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绿色生活面面观
10569200000116

第116章 出行时为什么要各行其道?

笔者曾目睹北京的一个导游,指挥十余名外地游客翻跨马路护栏,横穿马路。这位导游已经把他的客人导人了一个危险的境地。一些骑车人,在交通路口随意闯红灯、逆行或带人,极易出事故。笔者在人行横道上通过时,常与那些抢路、抢速和争分夺秒的骑车人擦身而过;在上下班的高峰期间,人行道常被机动车堵得严严实实的,而非机动车道,又常被人乱挤占。

据悉,全球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9亿辆,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者近100万人,受伤者约数千万人;我国1998年机动车已达4507万辆,每年因车祸致死的人数已接近10万人,伤数百万人。

各国对交通事故原因的统计表明,人为的因素占90%以上,车辆和道路因素所占比例很小。我国1997年的统计表明,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占92.9%(其中司机占83.6%,非机动车手占4.4%,行人和乘客占4.9%),车辆因素占4.5%,道路因素占0.1%。路段上经常会有行人、骑车人乱穿,给汽车驾驶员一个措手不及;另一方面,在人行横道处,开车人丝毫不减速,没有任何让行的表示。没有现代交通观念和行为,车祸只会与日俱增。有关部门的分析认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及行人在同一道路平面上通行的“混合交通”,是我国多年来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何为现代交通观念?那就是车辆、行人要各行其道。而各行其道的前提又是什么呢?仅就穿行道路而言,就是行人的绕行和骑车的让行。在全社会宣传、普及与自行车有关的交通管理法规,强化骑车人的法制观念,促使骑车人自觉遵守行车规则。

在发生车祸的直接原因中,95%属于人为的因素,因此对所有道路使用者(司机、乘客、行人)应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力争做到人人遵守交通规则。司机要严格执行司机守则,这对减少交通事故及其所致的伤亡,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现代文明的交通行为是—汽车在道路上飞驰,没有任何其他车辆和行人横穿马路,驾驶员尽可放心大胆地开车,不必担心会有行人进人马路。而在划有人行横道线的地方,汽车嘎然而止,让行人优先通过。一切都那样有秩序、和谐、有条不紊。

在外旅行者,小心车辆,学会绕行与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