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10580800000068

第68章 画坛巨匠的惺惺相惜

对于徐悲鸿和齐白石,我想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这两位巨匠骄人的艺术造诣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艺术财富,而他们之间还有着不朽的友谊,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们深厚的友谊世界。

齐白石是木匠出身,但他自身的天赋和刻苦的学习态度,让他在绘画上一枝独秀。但当时以模仿古人为能的国画界却让齐白石处境十分尴尬,唯徐悲鸿对其画作甚为赞叹、敬佩。自徐悲鸿1929年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后,三顾寒舍,67岁的老画家终于被感动,他道出顾虑,自己从没有进过洋学堂,连小学都没有教过又如何能教大学?若遇上学生调皮捣蛋,自己这把年纪,恐怕摔个跟斗就爬不起来了。徐悲鸿便告之,他无须讲课,只要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作画示范就行,并且自己一定在旁边陪其上课。这样,齐白石才答应一试。

次日,齐白石登室当场作画,学生在一旁观摩。在徐悲鸿的带领下,老师和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使这堂课生动有趣。俩人临别时,老画家激动地说:“徐先生,你真好,我以后可以在大学教书了,我应当拜谢你。”说着便双膝下屈,欲对才34岁的晚辈徐悲鸿行大礼。徐悲鸿慌忙扶住他,热泪盈眶……两位画坛大师,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终生不渝的友谊。

当时北平画坛观念极为落后,流言蜚语不断,徐悲鸿只好辞去院长职务,南下沪宁。临行时,他去辞行,齐白石当场画了幅《月下寻归图》相赠,并在画上题诗日:“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藜扶梦访徐熙。”

徐悲鸿南下后,和齐白石书信往来不断,在徐悲鸿的帮忙下,终使齐白石第一部画集正式出版。齐白石收到自己的画集和稿酬后,无比喜悦和激动。齐白石又一次被徐悲鸿深深感动。

抗战时期由于战火纷飞,徐悲鸿与齐白石已不能再书信往来,徐悲鸿写了许多怀念旧友的诗篇,如:“烽烟满地动干戈,缥缈湘灵意若何。最是系情回首望,秋风袅袅洞庭波。”

抗战胜利后,徐悲鸿急从重庆致信齐白石,很快便收到回信。齐白石在信中满怀深情地写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不久,徐悲鸿回到北平,立即去拜访齐白石,分别17年后,故友重逢,两人不禁悲喜交加。

1948年,平津战役打响,战火纷飞,城内混乱不已,徐悲鸿对齐白石说共产党对所有文化有贡献的人都很尊重,齐白石坚决留在北平,尽可能多地为党为艺术做贡献。后来,他们共同迎来了北平解放,也迎来了他们晚年在艺术上大放异彩的春天。

“难时一杯水”可以成为温暖干涸心灵的甘霖。在齐白石最困难时,徐悲鸿对齐白石的关照与提携,让白石老人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温暖,也因此成就了一段画坛的佳话。在平常生活中,当他人遇到困难,你伸出的手,会成为温暖人心的火种,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