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必用的古文名句
10610700000036

第36章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出典”

《中庸·第二十二章》。

“作者简介”

《中庸》这部书相传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所作,全书共三十三章,传授孔门的心法,谈论儒家的人生哲学,包括性、情、中和、忠、恕、智、仁、勇、诚。书中的宗旨,取义不偏不倚,所以称为“中庸”。《中庸》和《大学》这两本书,本来都是《礼记》一书中的两篇,到了宋朝,朱熹将它们独立出来,单为成书,并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并列,后世称为“四书”。

“故事”

“以逸待劳”是兵法上最高的战争指导原则,“逸”不是“安逸”,而是“准备就绪”。奔波不断、精疲力竭的部队,遇上在驻地休养多日、枕戈待旦的部队,不用太白金星乱卜卦,谁都能预知胜负。所谓“毋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孙子·九变》),正是如此。

近来天灾人祸不断,隔壁邻居老先生过春节时,张贴着门联:“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意思是下雨之前就要把漏水的地方补好,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想到挖井。老人家心有所感,勉励子孙要有忧患意识。不过儿孙辈却埋怨老先生“杞人忧天”,家里平白弄了一堆备而不用的东西,什么灭火器、逃生梯、安全窗,一应俱全。老先生则示义正辞严地回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这正是老年人和年轻人最大的差别,老年人历尽沧桑,知道做好准备以防患未然;年轻人初出茅庐,不知江湖险恶而鲁莽行事。老年人稳扎稳打;年轻人冒险犯难,各有长处。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经过充分准备的事情,奋力一击,自然成功几率高。但一些像“养儿防老”的观念就显迂腐了,不过虽说看似不合时代潮流,在这日趋高龄化的社会,并非完全没有意义。但就经济层面来看,幼儿园动辄上万的学费,再加上投资报酬率往往成反比,“养儿防老”实在是超越了小老百姓的“准备”能力范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