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必听的数学之谜
10611400000004

第4章 怎样产生的

古希腊人和古印度人表示加法都是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例如5 12,就写成512.直到今天,我们学习带分数的写法时,还可以看到它的痕迹。

如果要表示两数相减,他们就把这两个数字写得离开一些,例如“814”的意思就表示“81-4”。

后来,意大利数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u”的第一个字母p表示相加,例如:7P4就表示7 4.古希腊数学家基奥芬特曾使用m表示相减。符号就是先由拉丁文“minus”缩写成。例如:9m5就表示9-5.

中世纪(公元四五世纪到15世纪后期),欧洲商业逐渐发达,一些商人常在装货的箱子上画一个字,表示重量略微超过一些;画一个字,表示重量略有不足。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正式用这两个符号来表示加减运算。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的大力宣传和提倡,这两个符号才开始普及,到1630年,终于获得公认。

至于“、÷”符号的使用,也不过300多年历史。据说,英国著名数学家威廉·奥特来德于1631年在他的著作中用表示乘法。但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符号与英文字母“X”很相似,所以曾反对使用,而赞成用表示相乘。但后来,人们还是把作为乘号沿用至今。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后,也看做乘号,如3×ɑ可写成“3·ɑ”。

中世纪时,阿拉伯数学相当发达,出了一位大数学家阿尔·花拉子密,他曾用“3/4”或“3:4”表示3被4除。许多人认为,现在通用的分数记号即出于此。至于,曾在欧洲大陆流行很长时间,但一直作为减法的符号。到1630年,英国人约翰·比尔在他的著作中使用做除法的符号,人们推测他大概是根据阿拉伯人的除号与比的记号:合并而成的。

在我国,人们曾把单位乘法叫做“因”,单位除法叫做“归”,被乘数、被除数叫“实”,乘数、除数叫“法”,乘的结果叫“积”,除的结果叫“商”。

现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出版物中,都用、来表示加与减,而与的使用远没有、来得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