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岩石和矿物质
10560600000034

第34章 奇珍异宝

1.美丽的绿松石

绿松石是铜和铝的磷酸盐矿物集合体,以不透明的蔚蓝色最具特色。也有淡蓝、蓝绿、绿、浅绿、黄绿、灰绿、苍白色等色,一般硬为度5~6,密度为2.6~2.9克/立方厘米,折射率约为1.62.长波紫外光下,绿松石可发淡绿到蓝色的荧光。绿松石质地不很均匀,颜色有深有浅,甚至含浅色条纹、斑点以及褐黑色的铁线。致密程度也有较大差别,孔隙多者疏松,少则致密坚硬。抛光后,具柔和的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优质品经抛光后,好似上了釉的瓷器,故也被称为“瓷松石”。

绿松石受热易褪色,受强酸腐蚀变色,这是绿松石的缺点。此外,硬度越低的绿松石孔隙越发育,吸水性和易碎的缺陷越显著。正由于此,油渍、污渍、汗渍、化妆品、茶水、铁锈等,均有可能顺孔隙进入,产生一些难以去除的色变。绿松石是一种较为珍贵的玉石品种。无论是加工过程,或是使用过程,均需拥有者备加爱惜。但只要保持清洁干净,不受高温和强力碰撞,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绿松石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历代文物中均有不少绿松石制品,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传统玉石。古人称其为“碧甸子”、“青琅秆”等,欧洲人称其为“土耳其玉”或“突厥玉”。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据认为是由古代波斯出产绿松石,经土耳其运往欧洲,人们一直认为绿松石产于土耳其而得名。1927年,我国地质界老前辈章鸿钊先生,在名著《石雅》中解释说:“此(指绿松石)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为名”,是说绿松石因其天然产出,常为结核状、球状,色如松树之绿,因而被称为“绿松石”,可以说是非常形象的,也可简称为“松石”。

绿松石是古老宝石之一,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喜爱。早在古埃及、古墨西哥、古波斯,绿松石被视为神秘、避邪之物,当成护身符和随葬品。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两件绿松石制成的28厘米长的鱼形饰物。公元5500年前,古埃及就在西奈半岛上,开采绿松石,第一王朝时,埃及国王曾派出组织精良并有军队护卫的两三千人的劳动大军,寻找并开采绿松石。考古者在挖掘埃及古墓时发现,埃及国王早在公元前5500年就已佩戴绿松石珠粒,最古老珍贵的绿松石,是在5000多年前埃及皇后的木乃伊手臂上戴有四只用绿松石制成的金色手镯。1900年挖掘时,饰品依然光彩夺目,堪称世界奇珍。绿松石质朴典雅,千百年来受到许多国家的人们的宠爱,甚至达到迷信的程度。埃及人用绿松石雕成爱神,来保卫自己的宝库。印第安人认为,佩带绿松石饰物可以避邪和得到神灵的保佑。中国藏族同胞认为,绿松石是神的化身、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最为流行的神圣装饰物,被用于第一个藏王的王冠,而且还被当做神坛供品。绿松石是国内外公认的“十二月生辰石”,代表胜利与成功,因此有“成功之石”的美称。

绿松石的评价与选购的依据是颜色、质地和块度。其品种,按颜色分为:蓝色绿松石、浅蓝色绿松石、蓝绿色绿松石、绿色绿松石、泡料。以蓝色、深蓝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玻璃感,颜色均一,光泽柔和,无褐色铁线者,质量最好。绿松石按质地划分为:透明绿松石、块状绿松石、蓝缟绿松石、铁线绿松石、磁松石、斑点松石。透明绿松石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价值。磁松石光亮如瓷器,质优价高。国际宝石界将绿松石分为四个品级:一级品(波斯级)、二级品(美洲级)、三级品(埃及级)、四级品(阿富汗级)。一级品为质量最优的绿松石。

此外,还要做好绿松石的保养工作。佩戴绿松石首饰时,最好和化妆品、香水等物品保持距离,以免损坏宝石首饰。因绿松石多孔隙,注意鉴别时避免用重液测密度,因为三溴甲烷、二碘甲烷会使绿松石变色。由于绿松石颜色娇嫩,怕污染,应避免与茶水、肥皂水、油污、铁锈和酒精等接触,以防顺孔隙渗入宝石变色。绿松石怕高温,不能直接火烤或阳光直射,以免褪色、炸裂、干裂。绿松石硬度小、性脆,不可与其他硬物磕碰,佩戴时也应引起注意。

2.自然界的瑰宝——虎眼石

虎眼石是由脉状青石棉纤维,变成氧化铁后,再和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一种类似石英质的宝石。

虎眼石是印度人的圣石,人们认为它如同虎眼般的活力能量,可使人更容易在事业上有所突破,懂得自律,化解压力达成目标,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流动的虎眼闪烁着财富光芒,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有招财辟邪之功效。

被印度人视为最尊贵象征的圣石,因此有着因排列整齐的结晶,进而反射出如猫眼般的璀璨光芒,一般为黑黄相间的色调,像老虎的纹路,也有蓝黄黑相间的,称为蓝色猫眼石。和猫眼石一样,特征显著。每颗虎眼石都在放射一道严峻的光芒,像严厉的眼神、更像神秘的境界,不同的角度,虎眼的眼神都不同。与猫眼石的区别在于,虎眼的色泽更为霸气华丽。

虎眼石,因其纹理和颜色象木纹,所以又称为木变石。从古至今,它一直都是人们向往,并想拥有的一种玉石。

虎眼石是一种石英集合体,不定形矿物,又叫虎睛石。通常有褐黄色,蓝色,红褐色等颜色,不透明,质地细腻坚韧,具有微细纤维状结构,如从垂直纤维方向,磨成弧面状戒面,在弧面上就会出现一个平行移动的“眼睛”,因其形态和颜色似老虎眼睛,故被命名为虎眼石。主要产于非洲,是南非的国宝石。

实际上,虎眼石是木变石的变种。虎眼石的石英纤维较木变石短,而且方向不规整,像斑纹一样的任意方向排列。世界上最大的虎眼石、木变石矿床,位于南非德兰士瓦省。除此之外,巴西、中国河南等地也有出产。

在虎眼石族群中,由于其生长环境以及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同,形成了一系列五颜六色的矿体,较常见的为褐黄色的黄虎眼石,而蓝灰色的蓝虎眼石和红褐色的红虎眼石数量较少。其中以眼线清晰、明亮、完整者,光泽度好且纹路清晰似老虎眼睛般有魄力,石头上没有杂质,质地均匀颜色相间为最好,被认为是自然界的瑰宝,大地的奇迹。特异的宝石结构,宛如精灵的眼睛,飘忽闪烁、神秘多彩、充满灵性、再现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

人们认为虎眼石能发挥王者般的力量,令事情容易达成协议,功成名就,有避邪招财及聚财的作用。能激发勇气,带来信心,使人勇敢的宝石;做事能贯彻始终,做人能坚守原则;亦可加强肉体生命力,适合体弱多病、或刚痊愈的人佩戴。

3.“宝石之王”——钻石

钻石的矿物名称是金刚石,钻石是依据其原来的外形,切割成不同形状的块石。

习惯上,人们常将加工过的金刚石称为钻石。在我国,金刚石之名,最早见于佛家经书中。钻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最佳颜色为无色,但也有特殊色,如蓝色、紫色、金黄色等。这些颜色的钻石稀有,是钻石中的珍品。印度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金刚石出产国,现在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钻石,如“光明之山”,“摄政王”,“奥尔洛夫”均出自印度。金刚石的产量十分稀少,通常成品钻是采矿量的十亿分之一,因而价格十分昂贵。经过琢磨后的钻石,一般有圆形、长方形、方形、椭圆形、心形、梨形、榄尖形等。世界上最重的钻石,是1905年产于南非的“库里南”,重3106.3克拉,已被打磨成9粒小钻,其中一粒被称为“非洲之星”的库里南1号的钻石重量,仍占世界名钻首位。

据1987年资料,中国主要金刚石成矿区有:①辽东—吉南成矿区,有中生代和中古生代两期金伯利岩。②鲁西、苏北、皖北成矿区,下古生代可能有多期金伯利岩。③晋、豫、冀成矿区,已在太行山、嵩山、五台山等地发现金伯利岩。④湘、黔、鄂、川成矿区,已在湖南沅水流域发现了4个具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砂矿。

湖南金刚石,产于湖南省常德丁家港、桃源、黔阳等地。湖南金刚石以砂矿为主,主要分布在沅水流域,分布零散,品位低,但质量好,宝石级金刚石约占40%。相传在明朝年间,湖南沅江流域,就有零星的金刚石发现,大规模的寻矿,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沅江整个水域均有金刚石分布,但具有开采价值的,仅常德丁家港、桃源县车溪冲、溆浦县(黔阳)新庄垅、沅陵县窑头4处。

湖南金刚石的颜色深浅不一,内外颜色差异明显,呈带状、斑状分布。其褐色系列金刚石,晶体呈黄褐色,内部洁净,表面有大量的褐色斑点,其褐斑的颜色,有黄色、黄褐色、褐色、黑色等,主要分布在金刚石的溶蚀面上,褐色主要由自然界放射性粒子的辐照造成。金刚石总体颗粒小,但质地较好,以单晶为主,约占总产量的98%;晶体比较完整,以八面体、十二面体、六八面体为多;绝大多数晶体,浅色透明或呈黄、褐色等;粒重多小于28毫克,一般为10.9~15毫克;22%晶体中,含包裹体;60%的晶体表面有裂纹,表面溶蚀不严重。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研究和开发中心,合成了单位体积内原子密度超过现有任何固体物的人造金刚石,其硬度超过了天然金刚石,堪称世界上最硬的材料。与天然金刚石一样,含有99%的碳13同位素。据科学家观察,随着碳13同位素密集程度的增加,原子间的距离会略微缩小,促使人造金刚石的硬度,超过原子排列略显松散的天然金刚石。在合成人造金刚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首先通过化学蒸发过程,将富含碳13同位素的甲烷气体中的碳元素,沉淀成金刚石小碎块,然后再使用非常高的压力,分解这些小碎块,并再结晶成重量最高达3克拉的块状。

中国的金刚石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产量在20万克拉左右,钻石主要在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辽宁瓦房店,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金刚石矿山。

中国于1965年先后,在贵州和山东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钻石原生矿床。1971年辽宁瓦房店找到钻石原生矿床。目前仍在开采的两个钻石原生矿床,分布于辽宁瓦房店和鲁中蒙阴地区。钻石砂矿则见于湖南沅江流域、西藏、广西以及跨苏皖两省的郯庐断裂等地。

目前我国钻石主要产地有三个: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临沭,湖南沅水流域。都是金伯利岩型,但湖南尚未找到原生矿,其中辽宁的质量好,山东的个头较大。

我国现存发现的最大钻石为“常林钻石”,于1977年2月21日发现于山东,由常林大队魏振芳发现,故而得名“常林钻石”,现藏银行国库中。“常林钻石”重157.786克拉,呈八面体,质地洁净、透明,淡黄色。

据传,中国最大的钻石曾是“金鸡钻石”,也发现于该地区,重217.75克拉,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军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4.穆斯林的“瑰宝”——青金石

青金石又称天青石,青金石是方钠石的蓝色变种。是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蓝色、蓝紫色或蓝绿色的准宝石,主要由天蓝石和方解石组成。青金石色是藏传佛教中药师佛的身色,人们认为常戴可保佑平安健康,无病无灾。

青金石主要有四种:青金石、青金、催生石、金格浪。青金石的工艺,要求以深蓝色、无裂纹、无杂质、质地细腻者为佳。青金石适合于女性佩戴,小巧玲珑的金项链或其他首饰上,穿上几颗青金石,别具风采。青金石也适合男性佩戴,男式礼服上配上深颜色的青金石饰物,更增添男士风度。佩戴时,远离高温过热环境,防止失色。青金石首饰玷污之后,决不能用水浸泡和冲洗,以免表面的污垢向内部渗透。选购时一定要与相似的玉石区分开,以防上当。

青金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它以其鲜艳的蓝色,赢得东方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公元前数千年的古埃及,青金石与黄金价值相当。在古印度、伊朗等国,青金石与绿松石、珊瑚,均属名贵玉石品种。在古希腊、古罗马,佩戴青金石,被认为是富有的标志。青金石因“其色如天”,又称“帝青色”,很受古代帝王青睐,常随葬墓中。青金石颜色端庄,易于雕刻,至今保持着一级玉料的声望。人们还相信,青金石可以治疗忧郁症及间歇性发烧症。青金石还被用作绘画颜料。

青金石是由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主要赋存于硅酸盐—镁质矽卡岩中和钙质矽卡岩中。青金石的主要产地,有美国、阿富汗、蒙古、缅甸、智利、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和安哥拉等国。中国至今未发现青金石矿床。

早在6000年前,青金石早就已经被中亚国家开发使用。我国则始于西汉时期,当时的名称是“兰赤”、“金螭”、“点黛”等。自明清以来,青金石“色相如天”,天为上,因此明清帝王重青金石。现在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20000余件清宫藏玉中,青金石雕刻品不及百件。

优质的青金石颜色深蓝纯正,无裂纹、质地细腻,无方解石杂质。不含金星(黄铁矿)或带有很漂亮的金星,均为上品。青金石的硬度为5~6,呈玻璃状光泽,而略带油脂性。世界上著名的青金石产地,有阿富汗以、智利、前苏联和加拿大等地,但首推阿富汗。阿国所产青金石,有着均匀的深蓝至天蓝色,极细粒的隐晶结构中,夹杂微量的黄铁矿,使其在阳光照射之下精光生辉。青金石,被阿拉伯穆斯林国家呼之为“瑰宝”。

青金石既可作玉雕,又可制首饰。我国的青金石雕刻工艺一流。尤其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北京玉器厂制作的青金石摆件、山子、挂坠、首饰等出口海外。目前阿富汗境内战火不断,使原料进口都十分艰难。

5.我国的四大印章石

在中国传统石文化中,印章石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印章所谓四大名石,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鸡血石、巴林石。

(1)福州的寿山石,分布在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时间较较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涌现的品种达百数10种之多。

(2)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色彩丰富,花纹奇特。以“叶蜡石”为主,显蜡状,油脂、玻璃光泽,无透明、微透明至半透明,质地坚密细致,中国篆刻最早用的石头就是青田石,青田石以封门青为上品,由于封门青的矿脉细,且扭盘曲折,游延于严石之中,量之奇少,色之高雅,质之温润,性之“中庸”,是所有印石中最宜受刀之石,大受篆刻家所青睐。其色彩天然,绝无人工或他石能仿造,容易辨认。鸡血、田青以色浓质艳见长,象征富贵;封门青则以清新见长,象征隐逸淡泊,所以世人称封门青为“石中之君子”。

(3)鸡血石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其颜色比朱砂还鲜红。因为它的颜色像鸡血一样鲜红,所以人们俗称鸡血石。我国最早发现的鸡血石,是浙江昌化玉岩山鸡血石。后来又发现了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巴林鸡血石。20世纪90年代,又在陕西、甘肃、四川、湖南、云南等地发现了鸡血石。由于现在的昌化朱砂(汞矿)已近尾声,所以出产的鸡血石产量相当有限,市场价格日增不衰。

(4)巴林石,隶属叶蜡石,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巴林福黄石质透明而柔和,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瑕,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于一身,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黄三寸金”之说;巴林石中鸡血石,有“草原瑰宝”之美誉,该石温润脆爽,软硬适中,宜于镌刻,是石中妙品,令人在玩赏之余,不禁产生丰富的遐想,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有人称,巴林极品石是集“寿山田黄”之尊,溶“昌化鸡血石”之艳,蕴“青田封门青”之雅的印坛奇葩,其评价正可谓巴林石之写照。

6.“友谊之石”——紫黄晶

黄水晶是由紫水晶经过天然地热等高温的作用,慢慢褪色而成。所以紫黄晶兼具紫晶与黄晶的特质,其中也会有天然的冰裂及云纹产生。据说目前只有玻利维亚出产紫黄晶。在西方,紫黄晶被称为“友谊之石”,因为它代表真诚和挚着的爱,意味美貌和聪颖;象征富态、有生气,能消除疲劳,控制情绪,有助重建信心和人生目标,象征智慧与财富。

当温度达到将近100℃时,紫水晶的色泽开始变淡;当温度达到将近200℃时,紫水晶的色泽开始变透明;当温度达到将近450℃时,紫水晶的色泽开始变黄。而紫黄晶就是紫水晶经过天然高温加热后,所形成的黄色色带。在市场上,由于紫黄晶的售价高于紫水晶,所以有些商家把紫水晶加热后,当成紫黄晶出售,广大消费者一定要注意区别。据说由于两个颜色同时存在于一颗晶石上,因此也意味着可增加佩戴者的包容度。

全世界范围之内,紫黄晶的产量是非常少的,因为它需要特殊的生长环境,这是因为紫黄晶的生长环境十分特殊,产量也十分稀有,因此拥有它的人十分少。

所以地球上只有几个很特别的地方才有紫黄晶的分布。而正是这种特殊,让紫黄晶中的珍品不是很容易得到的,也是因为如此,很多聪明的人就用把紫水晶用加高温的方法来得到紫黄晶。不过这样产生的紫黄晶,并不会具有紫黄晶真正的力量,所以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是不是原产地的紫黄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