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得失寸心知
10594000000022

第22章 烦恼:烦恼是什么?是因为烦恼而烦恼啊!

赵州禅师住观音院后,第一天就上堂开法,所以众僧云集,一起聆听他的教诲。

赵州说:“手里边有颗明珠,胡人来了映出胡人,汉人来了映出汉人。”

有僧人问:“这是什么意思?”

赵州说:“每人都有的自性或说是佛性。佛性的明珠照取万物是非主动的,无选择的,自然而然的,因此也就是一切平等的。明珠之明不在它能照,而在于它不照而照。”

赵州又拿了一根草说:“老僧我把一枝草当成丈六高的佛像金身用,又把丈六金身当一枝草用。”

僧人又问:“这又做何解释呢?”

赵州说:“丈六金身与一枝草表达的是明此心性后的平等视物,既无佛的崇高,也无草的低贱。崇高与低贱的分别是要依照一定的标准来确定的,而有这个标准的存在于心,就是执相。一切平等就是取消任何标准的成见。”

赵州缓缓地说:“佛是烦恼,烦恼是佛。”

僧人问:“那么,怎样才能免除烦恼呢?”

“免除它干什么?”赵州反问道。

僧人无语。

禅思一点通

许多人求佛、学佛,只是把佛当成了消除烦恼的手段,赵州说佛即烦恼,实即破除这妄念。以世俗的观点来看,烦恼与快乐截然相对,因此人们便着意摆脱烦恼而追求快乐,殊不知这种把烦恼与快乐二分、对立的观念,正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它使人心为物所累。赵州只说佛是烦恼而不说佛是快乐,这是因为以寻找快乐为目的而求佛的人太多,而无所求才能有所成,所以追求的心不可过于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