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拨罐疗法
10587000000103

第103章 急性乳腺炎

1.概述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感染,发生于产后哺乳的产妇,初产妇尤为多见。发病多在产后3~4周。其发病系因产后全身抵抗力下降,乳汁淤积而引起细菌感染所致。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表现为乳房肿胀疼痛,表皮红热,或溃破流出脓液,可有寒战、高热等。

本病归属于中医的“乳痈”范畴。其病因、病机为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或过食肥腻,胃热壅滞而致气血凝滞,乳汁淤积,蕴热腐肉为脓。

2.拔罐部位及方法

刺络罐法(1)

“选穴”肩井、乳根。

“方法”患者取坐位,取以上穴位及背部相应的压痛点,常规消毒皮肤后,先用三棱针在穴位及压痛点处点刺出血,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若伴有发热者,加拔大椎穴,施以刺络罐法。

刺络罐法(2)

“选穴”膻中。

“方法”患者仰卧位,消毒穴位皮肤后,用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点刺数次,取小号火罐用闪火法吸拔膻中穴处,令其出血5~15毫升。对初起者消散较快,每日1次,一般3次即可。

刺络罐法(3)

“选穴”膏肓俞。

“方法”患者取俯伏位,先用TDP灯照射患侧膏肓俞穴20分钟,再常规消毒穴位皮肤,用三棱针快速点刺,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点刺部位,留罐10分钟左右,出血5~10毫升。每日1次。

出针罐法

“选穴”主穴:阿是穴(背部与乳头相对处),配穴:内关。

“方法”患者取俯伏位,消毒穴位皮肤后,用1~1.5寸毫针刺入阿是穴,行捻转手法,有麻胀感后继续行以上手法3~5分钟后,快速出针,然后迅速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针孔上,针孔可见血珠溢出,留罐30分钟左右。拔罐后针刺内关穴,快速刺入,得气后留针15分钟。

乳痈初起红肿无结块者,治疗1~2次可消肿;红肿有结块、排乳不畅,严重者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须配合中西药治疗。

温水罐配留针罐法

“选穴”乳房四周、天宗。

“方法”患者取坐位,暴露乳房,取中、小罐于乳周施行温水罐法,呈环形密排罐,天宗穴采用毫针罐法,留针15分钟。每日1次。

火针罐法

“选穴”乳房脓肿局部。

“方法”若乳房已化脓,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乳房后,将火针烧至发白,迅速将火针刺入脓肿波动感最明显处的脓腔内,稍停片刻后再缓慢出针,然后选用口径与脓肿相当或较大的罐具,吸拔在刺点处,留罐2~3分钟。起罐后擦净脓血,外敷消炎纱条、灭菌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3.注意事项 患者要注意乳房卫生,不要挤压碰撞,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保持心情舒畅。在拔罐治疗同时,可配服清热解毒中药和使用抗生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