,才获得了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继续生存的能力,大部分普通动植物都退出了这片生态系统。

所以要想在沙漠获得最基本的水源和食物非常困难,敢于向沙漠挑战的人都必须要精确地计算出需要消耗的食物和饮水,保证能够实现基本的饮食需要,尤其是要保证好水源充足,沙漠昼夜温差对人体水分的消耗非常严重,所以在沙漠最可能发生的死亡原因就是缺水。

所以在沙漠中要尤其注意天气的变化,一般野生动物出现明显的异常举动时,或者篝火的烟柱开始闪烁不定,就意味着天气的气压发生了变化,短期之内可能会有暴雨经过。这个时候应该马上最好储水的准备,将所有储水的工具都利用起来。

在沙漠中一旦出现了消耗品不足的情况,必须马上离开沙漠,不管是进行多么重要的研究,如果连性命都没有了,再宝贵都没有意义。

除了生态被严重破坏,缺乏水源和食物以外,沙漠上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危险。这里虽然很难有大型动物活动的踪影,但是在沙漠边缘却生存着无数的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这些动物中有许多都会给人类带来危险,所以在沙漠边缘停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衣服和裤子的袖口都扎紧,一方面可以防止昆虫的叮咬,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被太阳晒伤。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沙漠中的沙子也是有危险的,我们都知道臭名昭著的流沙,人一旦踩上去就可能要永远的留在沙漠了,但不仅仅是流沙,仅仅只是被太阳晒过的热沙也是有“毒”的,皮肤直接接触这些沙子可能会引发热度,如果造成了伤口更是容易导致感染甚至死亡,所以在沙漠中一定要保护好皮肤,不要受伤。

当然去一趟沙漠并不等于去了地狱,但如果让沙漠化的进程再推这么进下去,总有一天沙漠之旅会变成地狱之旅。

(漫画,人物对话)

场景1:沙漠中

A:水省着点喝,喝多了也是浪费

B:我不管了我好渴,我要现在把水全部喝掉

场景2:道路旁边一个人形干尸,B吓了一跳

A:也好,晚上就有肉干吃了。

B:不要啊

5.1.2 小心沙漠生物(一)

能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的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不会是等闲之辈。沙漠从来都不是懦弱者的战场,在这边荒凉而悲壮的土地上,只有那些最具有生存能力的生物,才能挺过漫长的时光在沙漠深处向你致敬。

A、有毒的沙漠植物

人们常说春雨贵如油,但是对沙漠里的这些植物而言,一滴水也许比黄金还值钱。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中,沙漠中的植物为了克服叶片会蒸发大量水分的缺点,大部分都将叶片进化成了针刺或白毛,同时将茎干变成了绿色,用来代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仙人掌科类植物。

认识仙人掌科类的植物习性,对于去沙漠旅行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危急的时刻,我们可以从仙人掌中获取汁水,从而来保证我们人体需要的基本水分摄入。

但请一定要注意这个前提——危急时刻。要知道为了保护自己,很多野生仙人掌都含有生物碱、墨司卡林和安洽林等有毒成份,人体在食用以后可能产生中毒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右边附录了几张可食用仙人掌的图片,有志品尝一下仙人掌美味的爱好者可要睁大了眼睛。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对将要前往的沙漠做一个调研,看看这个沙漠中容易出现的可食用仙人掌品种。危急关头必须食用不认识的仙人掌时,尽量将自己挪到比较安全的环境中,同时如果有解毒药就随时准备在侧,有任何不良反应马上服药。

B、莫测的沙漠微生物

世界上最古老的微生物不是掩盖在了漫漫的黄沙下,就是封印在了千年的冰川底。我们对这些古老的细菌一无所知,并且充满了畏惧。想一想艾滋病毒有多么可怕,谁也不能保证这些粗犷的沙石下面暗藏的只是一些温情无害的普通细菌。

如果你不幸在沙漠里受了伤,一定要尽可能地对伤口进行好消毒处理,千万不要让这些怪异的细菌有机可乘。甚至感染上什么无可救药地疾病都不是最可怕的,可怕地是你将这些可怕的小家伙带回了文明世界,制造出一批新的瘟疫。

Deinococcus peraridilitoris球菌

相关新闻:沙漠中发现地球最强悍细菌

跟据美国《联机》杂志最新消息,曾经被科学家们认为不可能发现生命存在的一些极端气候区域,在多年的调查发现中已经纷纷得到了“平反”。时至今日科学家可以很确定的认为,这个星球上任何一个地区都有生命存在。2003年阿塔卡马沙漠的中发现的Deinococcus peraridilitoris球菌,被称为地球上最强悍的细菌,它能够经受得住酷寒、真空、干旱、强辐射等的考验,甚至还因此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4.1.3 小心沙漠生物(二)

C、凶猛的沙漠动物

在这片黄沙漫漫的土地上,其实并非全无生机。尤其是在中国西南部的沙漠地区,这里最常见的就是相对来说生存能力更强的节肢动物,如沙漠行军蚁、沙漠蝎子、骆驼蜘蛛等;此外还有部分小型啮赤类动物,如壁虎、蜥蜴、蛇、小沙鼠等,它们主要生活在沙漠边缘;在部分相对来说降雨更频繁的地区,甚至还生存着大量适应能力较强的高级哺乳动物,如非洲跳鼠、单峰驼、北非狐、鬣狗等,这些家伙大都有一双巨大的耳朵,可以用来消暑遮阳。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在沙漠中发现了大型的哺乳动物,甚至是一些鸟或者松鼠,那就意味着你离水源地已经不远了。闻一闻空气中哪里有水的气息,或者根据植物根茎指向的方向找去,就能找到可以饮用的水源。

沙漠的哺乳动物中最具威胁的是蛇和鬣狗,沙漠中的蛇类大部分都有一对毒牙,擅于捕捉猎物,它们经常静静地埋伏在黄沙下,等到猎物接近的那一瞬间一跃而起。一旦被这恼人的小家伙咬中,应该立即按照下面表格中的自救方法对伤口进行处理。

在沙漠中被毒蛇咬伤后的紧急处理

包扎(bind up)

在被咬伤以后的第一时间内,有经验的救护人员应该以防止血液倒流的松紧度为原则,立刻用止血带或者衣服将伤口的近心端处扎紧,防止毒液倒流入心脏。

消毒(disinfect)

在有多个同伴的情况下,这一步最好与包扎同时进行。具体做法是先用肥皂快速冲洗伤口,然后用火焰小心的灼烧伤口,破坏残余的蛇毒。

扩创(epluchage)

沙漠中遭遇毒蛇袭击往往能难在短时间内得到专业救治,这种特殊情况应该用消毒后的锐利刀片,沿着毒牙痕的方向纵行切开皮肤,帮助排除毒素。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切记不可用嘴去吸毒,只要有细微的口腔创伤,如龋齿、破损、溃疡等都可能导致感染中毒。

镇静(calm)

被毒蛇咬伤的伤员应该尽量保持镇定,减少身体运动,防止太阳直晒,注意心脏应该比伤口水平位置更高,尽快在毒发前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鬣狗是一种外形像狗的犬类动物,它擅长搏击、咬合力强、喜欢群体活动、具有很强的攻击性。遇到鬣狗的时候应该尽量掌握主动权,鬣狗天性中有一点欺软怕恶,并不会死命攻击对生命构成威胁的生物。

但是这些哺乳动物所带来的危险,却并不能给沙漠旅行者带来真正的恐慌,装备优良的沙漠行军服可以克制毒蛇,大型攻击武器就能够吓走鬣狗。在这片平静的黄沙之下藏着真正的凶险——正是那些看上去貌不惊人的节肢动物。

著名的行军蚁被誉为货真价实的超级捕食者,它们一出动就是数十亿的数量,在一瞬间爬满攻击对象的全身,用它们嘴前那对巨大的钳子,咬破一切坚硬的护甲,把有毒的唾沫注入猎物的体内,然后迅速的吞噬掉这些猎物。可以说只要它们经过的地方,几乎所有的动物生命都将消失殆尽。

而除了沙漠行军蚁,其它喜欢独居的节肢动物到了沙漠中也会变得异常团结,常常黑压压地一片向猎物袭去。遭遇这些烦人的小死神,目前已知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利用火堆逼退它们,然后迅速撤离所在地,同时祈祷千万不要再遇到这群可怕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