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月子里的日子
10586500000036

第36章 宝宝大小便正常吗

对于很多新妈妈和新爸爸来说,刚刚来到世界的宝宝可以是个“大玩具”,给家庭带来无数的快乐,但时常也是个“大麻烦”,因为宝宝很多方面都是和大孩子不一样。他们刚开始只吃奶,他们不会说话,他们随时可以睡,随时可以醒,他们有时哭,有时笑,摸不着头脑,就连他们的大小便也是很特别。

说起大小便,这里还真是很有门道。医生往往说大小便是观察新生儿的一个重要指标。各位新妈新爸都应该像侦探研究犯罪证据一样研究宝宝的大小便,从而知道宝宝是否健康。

小便稍微简单一点。新生儿可能在分娩时就会有小便排出,一开始宝宝的第一次小便颜色都会比较深,一次也就10~30毫升,量很少,而且第一天排尿一般也就2~3次,有时在尿布上看到淡红色,会误认为血迹,而实际上是因为尿液浓度过高(内含尿酸结晶)所致,不必担心。随着母乳喂养的开始,宝宝的尿量和频率都会开始增多。到后来,可以用“溃坝”来形容,时不时就要来个惊天大哭,咱就赶快换尿片吧,一天10~30次都是正常。如果发生长时间的少尿、无尿,就要考虑宝宝吃奶不够或脱水了。

和小便相比,大便更是值得“研究”的。宝宝生下来的第一天,我们就可以看到传说中的“胎便”。胎便是深褐色或者墨绿色的,而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金灿灿的”便便。因为“胎便”相当于肠道大清理的产物,肠道一次大扫除完毕,把该排出的都排出了,接下来就能正常排便了。万一36小时内宝宝都没有排出“胎便”,又哭又闹,腹部鼓鼓的,那就得赶紧检查,看是否有先天肛门闭锁或其他肠道畸形。

新生儿在吃奶之后,排便一开始会增多,一天数次,有的在吃完奶之后,肠蠕动增加,马上会排便。1~3个月后排便可能减少,1天一次或者2天一次,但是只要大便颜色金黄,而且是软的,宝宝也没有哭闹,那就没有什么问题。吃奶粉长大的宝宝可能排便频率会减少,也是正常表现。

还有以下情况要注意:

(1)如果大便变稀,水样或蛋花汤样,甚至有血色,并伴有各种臭味,那基本上是得了肠道疾病,得赶紧看医生。

(2)如果大便发绿,呈黏液状,频率和量都减少,那可能是宝宝没吃饱,这种大便叫做“饥饿性大便”。

(3)大便如果发酸,那是糖分摄入过多,妈妈要注意少吃淀粉和糖类,减少母乳中糖分的含量。

(4)大便如果味道越来越臭,接近成人大便的臭味,那就是蛋白质摄入过多,妈妈也要减少每天肉类和蛋类摄入的量。

(5)如果大便变白,那有可能是肝脏和胆管畸形等疾病,需要立即就医。

(6)其他异常现象,同样也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希望每位新爸新妈都能成为一名细心的“厕所大侦探”,及时发现宝宝身体发出的警报,让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