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糖尿病最佳保健方案
10593000000043

第43章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预防措施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包括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

1.郾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预防措施

(1)降脂治疗:通过每年监测血脂,以明确处于高危险性或低危险性,系统地治疗糖尿病,控制体重,进行体育锻炼、低脂饮食及必要的降脂药物干预,可使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42%,使冠心病突发事件减少55%。

(2)降压治疗:对糖尿病伴高血压,力求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5毫米汞柱。

(3)控制血糖:血糖改善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合并心血管病变的患者控制血糖过程中要特别强调防止低血糖发生,因低血糖发生易加重心脑供能不足现象,有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

(4)降低血流黏滞度,改善微循环:阿司匹林治疗可减低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冠状动脉暂时性缺血的发生率,阿司匹林可用于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也可用于已有大血管病变人群的二级预防。低分子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莨菪碱、地诺前列酮、维生素E和维生素C等药物可用于消除氧自由基。

(5)下决心戒烟、戒酒: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含量的食物,并适当运动,努力减肥。

2.郾糖尿病高血脂症的预防措施

正常人高血脂症的发生率为20%~40%,而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约占60%。糖尿病再加上脂肪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伴有脂肪代谢紊乱是促进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经常检查血脂。如出现高血脂症,在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要积极进行降血脂治疗,以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和脑卒中的发生。

糖尿病高血脂症的预防措施是:

(1)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治疗后,高血脂症能迅速得到改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在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6个月的过程中,从2~4周起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减少,第2个月高密度脂蛋白增加。

(2)饮食、体重调节及合理的运动疗法,可使极低密度脂蛋白、血脂蛋白脂酶下降及高密度脂蛋白升高。酒精可使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严格执行饮食疗法与减轻体重时,高密度脂蛋白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也减少,对于预防动脉硬化起着良好的作用。

(3)经饮食、运动疗法及胰岛素等治疗无效的高血脂症,可根据高血脂症的分类,分别使用不同的药物。以降胆固醇为主的药有脉通、益寿宁、脂平、心脉乐、β-谷固醇等;以降三酰甘油为主的药物有烟酸及其衍生物。常用降脂药还有立平脂、多烯康、鱼油降脂及真菌降脂素、弹性酶、脂必妥等,也可以根据病情选用。

3.郾糖尿病肾病预防措施

糖尿病肾病一旦形成,治疗是困难的,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因此重在预防。

(1)持久而良好的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内,是防治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高血糖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基本因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才能使早期肾脏病理改变得以康复。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谨慎选择口服降糖药,尽可能选用对肾功能影响小或选择不以肾脏排泄为主的口服降糖药;如果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或血清肌酐有异常升高,且血糖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宜尽早胰岛素治疗。

(2)持久而良好的控制血压是保护肾脏并阻止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血压最好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接近130/80毫米汞柱。

(3)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治疗和逆转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标志,在饮食上,一旦发生蛋白尿每日蛋白质摄入应限制在0.8克/千克体重,如有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肾病家族史)则应尽早限制蛋白摄入,肾功能不全时每日的蛋白质应限制在0.6克/千克体重内,以优质蛋白为主,一般认为要少用或不用植物蛋白。

(4)适时透析可延长患者的生命,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逝。

4.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措施

(1)用饮食以及药物控制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可降低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

(2)定期监测眼底、视力,最好是半年一次。如有下列情况应立即请眼科医生会诊:不能解释的眼部症状,戴眼镜后视力减退,眼压增高,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其他眼科病变可能危及视力时。

(3)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改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眼底血流动力学环境,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4)经常用改善血流黏滞度、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有助于改善微循环,缓解视网膜缺氧,可用阿司匹林75~100毫克/日,口服,或服维生素C、多贝斯等。

(5)降脂治疗。

5.郾糖尿病神经病变预防措施

(1)防止高血糖和低血糖:慢性高血糖是神经病变发生的主要原因,高血糖可引起一系代谢紊乱,神经病变可能是高血糖的直接后果。但低血糖也同样可以引起显著的神经损害,反复的低血糖发作,将加重神经病变的病情或加速其发展,故应强调动态监测血糖变化。

(2)微血管病变易致神经缺血缺氧,钙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或尼卡地平30~60毫克/日,有利于改善神经缺血缺氧。

6.郾糖尿病足病预防措施

在美国,下肢被截掉的患者中,50%以上合并有糖尿病,每年有8.6万名糖尿病患者被截肢。将近一半的患者是由于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不好所致。专家指出,掌握以下方法通过对足部的仔细呵护,糖尿病足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1)每天洗足:洗足时,动作一定要轻柔,而且用肥皂和毛巾认真地洗,淋浴时水流过足部不能算是洗足。洗完后用干净、柔软和吸水性好的毛巾轻轻把水吸干。在使用任何护肤品之前都要征得医生的同意,切忌在足趾之间涂抹任何护肤品。

(2)每天检查足:每天仔细观察双足、足趾,尤其是足趾之间,如果无法看清自己的足底部,可以请求他人帮助或利用一面镜子(把镜子放在地板上可能效果更好)。检查足部是否有伤口、水疱、红肿、胼胝或其他问题。如发现任何异常,即使伤口很小都要及时告诉医生。千万不要自己试着剔除鸡眼或老茧。

(3)定期请医生做足部检查:每年至少全面检查足部一次,以发现是否有导致足部溃疡的危险。检查包括用一根特制的尼龙丝进行检查,以评估足部的保护性感觉是否存在(神经损害时,保护性感觉会减退或消失);对足部的结构、压力和循环情况进行分析;对足部皮肤健康和完整性进行评估等。

如果你足部有畸形如囊炎、锤状趾等,或医生告诉你合并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应经常上医院做足部检查。就诊时,更应当主动脱掉鞋子和袜子,让医生检查你的足部。

(4)控制血糖:高血糖可引起足部神经损害,当你的足受到损伤时,很难感到不适或疼痛。如果你的足受到损伤却没知觉,伤口就容易发生感染、溃疡,严重的可导致截肢。严格控制血糖使发生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危险率降低40%~60%。

(5)买鞋要仔细:鞋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一定要足够,穿后足的任何部位都应当没有磨足或紧的感觉。穿鞋时,足一定要感到舒适,轻松,而不要有“塞进去”的感觉。买鞋最好在下午快下班时,因为那时人的足都有轻微的浮肿,买的鞋就不会显小。另外,买鞋时,需穿好袜子试鞋。买两双鞋轮换着穿。

(6)穿鞋前检查鞋里面:因为一些东西可掉入,甚至一些虫子会爬入鞋子里面,以保证鞋内边缘光滑、没有破口或松脱的布片或皮质碎片等任何异物,这些都有可能损伤足部。当鞋有破损时,及时更换。

(7)穿干净的袜子:每天换袜子。穿袜子前也一定要检查袜子是否平坦、柔软和无皱。最好穿无接缝的袜子。

(8)注意周围环境:如果在恶劣的环境温度下运动,就必须向医生咨询,了解冬天如何保持足温暖,夏天怎样使足凉爽和干燥。未经医生允许或指导,不得使用取暖器,尤其是不要把足放在暖气片上、电暖器上或热水袋上取暖。

(9)严禁赤足行走:禁止在沙滩上或游泳池中赤足行走。

7.郾糖尿病肝脏疾病的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糖尿病,必须和肝病治疗相结合。

(2)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吃饭,以预防肝炎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如在脂肪肝的基础上再传染上肝炎,则治疗效果不佳。

(3)饮食控制可适当放宽。应采用优质蛋白(每日每千克体重不低于1.5~2克)、低脂肪(每日每千克体重1~1.2克)饮食,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4)试用口服降糖药时应尽量避免用对肝脏负担过重或影响肝功能的药物,如氯磺丙脲,此药易引起胆汁滞留性黄疸,不宜使用。

(5)适当应用保肝药,如肌苷、B族维生素等。

(6)肝腹水期必须限制钠盐的摄入,如发展至昏迷前期,则须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热卡以糖类为主。

8.郾糖尿病并发胆囊、胰腺疾病的预防措施

糖尿病患者胆囊多数增大,神经功能障碍,导致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故称糖尿病性神经源胆囊炎。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神经病变引起胆囊收缩功能差,胆汁滞留及排泄障碍,因此合并胆石症的机会比正常人高,且易发生胆囊炎,这类患者的胆囊增大,收缩功能低下,又由于神经功能障碍,痛觉下降,死亡率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手术治疗需在血糖控制后,如伴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由于支配胰腺的神经病变,使胰酶分泌减少,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甚至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可服一定的胰酶制剂来补充不足,并要严格防止因过度饮酒而导致胰腺炎。

9.郾糖尿病并发胃部疾病的预防措施

糖尿病的胃部并发症有糖尿病胃麻痹、消化性胃溃疡、胃酸缺乏和维生素B12缺乏。

据报道,有20%~30%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胃麻痹。胃麻痹是由于支配胃运动的神经受损而引起的。在酮症酸中毒时,也可暂时性发生。表现为胃紧张度减弱,蠕动减弱以及排空时间延长,患者自觉上腹部不适,如稍吃几口饭即有饱胀感,以及恶心、呕吐等。有时还可见由食物结成的“胃石”。频繁的呕吐,可导致营养不良。

胃麻痹的治疗,可采用胃复安、吗丁啉、西沙比利等刺激胃排空的药物,或甲氰咪呱等抑制胃液分泌的药物,后一类药物能减少胃液分泌,从而可减轻饱胀感。出现胃石时可由胃镜取石。

约10%糖尿病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呕血,甚至出血性休克而致死。其原因是胃微循环功能不良,从而降低局部防御能力,胃酸低、内源性胰岛素减少或无分泌,而致胃液分泌减少,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胃液分泌减少。此外,由于胃黏膜微血管病变,口服降糖药有可能引起急性溃疡,为预防发生溃疡,应禁烟、戒酒、加强饮食卫生,避免摄入有刺激性的食物。对阿司匹林、保泰松、利血平、咖啡因、皮质激素等可能引发溃疡有关的药物,需慎用或不用。

胃酸缺乏症,可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本身即有自身免疫的异常,也可因为控制胃酸分泌的神经受损而引起此症。胃酸缺乏时,外来的细菌不能被杀灭,易使胃部感染、发炎。另外,胃酸缺乏,也可影响食物的消化。

当胃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减少时,可引起人体维生素B12不足的营养性贫血。因为内因子具有可结合维生素B12,防止后者受破坏,并使后者在小肠被人体吸收的功能。

10.郾糖尿病肠道疾病的预防措施

糖尿病肠病包括小肠并发症和大肠并发症。糖尿病的小肠并发症,常为频繁的腹泻。这种腹泻常在餐后或夜间以间歇性水样便为特点。引起腹泻的原因是由神经性病变引起小肠排空减慢,食糜滞留,细菌繁殖,细菌使肠内分解脂的化学物质受到抑制,从而引起腹泻。可用抗生素治疗,用胃复安治疗,因为它能使小肠蠕动增快,缩短食物在肠内停留时间。

糖尿病的大肠并发症,常为便秘,约20%的糖尿病患者有便秘。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血糖使体内缺水,因大肠水分太少而引起便结,大便困难。另一原因是支配大肠的自主神经病变,引起大肠排空减慢而便秘。大多数人便秘属功能性便秘。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养成有规律的正确的饮食习惯。

②适当的睡眠、休息和运动。

③环境舒适。

④避免滥用泻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引起腹泻者,可采用新斯的明、番泻叶、通泰胶囊等进行治疗。

11.郾糖尿病并发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

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所引起的。糖尿病与口腔病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是相互影响的。未得到满意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本身对于感染的抵抗力低,给细菌的侵入造成有利条件,因此常并发口腔疾病。常见的口腔并发症有牙龈炎、腭部炎症、齿龈和舌黏膜面的糜烂及小溃疡、齿龈脓肿、齿槽脓漏症等多种炎症。

临床上许多患者有口干、口腔烧灼感、牙龈肿痛和牙齿叩痛。牙周和牙齿反复发生感染,又可使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做到饭后漱口、睡前、起床后刷牙。要尽可能劝患者不要将全口牙拔除,保存几个健康有功能的牙齿,有益于咀嚼。在血糖控制好的情况下,对没有必要保留的牙可以拔除,拔牙时间最好在饭后1个半小时。并在拔牙前两日给抗生素,拔牙后用几日抗生素,以防感染发生。

§§第七章 心理保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