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水族动物的奇闻怪事
10591200000054

第54章 鳄鱼的眼泪

“鳄鱼(的)眼泪”是一个国际性的成语,世界许多语言中都有,而且都比喻坏人的假慈悲。该成语来源于西方古代传说,出典于英国的一部游记作品。

鳄鱼的名字中有“鱼”,但它并不是鱼类,而属于爬行类动物。它生活在水中,性情凶恶。其主要以鱼为食,也捕食鸟兽,甚至伤害人、畜,有“水中恶霸”的诨号。

鳄鱼在吞食较大的动物时,随着动物的骨骼在其尖利的牙齿下咯咯作响,它那一双蓝灰色的眼睛里便会不断地流泪。最早记录这一现象的是1371年在英国出版的《约翰·曼德维尔爵士旅行记》一书,书中所述见闻,主要录自元朝时来我国游历的传教士鄂多立克的著作。从那以后,“鳄鱼(的)眼泪”便在欧洲的其他语言中流传开来。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幽默地说:“鳄鱼的智慧就是在大吃大嚼时流出几滴眼泪。”

那么,鳄鱼在吞食人畜时为什么要流泪呢?是为猎物的死亡而伤心吗?当然不是。动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鳄鱼的肾脏排泄功能不完全,必须借助一种特殊的盐腺,以排除体内积存过多的盐分,而这种腺体排出的管道就分布在鳄鱼的眼睛周围。当鳄鱼吞食猎物时,眼睛四周的腺体便开始排泄盐液,“眼泪”自然夺眶而出了。鳄鱼一边津津有味地吞嚼别的动物,一边流眼泪,用“鳄鱼(的)眼泪”来表示假慈悲是再恰当不过了。

除鳄鱼外,科学家还发现海龟、海蛇和一些海鸟身上,也具有鳄鱼那样的类似盐腺。这些海洋动物的盐腺构造几乎一样,中间是一根导管,并向四周辐射出几千根细管,跟血管交错在一起。它们把血液中的多余盐分离析出来,然后通过中央的导管排泄到身体外面,导管的开口在眼睛附近。盐腺能除去体内的多余盐分,所以,盐腺成了动物的天然“海水淡化器”。

赵增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