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犹太人教子心经
10606800000079

第79章 钱就是钱

经商思想是非常自由的,只要不违法,没有什么生意不可以做,没有什么钱不可以赚。金钱只有“辛苦钱”和“便宜钱”之别,并没有“干净”和“肮脏”之分。

一位无神论者来看望拉比。

“拉比。您好!”无神论者说。

“您好。”拉比回礼说。

无神论者拿出一个金币给拉比,他二话没说装进了口袋里。

“你想让我帮你做什么事呢?”拉比问,“也许你的妻子不能够生育,你想让我帮她祈祷。”

“不是的,拉比,我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人。”无神论者回答。

可是他又给了拉比一个金币,拉比二话没说就又装进了口袋。

“但是你总是有些事情想问我吧,”他说,“也许你犯下罪行,希望上帝能饶恕你。”

“不是,拉比,我一直安分守己,没有犯过任何罪行。”无神论者再次回答。

他又一次给拉比一个金币,拉比还是一句话没说又一次装进了口袋。

“也许你的生意不好,没有赚到大笔的金钱,希望我为你祈福?”拉比期待地问。

“不是,拉比,我从没有像今年这样,赚如此多的钱。”无神论者回答。

奇怪的是,他又给了拉比一个金币。

“那你到底想让我干什么呢?”拉比迷惑地问。

“什么事都不干,真的什么事都不干,”无神论者回答,“我只是想看看一个人什么都不干,只拿钱能维持多长时间!”

“钱就是钱,不是别的东西。”拉比回答道:“我拿着钱就像拿着一块石头、一张纸一样。”

以钱为生,这是每个犹太人朴素而又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商业社会中,人成功的标志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更多的是依靠财富的多少来衡量。犹太人更是此中的佼佼者,犹太父母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经商、赚钱、做生意没有什么可耻。许多人特别注重钱的“出处”,认为钱有“干净钱”和“肮脏钱”之分,老老实实、规规矩矩赚到的钱是“干净钱”,而违法所得,违背良心所得的钱则是“肮脏钱”。犹太人教育孩子从小关心的事是如何赚钱,而不是钱的性质。

犹太父母总是这样对孩子说:要对钱保持一颗平常心,甚至把它视为一块石头,一张纸,我们犹太人才不会把它分为干净和肮脏,在我们心目中钱就是钱,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因此我们尽管孜孜以求地去获取它,但当失去它的时候,也不会痛不欲生。正是这种平常之心,使犹太人在惊涛骇浪的商海中临乱不慌,驰骋自如,更易取得最终的胜利。

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代,即使在最艰难的二战时期犹太人也从未放弃过对金钱的追求。当然,犹太人也不讳言金钱的消极功能,不可否认许多人为了金钱会做出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违背道德甚至违法乱纪的事情来。但是犹太人认为:以金钱作为基础的现代文明,其福祉远远大于弊端。金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地位,但却改变不了一个人精神上的贫困。犹太人的思想是充实的,他们从来都只是把金钱看作一种手段而并不是命运的载体。对于金钱,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是缄口不谈的,他们害怕背上“拜金主义者”的包袱,甚至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但犹太人却不是这样,他们从不回避有关钱的话题。尽管犹太人把金钱奉为世俗的万能的上帝,但他们并没有在金钱面前俯首称臣,成为金钱的奴隶。

洛克菲勒这位世界有名的亿万富翁,对金钱的看法是:不但不做金钱的奴隶,还要把金钱当作自己的奴隶来使唤。他习惯到他熟悉的餐厅用餐,用餐后往往他会付给服务生15美分的小费。但是有一天,他在用完餐后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只付给服务生5美分的小费。服务生见他这次给的小费只是往常的1/3,不禁埋怨道:“如果我像你那样富有,决不会吝惜那10美分的。”洛克菲勒却毫不生气,笑着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一辈子都只能当服务生的原因了。”

服务生每次都会从洛克菲勒手中得到15美分的小费,偏偏这一次只有5美分,如果他不是把钱看得那么重,而是一如既往地侍候好洛克菲勒先生,也许洛克菲勒会再给他补上那10美分。即使这一次只有5美分这么多,那也不代表以后总是5美分,而现在他这样毫无礼貌地指责洛克菲勒先生,可以想见,以后洛克菲勒都不会再给他那么多小费了,哪怕只有区区5美分。要让你的孩子从小懂得金钱只是一种动力,它不能成为生命的全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