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宝鸡古树名木
10577400000002

第2章 序二

《宝鸡古树名木》彰显地方特色,引领生态文化。我们把在1.8万平方公里市域内分布的森林资源调查清楚,将其中有历史、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古树名木详査考量、政府命名、结集出版,使人倍感亲切,非常欣慰。这是全市林业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宝鸡林业人的重大贡献。

宝鸡,是陕西西部生态屏障。南倚秦岭,西靠关山,北托千山的天然宝座让历史老人沿秦川渭水将文明源源向东延伸。据《周礼·地官志》载:“任圃以树事,贡草木……”,意即从西周始,民以税赋形式缴纳苗木,作植树造林之用。由此而来,这次市政府命名保护的28科315棵包括收集的616棵古树名木中召伯甘棠、周公庙和钓鱼台唐柏、张载手植柏、丘处机手植银杏、苏轼东湖柳等史料传奇犹存、树形木质独特,古村落、驿道边、庙宇旁、祠堂前等人聚之处,一棵古树、一株名木传承、记载着人类变迁的历史进程。有水则清、无水则绿,平添了厚重、天然、无限的生态背景、绿色景观和文化氛围。

绿色,已成为宝鸡的鲜明符号。宝鸡市历来都把造林绿化、改善环境作为造福人民、科学发展的大事,宝鸡人爱树护林、植树造林重在参与、贵在持续。在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以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新起点,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入推进绿色宝鸡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创出了新路子,建成了新天地。突出乔木为主、城乡一体、接近自然,构筑了城镇森林绿地建点、道路水系林网连片、百公里川原绿荫成带、周边环山景观扩面的森林网络体系。着力于主城区人走树下、车行林中,人多的地方林多起来、楼高的地方树长起来、缺水的地方先绿起来,努力使全市九大重点区域景观林木全线贯通、乡土树种成片造林,建设一批与古树名木相协调板块推进能带动人的示范工程、以树命名能震撼人的精品工程、聚集人文价值能教化人的世纪工程。

《宝鸡古树名木》是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春天礼物。只要我们用心用力、共建共享,一定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一定能加快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定能实现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率先发展。

宝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009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