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得失寸心知
10594000000004

第4章 两样: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贫富贵贱,不要把它们分成两样

归隐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的一山洞中,曾写了一首诗,表达他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后来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德宗很想见见这位禅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禅师。

大臣拿了圣旨寻到岩洞,正好瞧见禅师在洞口炊火做饭,便在洞口大声叫道:“圣旨到,赶快下跪接旨!”洞口的归隐禅师却装聋作哑,毫不理睬。

大臣探头细看,只见禅师以牛粪升火,炉中烧的是地瓜,火越烧越大,整个洞里洞外烟雾缭绕,呛得禅师涕泪纵横。大臣看此情景,忍不住叫道:“喂!禅师,你的鼻涕流下来了,赶紧擦一擦啊!”

归隐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有闲工夫给俗人擦鼻涕呢?”

说完后,随即夹起炙热的地瓜,就往嘴里送,并连声赞道:“好吃!好吃!”

大臣见状,惊奇得目瞪口呆,因为归隐禅师吃的地瓜上还带着很多泥巴。归隐禅师还随手拿下两块递给大臣,并说:“趁热吃吧!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心田识海中不要把它们分成两样!”

大臣就赶回朝廷,把禅师的这些奇异举动据实报告皇上,德宗听了十分感慨地说:“能够放下名利的人,才是真正修行的人啊!”

禅思一点通

好与坏,俗与雅,一旦心中有所区别,就会产生贪念,生出很多的贪婪与执著,结果在不知不觉里受缚。世人往往就是将自己紧紧捆绑在各种欲望的车轮之上,被迫随着它不停地转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死死抓着,不肯松开,不肯放下。而心中没有一丝世俗的顾忌与名利,洒洒脱脱的生活,该是多么轻松与飘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