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这句话极其逼真地描述了江浙一带春末夏初的天气特色,也就是所谓的梅雨季节。那么,什么是梅雨呢?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初夏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一带经常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这时候正值江南梅子成熟时期,所以人们把这种雨叫“梅雨”或“黄梅雨”。又因为这时候温度高、湿度大、风小、光照少,物件容易发霉,所以又称“霉雨”。
我们知道,5月中旬前后,东南季风势力不断增强,并逐渐影响我国大陆,这时候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减弱,渐渐后退。到了6月中旬左右,东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上空相遇。两股气流势力相当,互不相让,在冲突过程中,比较轻的暖湿气流爬到干冷气流的上方,这两股气流相交的地方就是锋面。暖湿气流中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雨,这就是梅雨。这种僵持状态一直持续到7月上、中旬左右,这段时间就是梅雨期。
1.梅雨的分类
常见的梅雨,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然而,相对于正常梅雨而言,还有异常梅雨之说。“早梅”、“迟梅”、“特别长的梅雨”、“空梅”,以及严重的“倒黄梅”,都属于异常梅雨。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几种梅雨。
(1)正常梅雨
气象学上习惯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叫做“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也就是说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历时20多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2)早梅雨
有时候,入梅时间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学上,一般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例如,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靠近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所以,阴雨开始之后,气温仍然比较低,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潮湿现象。农谚说:“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就是表达了这个意思。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民,把这一段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以后,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的不断加强,温度不断上升,湿度不断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
早梅雨,大概每10年出现一次。它往往有两种表现情形:开始早,结束迟和开始早,结束早。因此,常常会出现水灾或伏旱天气。
(3)迟梅雨
有时候梅雨来得很晚,在气象学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几率比早梅雨多。因为迟梅雨开始晚,所以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势力就很强。再加上太阳辐射也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此,迟梅雨多为雷雨、阵雨天气。也有人把这种黄梅雨称为“阵头黄梅”。这种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但是这种梅雨的降雨量却相当集中。
(4)特长梅雨
顾名思义,“特长梅雨”就是指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梅雨。1954年,我国江淮流域出现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就是由特长梅雨造成的。这一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梅雨开始之前已经下了半个多月的春雨,而梅雨又来得很早,6月初就开始了。天气一直阴雨连绵,不时还伴有大雨、暴雨,持续时间很长,直到8月初才“出梅”。这一年的梅雨期持续了两个月,连同五月份的春雨,下雨期长达两个半月以上。这一年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6月、7月三个月的雨量,平均达到800~1000毫米,接近这一地区正常年份全年的降雨量。而部分地区,雨量多达1500~2000毫米,相当于同一地区一年半的雨量。因此,这一地区洪水泛滥成灾。而1998年的大水,也是特长梅雨所造成的。
(5)短梅和空梅
同特长梅雨完全相反,有些年份的梅雨非常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仅停留十多天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而且这段时间的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两次大雨,这种情况称为“短梅”。甚至有的年份,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从初夏开始,一直都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十分凉爽,本来在梅雨时节经常出现的衣服发霉的现象,也几乎没有发生,这样的年份称为“空梅”。短梅和空梅,平均每隔10年出现一两次。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会有伏旱发生,甚至还会出现大旱。
(6)倒黄梅
倒黄梅就是指黄梅天气过去之后,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一段时期的现象。一般说来,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十天半月。在倒黄梅期间,由于多雷雨、阵雨天气,雨量往往相当集中。倒黄梅属于梅雨的一种,它在结束之后,通常转为晴热的天气。
2.梅雨的影响
梅雨季节正是南方水稻生长急需水的时期,所以梅雨的迟早、长短以及雨量的多少,对梅雨区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梅雨来的过早、过大,就会引起洪涝;如果雨水多而集中,就会造成大面积的烂麦场,严重影响夏熟作物的及时收割、晾晒入库;如果入梅偏晚、梅期过短或梅雨量偏少,则会造成农业用水紧张,特别是春旱严重的年份,河湖干涸,水稻移栽用水紧缺,直接影响到水稻正常的移栽和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人畜生活用水得不到保证,大运河航运困难甚至断航。倒黄梅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也极为严重,水稻、棉花等秋熟作物在梅雨、倒黄梅连续阴湿的危害下,很难茁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