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化石(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10574200000008

第8章 腔肠动物

Ⅰ笔石纲

笔石概说

笔石是一种海生的群体动物,在寒武纪后期出现,到石炭纪末期灭绝;远在十八世纪,人们就注意这类化石,因为它保存的形状类似铅笔痕迹,于是命名为笔石。笔石在泥质页岩中最多,尤其是黑色页岩,也有产于他种颜色的页岩中的;偶见于灰岩及砂岩内。产于石灰岩中的,因受挤压较少,其内部构造有时保存完整,适于研究。笔石死后,遗体漂浮海面,再逐渐下沉至海底,而当时海底情况,可能不适于生物的生存,所以在岩层内很少其他化石与笔石共处。也因为笔石的遗体是漂浮的,因之地理分布就很广泛,且因为它演化的快,在地层对比上成为很重要的化石,许多种属可以作为分带标志。

笔石构造

笔石虫的软体生活在杯状或管状的几丁质外壳中,保存成化石的就是这种外壳,叫做胞管。许多胞管连续生长,排列成为一枝,叫做笔石枝或称枝,一个或多个笔石枝组成了一个笔石体,曰复体。笔石体就是许多笔石虫营集体生活的一个群体单位。一个笔石体是从一个圆椎体生出的,这圆锥体和胞管相似,但构造不同,叫做胎胞管,简称胎管。胎胞管分为两部分,尖端部叫做原胎胞管,口端部叫做亚胎胞管,由胎胞管尖端伸出一条细长而软弱的丝状细管,叫做丝管。或者发育成硬直的中轴;由胎胞管口部伸出一条劲直的刺,叫做胎胞刺。笔石体的第一个胞管是从胎胞管侧面的一个小孔中生出,正笔石的第一个胎管生于亚胎胞管,而树笔石的第一个胞管是从原胎胞管生出的。树形笔石有三种胞管郎正胞管、副胞管和茎胞管。这是树形笔石目和正笔石目的基本区别。

树形笔石是由一个胞管同时生出三个不同的胞管,即一个正胞管、一个副胞管和一个茎胞管。生出的这个茎胞管又同时生出三个不同的胞管,如此连续生长,构成笔石枝。茎胞管不开口于外面,连续的茎胞管内有连贯的茎系。正胞管和副胞管都开口于外部,正胞管较大,副胞管较小。在正笔石则是一个胞管生出一个胞管,连续生长。在胞管始部彼此互相沟通的部份,叫做共通管,这种共通管相当树形笔石中茎系的位置。

在笔石体内除胞管、胎胞管、线管或中轴及胎管刺以外,还有一些刺状及囊状的附连物。笔石的附连物可以加强笔石枝的力量,辅助浮游,同时也有保护的作用。许多笔石体用中帕或线管连接在同一个原始胞上,作放射状,形成了许多笔石体的一个综合体,叫做笔石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