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水族动物的奇闻怪事
10591200000064

第64章 鲸的故事

立冬前夕,我跟军舰到浪岗岛外去巡逻。海水蓝得发黑,海面格外平静。突然,右前方海里一队鲸一躬一跃在海上遨游,时而喷出高高水柱,时而挑出剪形大尾巴,而又卷起急浪旋涡。只见一条体型肥大,背鳍像镰刀一般高高弯曲的鲸,突然离群转向。其他鲸好像是顺服的士兵,都跟着那条鲸拐弯儿了,而且争先恐后总想靠上领头的鲸,与它并驾齐驱。这群鲸少说也有一个连!

舰长劈头就向我提问:“记者同志,这群鲸追来追去,你知道在干什么吗?”我摇摇头。舰长笑着讲起关于鲸的故事来。

立冬前夕,鲸往往要到大海深处产仔繁殖后代,这个季节,一头雌鲸往往要吸引一群雄鲸。雄鲸要得到雌鲸的爱可不容易,往往要经过一场激烈的争夺。这个时候捕鲸者如果先抓一条雄鲸,其他鲸根本不理会,照样去追那雌鲸。如果捕鲸者先捕雌鲸,那就糟了,其他雄鲸会一齐发起攻击,捕鲸船就会遇到危险。

“捕鲸者是会遇危险的吗?”

“是啊!有个人从鲸肚里爬出来,还活着哩!”舰长又讲起鲸腹余生的惊险故事。他说1880年2月一天上午,“印度之星”号捕鲸船在南大西洋海面作业,发现了鲸群,一个水手用鱼叉射中鲸腹,结果是条雌鲸,其他雄鲸一看“爱妻”受伤,发疯似的向捕鲸船发动攻击,把捕鲸船撞沉了。其他船赶来抢救时,发现见习水手巴特利失踪了。

当天傍晚,一条受伤的鲸浮出海面,捕鲸船将它拖上甲板。鲸肚被切开后,人们意外地发现水手巴特利蜷曲着身子待在鲸胃里,幸好没有断气。经过急救总算活过来。他回忆说被鲸吞噬后,浑身感到刺痛,周围令人窒息的一片漆黑,随后顺着有黏液的管道向前滑行。最后他失去知觉,在鲸肚里待了18小时。经过这次厄运,他的全身毛发脱落,双目几乎失明,但他又活了29年才死去,人们在他墓碑上写下了这难忘的经历。

初识龙涎香

海岛上,我邀了几位战士到沙滩上去抓鱼摸虾,准备搞一次野餐。

螃蟹抓来了,就去捡石头在海边垒个灶,搁锅准备点火煮。可是海滩全是金黄沙子,碧蓝海水,就是找不到石头。最后总算从海水里发现一块黑色石头,有拳头那么大,用来垒锅灶还可以。

我们围着锅灶,开始点火,有的还摊开塑料布,摆出啤酒,准备要干一杯了。半小时之后,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一股浓烈的香味在我们周围飘绕。开始我们以为螃蟹会不会是浸泡过香水。周围一片金色沙滩茫茫数里,根本没有花树。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灭掉火,置螃蟹于一边,研究起香味从何而来了。检查了半天,发现我们从海水里捞上来的那块黑色石头,有一角烧化了一点儿,用鼻子一闻,一阵奇香钻进鼻孔。我们惊叫起来,都以为发现了一种香料矿石。

在去找水产科研所路上,行人闻着香味都朝我们注视,有的还低声嘀咕着什么。

经过水产科研单位鉴定,那块黑色的石头根本不是石头,而是抹香鲸吐出来的一种龙涎香,其是鲸的一种内分泌物形成的,刚吐入大海时是臭气难闻的黏物状,后来经海水浸泡后才形成石头状。这种龙涎香有蚕豆大的,有乒乓球大的,也有更大的,它是一种高级香料和药物啊!

乌石滩之奇

我在舟山朱家尖岛岸炮营采访,那几天夜里总是听到一种“呜哇呜哇”之声。是风吗?周围岛上树叶不动,根本没有大风啊!是野兽吗?我们出来几次也找不到有何动物,相反寂静得很,只有昆虫在鸣叫。

教导员神秘地告诉我:“这是我们岛的奇观,你听到这个声音之后,不到3天,海上准有大风了。这声音从乌石滩而来!你们要想探奇,就跟我走一趟吧!”

下午,我们跟教导员来到乌石滩。那是个海湾,海湾里看不到金黄色的沙子,全是乌黑的石头,大的有脸盆那么大,小的全是鹅卵石。放眼望去,远处是浩瀚无边的湛蓝东海;近处海潮镶着银白色的花边,不断地撞击鹅卵石。那些浸泡在海水里的乌石,黑得晶亮,犹如霏霏的黑玉。

教导员说,乌石滩是个气象台,当地人民都听它的预报,只要呜哇呜哇一响,就好像在说,风暴要来了,出海要小心啊!船只一听到这种预报,他们就不出海了。

我们以为教导员是开玩笑的,天下哪有这种奇事,乌石头还能报气象呢?教导员的话3天后果真应验了,海上刮起风暴,黑云像妖怪一样在空中奔跑,狂风、暴雨、雷电一齐向乌石滩赶来。乌石滩怒涛壁立,似蛟龙出水,若奔马陷阵,翻江倒海,吼声震天,雪滔搏石,飞溅入空,真有“万马突围天鼓碎,六螯翻腾雪山倾”的壮观景象。

教导员说,他10年前刚来这里时,乌石滩只有二三百米宽的海峡,如今已发展成几千米,更壮观了。为了揭开乌石滩的“呜哇呜哇”之声能预报天气的秘密,来了几批科学家,有的认为那声音是一种海浪的超声波发出的,是从海底传过来的;有的认为是乌石在海底撞击摩擦产生的响声;还有的认为那声音是海湾里各种声响的一种共鸣,是远处大海有风浪引起的震动。各有各的解释,但谁也没有定论。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的奇趣啊!

白小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