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医生教您提高宝宝免疫力
10571200000002

第2章 了解人体免疫系统

随着科学发展及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渐渐对人体有了更多了解。家长最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我们也常提到要增强儿童的免疫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什么是免疫系统,免疫力是如何产生的,免疫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如何提高免疫力等问题。

1.免疫系统是对抗疾病的防线

我们都听说过免疫系统这个名词,但是免疫系统究竟是什么,很多人并不很了解。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免疫系统的“神秘面纱”。

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疾病的主要“防线”。它是人体对抗体外侵害(病菌、病毒等)的主要组织。功能有些类似于国家的国防和公安系统。

免疫系统通过各个免疫器官的“通力合作”,产生大量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我们不妨统称为免疫物质。这些免疫物质有各自不同的“职责”。有的免疫物质可以探寻到是否有病菌入侵人体,就像侦察兵一样。有的免疫物质可以识别这类“入侵者”是否曾经入侵过人体,选择呼叫不同的“支援部队”。也有的免疫物质可以用小部队包围战术,消灭这些病菌。更有的免疫物质则是自杀式进攻一样,一下子跟“入侵者”战斗在一起,然后同归于尽。它们有的则是负责“打扫战场”并且记录下“入侵者”的特征,以便于病菌再次入侵时迅速消灭。

人体有了这些可靠的防御力,就可以远离疾病的危害了。儿童的免疫系统也是一样,只是相对于成人不算成熟而已。

2.免疫器官有哪些

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疾病的主要“防线”。由于人体的主要免疫物质都是由免疫器官产生的,所以我们不妨把免疫器官看成这条防线的坚强“堡垒”。那么免疫器官主要有哪些呢?

免疫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这些器官分布全身,执行各类防御任务。

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内一个能辨识出“非自体物质”(通常是外来的病菌),从而将之消灭或排除的整体工程之统称。它能从自身的细胞或组织辨识出非自体物质(小从病毒,大至寄生虫)。所有植物与动物都具有先天免疫系统。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是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等)组成。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

3.人体免疫力的来源

我们都知道免疫力是很重要的,是人体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那么人体的免疫力是怎样产生的?

一般来说人体的免疫力主要有两种来源。

第一种是主动免疫。当人生病时,体内会产生对抗此种病原体的特殊抗体。当此种病原体再来侵犯时,抗体就可以“认出”这种病原,并且联合白细胞将病原菌杀死,从而避免生病。这种免疫力,有的可以持续很久(如麻疹抗体),有的是暂时的(如感冒抗体)。另外是打过预防针后,身体接受刺激也会主动产生免疫力。这种免疫力一般都是终身的。

第二种是被动免疫。如新生儿(出生1个月内的婴儿)接受母体的许多抗体而产生免疫力;又如,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后(即某种疾病的抗体)可能会对少数疾病产生短暂的抑制作用。

4.儿童什么情况下容易免疫力低下

当孩子经常出现以下情况时,就有可能是免疫力低下了。

(1)经常性地得病,如败血症、肺炎、中耳炎、脑膜炎、腹泻、皮肤感染等,尤其是多次发生严重感染。这些绝大部分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2)病后治疗效果不佳,疾病长期不愈。

(3)正常预防接种后出现严重的感染。

(4)长期服用可能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5)有肿瘤、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的孩子。

如果怀疑孩子免疫低下,家长应该寻求医生帮助,弄清楚孩子属于哪种类型的免疫力低下。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5.0 ~6岁为儿童免疫力较低期

每逢季节变化,最让家长头疼的就是孩子经常出现的感冒、发热、扁桃体发炎、咳嗽、腹泻等,有的孩子甚至会出现肺炎。特别是非母乳喂养的孩子、断奶期和早产的孩子,他们往往更容易出现上述现象。这些孩子在入托时、疾病流行期等特殊时期更容易出问题。往往这个病刚好,那个病又来了。这让年轻的父母又操心又心痛,还担心打针吃药对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其实,对这些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要提高免疫能力。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免疫力低下是造成疾病的根本原因。人时刻都在受到病毒(菌)的侵袭,每天都消耗500~1000毫克的免疫球蛋白,在呼吸道和消化道形成一道保护屏障用来切断病原体入侵人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而0~6岁的孩子处于免疫力相对较低的时期,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这是孩子多病的直接原因。

6.让孩子安全渡过“免疫低下期”

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年龄相同的孩子,有的孩子得了流感,有的孩子却没有得,这是为什么呢?其根本原因是孩子的免疫力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免疫力高,不易得病;有的孩子免疫力低,容易得病。

季节交替,天气变化,冷暖无常。天气变化是对免疫力低的孩子一个大的考验。一般来说,6个月到6岁之间是孩子的“免疫低下期”。换句话说就是孩子在6个月到6岁之间很容易得病。为什么?因为在这一段时间内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免疫力相对偏低,所以容易被病菌“眷顾”。那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帮助孩子渡过这段“免疫低下期”呢?

(1)注意营养均衡。免疫力的来源无疑是合理的营养。营养比较好的孩子还是相对病得少一些。从给孩子添加辅食开始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关键还是在于增强营养上。

(2)在均衡营养、合理饮食的基础上给孩子口服免疫球蛋白胶囊或者转移因子口服液,能有效提高孩子抗病能力,除了口服还可以采取肌内注射的方法。但是要注意不可常用。毕竟免疫力是要靠孩子自身逐渐提高,经常注射会形成依赖性。

(3)孩子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这也是孩子抵抗力不足的一个原因。建议给孩子化验微量元素,看看是否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存在要及时纠正。

7.提高孩子免疫力的常见方法

免疫力的提高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想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平时应注意多方面护理。

(1)让孩子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只要不是冬天就可以适当用凉水洗脸。衣物应穿着适中,一般较成人多1~2件即可。

(2)积极治疗及预防营养不良:合理搭配饮食结构。应补充足量的维生素C(番茄、橙子内含量丰富)等。

(3)注意家庭消毒:在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不要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及时清除家中的灰尘,用醋熏蒸(2~8毫升的醋,加入2~3倍的水,加热熏蒸)。

(4)合理选用含免疫活性的食物或药物:对于经常感冒的孩子,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些含有免疫活性蛋白的奶粉或是牛初乳粉,以提高孩子的机体抵抗力。如0~2岁的孩子一年内患7次感冒,2~3岁一年患6次则可以考虑注射转移因子,以利于提高抵抗力。

8.大气污染会影响孩子的免疫力

近年来,有关孩子的免疫力问题被重视。其实孩子的免疫力低下除了与饮食习惯、睡眠及卫生状况等因素有关以外,还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有关系。

加拿大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68%的疾病与室内污染有关,80%~90%的癌症起因与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

随着我们的工业越来越发达,相当多的污染物进入了大气。这些污染物当然也包括进入室内的大气污染物,如沙尘、灰尘、重金属、臭氧、氮氧化物等;人体自身新陈代谢及各种生活废弃物的挥发成分,如粉尘、皮屑、棉絮、纤维、重金属、体味、各种寄生虫、螨虫、病毒、细菌、真菌等;来自宠物的污染,如气味、寄生虫、细菌、毛、屑;香烟烟雾;建材装饰材料,如甲醛、氨、苯、臭氧和放射性物质氡等;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妆品、杀虫剂、增香剂、清洁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