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品三国(上)》补正
10584500000053

第53章 格言

一夫守隘,万夫莫当。——《元和郡县图志·缑氏县》

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魏书·武帝纪》引《魏书》

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魏书·武帝纪》引《汉纪》

非知之难,其在行之。——《魏书·武帝纪》裴松之语

史之记言,既多润色。——《魏书·武帝纪》裴松之语

明旦鉴于镜,此益不忘人。——《魏书·武帝纪》引《曹瞒传》

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魏书·武帝纪》引《魏书》

以白为黑,欺天罔君。——《魏书·武帝纪》引《魏书》

疾雷不及掩耳。——《魏书·武帝纪》

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魏书·武帝纪》引《九州春秋》

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魏书·武帝纪》引《魏书》

狱者,天下性命也。——《魏书·明帝纪》

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魏书·甄皇后传》

功济生民,德盈宇宙。——《魏书·甄皇后传》

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魏书·董卓传》引《续汉书》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芒。——《魏书·董卓传》引《汉纪》

海内动之甚易,安之甚难。——《魏书·董卓传》引《汉书》

一栖不二雄。——《魏书·董卓》传引《典略》

一过为过,再为过,三面弗改,灭其顶,凶。——《魏书·董卓传》引《献帝起居注》

事留变生,后机祸至。——《魏书·袁绍传》引《九州春秋》

秦失其鹿,先得者王。——《魏书·袁绍传》引《汉帝春秋》

一免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魏书·袁绍传》引《九州春秋》

势在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魏书·袁绍传》引《献帝传》

士死知己,怀此无忘。——《魏书·武帝纪》

明扬仄陋,唯才是举。——《魏书·武帝纪》

世之质文,随教而变。——《魏书·明帝纪》

夫用兵者,贵以绝待机,以逸击劳,师不欲久,行不欲远,守少则固,力专则强。——《魏书·三少帝纪》引《汉晋春秋》

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魏书·三少帝纪》

贤人者,君子之望也。不礼贤,是失君子之望也。——《魏书·袁绍传》引《九州春秋》

兵义无敌,骄者先灭。——《魏书·袁绍传》引《世语》

夫兴大事,当立大义。——《魏书·袁绍传》

奢淫不终。——《魏书·刘表传》裴松之语

喜为大言以拯天下,天下之人安可尽诬?——《魏书·吕布传》

全威养德,以道制胜。——《魏书·武帝纪》

有行之人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魏书·武帝纪》

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魏书·武帝纪》

自古以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也,即民主也。——《魏书·武帝纪》引《魏氏春秋》

广开四聪,使贤愚各建所规。——《魏书·文帝纪》引《魏略》

礼不忘其本。——《魏书·文帝纪》引《魏书》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魏书·文帝纪》引《献帝传》

天命不可拒,民望不可违。——《魏书·文帝纪》引《献帝传》

定基之本,在地与人。——《魏书·董昭传》

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魏书·刘晔传》

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魏书·刘晔传》引《傅子》

天下之质,变无常也。——《魏书·刘晔传》引《傅子》

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魏书·蒋济传》

威权在下,则众心慢上,势之常也。——《魏书·蒋济传》

直道而上者或壅,曲附左右者反达。——《魏书·蒋济传》

神态用则竭,形太劳则弊。——《魏书·蒋济传》

上失其制,下受其弊。——《魏书·蒋济传》

民富矣,不可不教也。——《魏书·杜畿传》

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魏书·杜恕传》

官得其人,则政平讼理;政平故民富贵,讼理故囹圄空虚。——《魏书·杜恕传》

世有乱人而无乱法。——《魏书·杜恕传》

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支;帝王之业,非一士之略。——《魏书·杜恕传》

明主之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非其任。——《魏书·杜恕传》

选举不以实,人事之大者也。——《魏书·杜恕传》

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魏书·李通传》

清慎之道,相须而成,必不得以,慎乃为大。——《魏书·李通传》

凡人行事,年少立身,不可不慎,勿轻论人,勿轻说事,如此则悔吝何田而生,患祸无从至矣。——《魏书·李通传》

夫有其志,必做其事。——《魏书·吕虔传》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魏书·曹植传》

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干时求进者,道家之明忌也。——《魏书·曹植传》

任盖隆者员益重,位益高者责益深。——《魏书·曹植传》

天高听远,情不上通。——《魏书·曹植传》

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魏书·曹植传》

但知乐,不知苦;不知苦,必将以骄奢为失也。——《魏书·曹袞传》

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祗为乱阶。——《魏书·陈琳传》

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魏书·阮籍传》

虎啸而谷风起,龙兴而景云见。——《魏书·刘廙传》

圣人不以智轻俗,王者不以人废言。——《魏书·刘廙传》

交友之美,在于得贤,不可不详。——《魏书·刘廙传》

无能之吏,修名无益;有能之人,无名无损。——《魏书·刘廙传》

品状则实才未必当,任薄伐则德行未为叙。——《魏书·傅嘏传》

见理识情。——《魏书·傅嘏传》

礼弘致远,不应时务,事与制违,名实未附。——《魏书·傅嘏传》

殷誉无端则真伪失实。——《魏书·陈群传》

静则天下安,动则天下扰。——《魏书·陈群传》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魏书·徐宣传》

学为儒宗,士之楷模,乃国之桢干也。——《魏书·卢毓传》

法宜一正,不宜有两端。——《魏书·卢毓传》

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魏书·卢毓传》

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魏书·卢毓传》

有才而不能为善,是才不中器也。——《魏书·卢毓传》

天下大器,在位与人。——《魏书·和洽传》

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魏书·和洽传》

矫枉过正则巧伪滋生。——《魏书·和洽传》

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魏书·和洽传》

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魏书·杜夔传》

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垠也。——《魏书·杜夔传》

憎已不仇,爱已不褒。——《魏书·管辂传》

酒不可极,才不可尽。——《魏书·管辂传》

怀德者鲜,畏威者众,殆非小心翼翼多福之仁。——《魏书·管辂传》

位峻者颠,轻豪者亡。——《魏书·管辂传》

未有损己而不光大,行非而不伤败。——《魏书·管辂传》

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魏书·管辂传》

夫善《易》者不论《易》也。——《魏书·管辂传》

三五盈月,请耀烛亱,可以远望,及其在昼,明不如镜。——《魏书·管辂传》

消复之术,莫大于节俭。——《魏书·和洽传》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魏书·杜袭传》

善为国者,藏之于民。——《魏书·赵俨传》

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魏书·高柔传》

农广则谷积,用俭则财富。——《魏书·高柔传》

善治者,务俭约,重民力也。——《魏书·杨阜传》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魏书·杨阜传》

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魏书·杨阜传》

上不俭,下不节。——《魏书·杨阜传》

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魏书·高堂隆传》

夫情之所在,非好则美,而美好之集,非人力不成,非谷帛不立。——《魏书·高堂隆传》

浮华则有虚伪之累,朋党则有彼此之患。——《魏书·王昶传》

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魏书·王昶传》

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魏书·王昶传》

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魏书·王昶传》

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则掩人,矜则陵人。——《魏书·王昶传》

夫毁誉、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是以圣人慎之。——《魏书·王昶传》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魏书·王昶传》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魏书·王基传》

民逸则虑易,苦则思难。——《魏书·王基传》

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燥。——《魏书·王基传》

和运在身,定众在心。——《魏书·王基传》

人情不能不自足,则损在其中矣。——《魏书·钟会传》

君子之行,皆积小以致高大,若以小善无益而弗之,此乃小人之事耳。——《魏书·钟会传》

龙动则景云起,虎啸则谷风至。——《魏书·管辂传》

夫论难当先审其本,然后求其理。——《魏书·管辂传》

自然之道,无有远近。——《魏书·管辂传》

天有常期,道有自然。——《魏书·管辂传》

非常之事,何得循旧?——《吴书·钟离牧传》

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吴书·钟离牧传》

形动则影动,形止则影止。——《吴书·陆凯传》

无为而国财空。——《吴书·陆凯传》

有道之君,以乐乐民;误导之君,以乐乐身。——《吴书·陆凯传》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其次也。——《吴书·陆凯传》

恶不可积,过不可长;积恶长过,丧乱之源也。——《吴书·陆凯传》引《江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