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拨罐疗法
10587000000093

第93章 痛经

1.概述 凡妇女在每次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发生周期性腹痛或其他不适,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的,称为痛经。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引起的月经期疼痛。

本病归属于中医的“痛经”、“经行腹痛”等病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为寒凝血淤,气机不畅,胞络阻滞或气血两虚,胞脉失养而致。

2.拔罐部位及方法

单纯火罐法(1)

“选穴”次髂、关元、归来、三阴交、足三里。

“方法”在经期前2~3日或行经时取上穴,采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单纯火罐法(2)

“选穴”中极。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穴位(可配血海穴),按患者穴位局部情况选好罐具,用转火法(使罐内有温热感)进行施治,使局部皮肤有抽紧感。5分钟后疼痛未减轻者,医者可用手握住罐底上下提拉(罐具不宜离开皮肤),活动火罐半分钟左右,使局部肌肉血流得到改善,疼痛得以缓解,留罐15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2~4日。

艾灸罐法

“选穴”关元、归来、次谬、肾俞。

“方法”若属虚寒者,可在关元、归来或次髎、肾俞等穴上施以艾灸罐,首先在各穴施灸5~10分钟,然后将罐吸拔在施灸的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刺络罐法(1)

“选穴”大椎、膈俞、脾俞、肝俞、气海俞。

“方法”在经前、经期取上穴,采用刺络罐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用三棱针点刺,然后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点刺的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

刺络罐法(2)

“选穴”关元、中极、天枢。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用三棱针点刺穴位,然后以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点刺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

刺络罐法(3)

“选穴”次髂。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消毒穴位皮肤后,用梅花针对准穴位叩刺,使用腕力将针尖垂直叩刺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反复进行。轻度痛经者,以叩刺局部皮肤略有潮红,病人无疼痛为度;中度痛经者,以叩刺局部皮肤潮红,但无渗血,患者稍觉疼痛为度;重度痛经者,以叩刺穴位皮肤隐隐出血,患者有疼痛感觉为度。叩刺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20分钟。一般月经来潮前3~5日开始治疗,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每个月经周期治疗1个疗程,以3个疗程为限。

走罐挑刺法

“选穴”肾俞至大肠俞段。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在腰背部涂抹润滑剂,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在肾俞至大肠俞穴段推拉走罐8~10次,至局部皮肤出现红紫充血为度。若出现明显丹痧者,可用三棱针挑刺4~5点出血即可,隔日1次。

3.注意事项 本病应在每次月经来潮前2~3日开始治疗。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注意情志的调节,消除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并注意经期卫生,经期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饮食忌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