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化石(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10574200000001

第1章 化石的定义与种类

古代生物的遗骸都是化石。进一步说,埋藏在地层中的动物骨骼、牙齿、贝壳、甲壳或者是植物的干茎、树叶等等,它们都是化石。有些是生物的整体,有些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把这类化石称做“遗体化石”。

可是在博物馆的一些展品中,我们还看到了恐龙的脚印、蠕虫爬行的移迹、鱼或鬣狗的粪便,甚至猿人或古代人使用过的石器、骨器、装饰品之类。虽然这些不是生物体的本身部分,却能反映出生物或人类当时活动的形象,我们也称之为化石。不过和遗体化石有所区别,把脚印、移迹等叫做“遗迹化石”;而粪便、石器之类则称为“遗物化石”。总而言之,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骸及其活动的遗迹、遗物的总称。从遗体、遗骸化石可以了解到古代某地存在过什么生物;从遗物、遗迹化石可以进一步考查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

既然化石代表古代生物本身或其活动形迹,那么生物有多少类别,化石也相应地有多少类别。大家知道,生物界包括动物和植物。前者又分为脊椎动物(背部有脊椎骨,如鱼、蛙、蛇、鸟、犬等)和无脊椎动物(如珊瑚、蠕虫、蚌、蜗牛、昆虫等);后者又分为低等植物(不分根、茎、叶的菌藻类)和高等植物(常见的各种能分清根、茎、叶的花草树木),化石也完全相同。生物界构成了今日地球上有声有色、生气蓬勃的景象,而化石却描绘了往日地球上生物活动面貌及其发展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