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孕育:准妈妈健康宝典
10566500000012

第12章 医疗跟踪

明明白白产前检查

确诊怀孕之后,无论准妈妈的身体健康与否,定期做产前检查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是每月一次,到了孕晚期,会增加至两周一次或每周一次。面对名目繁多的产检项目,怎样才能让每一次身体检查都明明白白呢?下面为准妈妈们提供主要产检项目的详细扫描。

测体重

每次产前体检中都会测体重,并且记录在母子健康手册上,一直到分娩,就形成了一条准妈妈的体重曲线图。这最能反映准妈妈和胎儿的身体状况,是及时发现准妈妈出现问题的重要指标。

医生在意的问题:体重有没有急剧增加?近期内为什么体重不增?

妊娠反应消失后,体重会进入缓慢上升的阶段。一般情况下,每周增加的体重在0.5公斤以内。当体重发生急速增加的时候,可能预示肌体的异常,如隐性水肿,也可能导致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增加。相反,孕期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可能提示胎儿生长受限。孕期体重的变化是医生判断准妈妈和胎儿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指标。

准妈妈需要了解的:检查时着装和平时一样即可;前一天的饮食要保持正常,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也不可以饥饿节食。

妇科检查

医生用手指直接接触子宫口和子宫颈管,辅助阴道超声波检查。尤其是当医生怀疑有异常情况的时候,这种检查是不可或缺的。另外,接近预产期时,进行妇科检查才能了解子宫口的状态。

医生最在意的问题:子宫和子宫口的状况是否正常?

孕中期,检查是否存在流产和早产的危险,重点是子宫颈管的长度。子宫颈管变短,就有可能出现流产和早产。医生一般通过超声波检查来测量子宫颈的长度。但当出现腹痛或阴道出血时医生就要进行阴道检查。孕37周以后,医生需要判断胎儿通过的产道是否正常,骨盆的形态和大小,还要判断子宫颈的柔韧度以及胎儿的下降状况,这些要通过妇科检查来找到答案。

准妈妈需要了解的:如果在两次产前体检期间出现出血、痒痛或是分泌物发生变化(颜色、气味、量等),在妇科检查之前一定要跟医生说,这样医生会按照症状来进行相应的检查。

超声波检查

利用超声波观察胎儿的发育状态以及子宫内的情况,能够帮助医生得到最准确的数据,协助诊断。

医生最在意的问题:胎儿的成长状况,健康状态以及羊水的量、胎盘的状况等等。

医生想要了解的很多重要事项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测到。孕中期,检查胎儿的发育状况、内脏以及骨骼的情况、胎盘的位置以及羊水的量。妊娠20周的时候,在画面看到的范围内,可以观察出胎儿是否存在畸形。另外,如果妈妈患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也可以通过超声波进行诊断。孕晚期,还要测出胎儿的头围以及大腿骨的长度、腹围等,计算得出胎儿大致体重。同时检查胎位正不正等等。

准妈妈需要了解的:超声波装置放在准妈妈肚子上贴近胎儿后背的一侧,就可以听到胎儿的心跳声,通过观察胎儿的呼吸样运动、肢体运动等判断胎儿是否安全,了解胎儿的健康状态。

尿检

每次的产前体检都要提取尿液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是不是出现了尿糖和尿蛋白等。这能够最直接发现准妈妈是否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妊娠蛋白尿、妊娠高血压疾病等的危险。

医生最在意的问题:尿检结果很重要,如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

尿糖和尿蛋白分别是判断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标准之一,但不能仅仅通过尿检的结果来确诊。怀孕后,从生理的角度讲准妈妈也有可能会出现尿糖升高的现象。另外,尿蛋白在身体状况稍差的时候也会出现。因此,尿检异常的情况下,要找医生咨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准妈妈需要了解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主要的判断标准是血压高、尿蛋白,严重时出现头晕、眼花、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对准妈妈和胎宝宝都有很大的危险性,有些患者病情发展非常迅速,按时产前检查并遵医嘱显得非常重要。

测量血压

每次产前体检都要测量血压,能够帮助你及早发现血压异常。这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

高压超过140毫米汞柱(mmHg),低压在90毫米汞柱(mmHg)以上的话就可以认为是血压增高了,应该在了解家族高血压史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检查。特别是在孕晚期,血压更容易偏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初期,准妈妈自身并没有什么异常的感觉,所以每次产检时测量血压对于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就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测量的数值偏高,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再重新测量一次。

腹围?宫高测定

准妈妈肚子的周长和耻骨上端到子宫最高点的距离,分别用卷尺进行测量,作为判断宝宝的成长状况、羊水量的参考。准妈妈在测查之前要排去尿液,以免影响子宫底高度的准确性。

问诊

其他检查结束后,在得到相应数据的基础上医生会对准妈妈的健康情况做出诊断,并回答准妈妈的疑问。

准妈妈们自己提供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事先准备好要向医生咨询的问题。特别是出现什么异常现象,甚至是生活上的琐碎小事等等。如果你有疑问,一定要抓紧时间向医生询问。

触诊

医生或者助产士直接用手接触准妈妈的肚子,检查子宫的大小,胎儿的姿势等等。更多的是配合超声波来检查胎儿的状况。

在超声波检查普及之前,很多医生都是通过触诊来判断胎儿的姿势及朝向。触诊结合超声波检查,在判断胎儿发育情况和胎位方面更准确。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除了可以帮助发现准妈妈贫血、母子血型不合、血糖值超标之外,还可以检查母体的血液中是否存有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病毒或细菌,如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HIV、风疹病毒、弓形体等,可以及时发现容易通过母婴传播的疾病,帮助更好地预防。

无负荷测试与负荷试验

分娩时使用胎心监护仪检查胎儿的心跳和胎动以及准妈妈的子宫收缩情况等,可以判断胎儿在妈妈子宫中的状态,观察胎儿是否存在亚临床缺氧、胎儿的储备能力等;还可以观察胎宝宝对妈妈子宫收缩的应激能力,及时诊断胎儿缺氧。

胎心能直接反映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各种原因引起胎儿缺氧时,胎心会很敏感地出现变化。正常胎心率为120次~160次/分,低于120次/分或高于160次/分,都表明胎儿已有缺氧迹象。

心电图检查

测量心电图,检查准妈妈是否能够承受分娩压力。特别是经常出现心悸和心脏有问题的人,一定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如果出现心律不齐或其他不正常的结果,要听从医嘱进行休养。当然,不用过分担心,医生会根据准妈妈的实际情况考虑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

羊水穿刺,做不做?

到了孕中期,一些准妈妈接到医生的建议,做羊水穿刺检查。这项检查对肚子里的宝宝会不会有影响呢?羊水穿刺有什么功用?

什么是羊水穿刺术?

在超声波观看之下,以一根细针经由孕妇腹部,抽取20毫升~30毫升的羊水,以便检查羊水中胎儿细胞的染色体、DNA、生化等项目,虽然羊水穿刺术有1/500的几率可能造成早产、流产,但它目前仍然是产前遗传学检查中一项重要的方法,而且98%做产前检查的病例结果都是正常的。

羊水穿刺查什么?

在妊娠16~18周进行的产前体检中有一项妊娠血清(AFP)的常规检查,通过抽取血样,化验准妈妈血液中甲胎蛋白的含量,目的在于筛查胎儿出现的神经管异常情况。如果甲胎蛋白水平低,胎儿还可能患有唐氏综合征,就是我们俗称的痴呆儿。

这项检查本身只是一项普通的血检,但在筛查唐氏综合征这一项上,发生假阳性的几率比较高。一旦出现阳性的结果,无论真假,医生都会建议准妈妈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羊水穿刺,以便确认胎儿是否真的患有先天疾病。

哪些准妈妈需要做羊水穿刺?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5万~3万先天愚型儿出生。在一般人群中,发生率为千分之一,而35岁以上的女性生育这类病婴的可能性为1%~2%,44岁以上的孕妇则可达1/44.一般存在以下情况的准妈妈,医生都会建议进行羊水穿刺:

35岁以上的孕妇。

夫妇一方有染色体异常者。

已经确诊或怀疑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孕妇。

生育过先天畸形儿的孕妇。

多次自发性流产史、死胎、死产史。

近亲结婚(三代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