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拨罐疗法
10587000000034

第34章 走罐法

走罐法是指在罐具被吸住后,再反复推拉移动罐具,以扩大施治面积的拔罐方法,又称为推罐法、拉罐法、行罐法。所使用罐具的罐口必须十分光滑,以免拉伤皮肤,故以玻璃罐最好。走罐法常与水罐、针罐、药罐等拔罐法配合应用。

1.排气方法 走罐法可选用闪火法、投火法等火力排气法进行排气,其中以闪火法较为常用。但火力要小,吸拔力的大小则以推拉顺手、患者疼痛轻微为宜。

2.拔罐方式 拔罐前,先在罐口及应推拔部位涂一些润滑剂,如水、香皂水、酒类、油类、乳剂等。罐具吸住后,用手扶住罐底,用力在应拔部位上下或左右缓慢地推拉。推拉时,将罐具前进方向的半边略提起,以另半边着力。一般腰背部宜沿身体长轴方向上下推拉。胸胁部宜沿肋骨走向左右推拉,肩部、腹部宜用罐具在应拔部位旋转移动(故又称旋罐法),四肢部宜沿长轴方向上下推拉。需加大刺激时,可以在推拉旋转的过程中对罐具进行提、按,也可稍推拉或旋转即用力将罐取下重拔,反复多次(取罐时常有响声,故又称响罐法)。用水、香皂水、酒类等润滑剂时(用香皂水作为润滑剂拔走罐时,又称滑罐法),应随时在罐具移动的前方涂擦润滑剂,以免因润滑不够引起皮肤损伤。

走罐法操作的关键在于,当罐具吸住之后,要立即进行推拉或旋转移动,不能先试探是否吸住,否则推拉时就难以移动,用大力推拉会造成患者疼痛,甚至皮肤损伤。在推拉、旋转几次之后,才能停歇。

此外,推拉、旋转的速度宜缓慢,如快则易致疼痛,每次推拉移动的距离不宜过长,推拉至皮肤呈潮红、深红或起丹痧点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