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恩:孝敬父母一定要做的事
10564800000009

第9章 别乱花手里的每一分钱——培养朴素的生活习惯

一所大学的校园里贴出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的来信,信中控诉了孩子只知向父母索取,甚至为了多要钱物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等情况。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的确,你考上大学,你爸妈确实为你骄傲。虽然现今的大学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但这毕竟是你爸妈几十年的梦想。……然而,你的骄傲却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读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三封信,加起来比一份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一个“钱”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们能感受到,言辞之急迫、语调之恳切,让人感觉你今后毕业大可以去当个优秀的讨债人。当时,正值你妈下岗,而你爸微薄的工资,显然不够你出入卡拉OK、酒吧和餐厅。在这样的状况下,你不仅没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来了一封长信,大谈别人的老爸老妈如何大方。你给我和你妈心上戳了重重一刀,还撒了一把盐。最令我伤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交阅历之外,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这封信反映了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即学生的过度消费,也包括中小学生。这封信不仅惊动了一所学校,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感恩教育”的诸多讨论。这位伤心的父亲说的每句话都浸泡着辛酸,一字一句敲打着年轻人的心。信中所描述的“儿子”又何止一个,他也许就在我们身边,也许就是我们自己。算过了“感恩账”,我们知道钱的背后是父母的“血汗”,是父母日复一日的辛劳。要减轻父母的压力,为他们分担,只感激、关心还不够,要切实地做一些事情,比如说要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也许你的父母不是农民,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但任何一种形式的劳动都要付出心力和体力,没有一种是轻松的。物质的欲望是没有极限的,攀比和享受也是没有意义的,培养朴素的生活习惯,就是珍惜父母的辛勤劳动,就是珍惜父母的生命和对我们的爱。我们每个人在面对这样一封信时,都必须扪心自问:我有没有毫无顾忌地花父母的血汗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和那些没有必要的愿望,理所当然地罗列着自己的种种要求,完全忽略了父母“欲说还休”的心情和他们肩上那份生活的重担呢?现在,面对这样一封信,面对这样一位父亲的倾诉,我们是否该有所醒悟,有所改变,并有所报答呢?静以休身,俭以养德。在物质的诱惑面前,我们要把握好自己。非淡泊无以明志,一旦被物质的欲望淹没,我们的心境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清澈了,理想也跟着模糊起来。不要去羡慕别人如何富足,如何随心所欲,只要做好我们自己就好了。每当心里那些欲望蠢蠢欲动时,先回头看看我们的父母。面对父母大爱无言的深情和无怨无悔的付出,你想到过如何去偿还吗?体谅过你的父母吗?难道忍心用冷漠去抵消亲情,用自私去回报大爱?难道忍心以追求奢靡透支金钱,用无限的贪欲将父母的脊背压弯?但愿这封信不仅仅是贴在高校的一面墙上,而是贴在每个人的心上,让它时时警示着我们:不要一味地放纵物质的欲望,不要无视父母的付出,不要让已经为我们辛劳的父母再为我们心伤!感恩,就要铭记父母的每一次付出并心怀感激,不乱花每一块钱来加重他们的负担;感恩,就是要在接受的同时想到回报。这并非交易,而是爱的沟通与传递,是爱的必经之路。生命的源头很久以前,这块土地上有一条河。一个男孩经常在河边玩耍。他喜欢看水中美丽的倒影,捧起清澈的河水洗脸,在河里游泳、捉鱼。这条河就是他的乐园。男孩慢慢地长大,他要做的事一下子多起来,不能天天来河边玩了。有一天,男孩来到河边。

“来,在我怀里洗洗脸吧。”河对孩子说。“我不是小孩子了。”男孩回答,“我想要漂亮的衣服,可是我没有钱买。”“对不起,我也没有钱。但你可以捉走我肚子里的鱼,把它们卖掉。这样,你就有钱买漂亮的新衣服了。”男孩非常高兴,他连忙找来渔网,在河的帮助下,捉了很多很多的鱼,然后高高兴兴地走了。从那以后,男孩似乎更忙了,很久没有再回来。河感到很孤独。这一天,孩子终于又来到河边,河水高兴地翻起了浪花:“来和我玩吧!”“我需要房子,你能给我一栋房子吗?”男孩问。“对不起,我没有房子,但你可以砍倒我身边的树,造一所房子。”男孩高兴极了,将河身边的树都砍倒了,心里想着什么样的房子最漂亮,开心地走了。从那以后,孩子一直没有来。河非常孤独和忧伤。河岸因为没有了树的保护,不再像以前那么牢固了,经常有沙石滚进河水中,折磨着河的身体。河水再也唱不出欢快的歌声了,只能痛苦地呻吟。一个炎热的夏天,孩子突然回到河边,河欣喜若狂:“你来看我吗?”“我很忧伤,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航海,可我到现在还没见过大海。”男孩悲伤极了。“我送你去看大海吧。”河回答。虽然河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但为了实现男孩的愿望,它愿意全力以赴。于是男孩找来一条船,在河的帮助下,他扬帆航行去了。后来,一连几年的干旱。男孩的田地快被晒干了,他来到河边哭泣。河说:“你在我身上开一条渠,用我的水去浇地吧。”男孩高兴地跳起来,他很快开了一条渠,把已经不多的河水引到自己田里。从此,男孩似乎把河给忘了。河寂寞地看着光阴一点一点消逝,看着河水不断地减少,它知道自己正在迅速地衰老,它很想念男孩。男孩再回到河边已是多年以后了。河里已经没有水了,露出布满褶皱的河床。“很抱歉,我的孩子。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了……”河悲伤地说。“我也不需要什么了,这些年做了很多事,我已经疲惫不堪了,只想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太好了!”河高兴起来,“你可以躺在我的怀里睡觉。”于是,孩子躺在河床上,抚摸着被阳光照得暖暖的细沙。河微笑着,流下满足的泪水。河和男孩的故事一直在这块土地上流传着。这个地方叫做“家”,河的名字叫“父母”,而那个男孩的名字叫做——“我”。这是一个关于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河就是我们的父母。小时候,我们依赖于他们的荫庇;长大了,却毫不犹豫地离开。只有当我们需要某种东西或遇到了麻烦才想起回到他们身边。父母永远会等在那里,给予我们他们所有的一切,来使我们幸福。时间对于那些等待的人来说太慢,对那些快乐的人来说太短。而在父母那里,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爱的永恒。他们的爱就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孔子“饭疏食,饮水”,而其思想泽被后世;诸葛亮用“俭以养德”告诫子孙;鲁迅说人的思想会被丰富的物质所累。朴素是美德,在我们还依靠父母生活时,朴素就是爱,是感恩,是我们的一片孝心。

总以为爱你的路还很长很长,于是习惯了忽略你的期待和渴望。突然间生命走上断桥,才明白陪你过平淡的日子是我难以割舍的向往。天冷了,你会不会感冒,真想再给你披上那件旧外套,真想唱着歌让你睡得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