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戴牙箍的孩子
10573400000056

第56章 为什么要佩戴橡皮筋、“打钉子”

矫治牙齿的过程中,在治疗的某个阶段经常会碰到医生要求孩子回家后要戴橡皮筋的情况,而且在进食、刷牙的时候还要把橡皮筋取下来,很多人会觉得特别麻烦,为什么一定要挂橡皮筋呢?这要从上下颌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说起:正常的咬合是上下颌牙齿尖窝交错的咬合关系,就好像两个严密咬合的齿轮一样,一个牙尖咬合在相对应的对颌牙牙窝里,这样的咬合才会平衡、稳定,咀嚼效率高。为了得到这种良好的咬合关系,最简单常用的方法就是做上下牙列之间牵引橡皮筋,也就是佩戴橡皮筋。为了获得一口整齐健康而又咀嚼效率高的好牙,按医生的要求佩戴橡皮筋是非常重要的。

习惯了并不会觉得有明显的不适,因为橡皮筋的牵引力是很柔和的,而且熟能生巧,熟练以后也不会觉得麻烦。另外,如果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关闭牙缝,也需要孩子自行佩戴橡皮筋。

还有些孩子在矫治时还需要在牙槽骨里面“打钉子”,这是为什么呢?牙齿矫治中“打钉子”的专业术语是种植支抗,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它在牙齿矫治中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例如,治疗常见的“暴牙”,种植支抗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内收前突的牙齿,不仅改变了牙齿的位置,甚至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脸型。种植支抗还可以用来治疗开□、牙列中线偏斜、牙齿过度伸长,以及推磨牙向后移动等。在骨头上“打钉子”听起来很恐怖,但是对于有经验的正畸医生来说,这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在局部麻醉后,通常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打钉子”的操作,孩子几乎没有痛苦,所受的损伤比拔牙还要小,而且植入后孩子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所以家长和孩子不要过度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