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喂养全程指导
10558700000001

第1章 新手爸妈,喂养起步不慌张

一、准备好迎接新来客

1、宝宝特点:柔弱而有生命力的天使

婴儿从出生到满月的28天,被称为新生儿期,这是婴儿脱离母体、来到人世的第一阶段。现阶段的宝宝每天基本是在吃奶、睡觉、排泄,不过,即便处在安静睡眠状态,宝宝身体内部也正在发生着大的变化,从而使自己能适应新的环境而独立生存。

体格变化:足月的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约为3千克左右,男婴比女婴略重一些,身高约为50厘米,头围在36厘米左右。满月前后,宝宝的体重可增加1千克左右,身高和头围各约增加3~5厘米。

尿便问题: 新生儿一般在生后12小时开始排出深绿色胎便,3~4天胎便可排尽。人工喂养宝宝每天1~2次大便,母乳喂养者每天4~5次。新生儿第一天的尿量很少,之后每天可达10次以上,日总量可达100~300毫升。

睡眠情况:新生儿因为脑部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容易疲劳入睡,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有20个小时。充足的睡眠对脑组织的成熟及各器官的生长发育都是有益的。

感知觉发育: 新生儿味觉很灵敏,但视觉发育较弱,半个月以后才能看到50厘米外的光亮,并能随物体转动;听觉发育很快,会对声音引起注意;宝宝对冷热的感觉灵敏。

动作发展:满月时俯卧抬头,下巴离床3秒钟;双手能紧握笔杆,但握一下就马上松开。到满月时,身体能被拉起成坐姿,并可保持瞬间。

情绪表现:宝宝通常用哭声来表示对饥饿、尿湿、寒冷或其他不适的反抗。此外,宝宝对大人的抚摸、逗弄会有高兴的反应,并会对别人的脸和表情报以微笑,但不喜欢疼痛的感觉。

2、养育重点:给宝宝更轻柔的呵护

新生宝宝身体娇弱,但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处在成长发育期,需要爸爸妈妈细心备至的照顾。对新生儿来说,现在最需要的莫过于安静的环境、适宜的保温、充足的营养和对感染的预防。尤其是最初2周,宝宝更需要精心的护理。

喂养:倡导妈妈尽量用母乳喂养。妈妈自己喂哺婴儿,不仅能保证宝宝获得最优质理想的食物,还有利于母婴沟通、增进感情。此外,要按婴儿的需要来哺乳,并采用适宜的哺乳技巧。

护理: 新生儿的体温中枢功能尚不完善,体温不易稳定,应注意保暖。要经常对宝宝皮肤进行清洗, 并保持干燥。脐带脱落前后,要注意保持清洁,预防感染。

活动:别让过紧的襁褓限制了宝宝,要经常给他活动的机会,使他的肌肉更健壮,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更健全地发育。另外,身体抚触、婴儿被动操都是有益的活动。

游戏:多对宝宝进行视、听、触觉的刺激,如用有颜色的、会发声的、可动的玩具在离婴儿眼睛20~30厘米处逗引。新生儿安静觉醒状态下的玩耍和沟通,应以每次3~5分钟为宜。

沟通:要时刻留意观察宝宝的表现,对他的各种需求及时予以应答和满足,通过轻语和抚摸与婴儿进行沟通。多拥抱、爱抚宝宝,常用微笑、转头、呼唤、讲话逗引他。

二、新生儿喂养起步走

1、三大喂养方式大考查

母乳喂养

营养性——母乳有说的那么好吗?

(营养星级★★★★★)

母乳是宝宝出生6个月内最好的食物和饮品。母乳含有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素,这些营养成分的比例适当,易于婴儿的吸收与利用;母乳的质和量还会自然地随着婴儿生长发育而不断变化,以适应婴儿的需要。

保健性——宝宝更适应母乳吗?

(保健星级★★★★★)

母乳最天然, 最适宜宝宝成长。母乳中有丰富的抗体、活性细胞和其他免疫活性物质,可增强婴儿的抗感染能力,从而减少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并预防某些过敏性疾病。

发展性——母乳喂养有其他的好处吗?

(发展星级★★★★★)

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感情的发展,给宝宝带来众多至关重要的生理和心理优势。看着宝宝在自己怀里大口大口地喝着奶,当妈妈的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并能切实地感受到为人母的责任和荣耀,促进自己的身心成长。

适宜性——所有的宝宝都适合母乳喂养吗?

(适宜星级★★★★)

这是值得向所有新妈妈推荐的喂养方式,不过,进行母乳喂养的前提应该是妈妈的身体健康,宝宝的体质适合。

挑战性——持续母乳喂养难不难?

(挑战星级★★★★★)

母乳喂养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以及新妈妈个人因素等多方面的挑战,新妈妈会因为经验不足,失去哺乳信心,或出于对身材走样的担心、对不正确哺乳带来疼痛的畏惧和对频繁挤奶的厌倦等原因而放弃母乳喂养;另外,喂母乳也需掌握一定的技巧。母乳喂养是对妈妈的体力、精神的大考验,也正如此,它也是新妈妈最好的成长机会。

人工喂养

营养性——配方奶等其他乳类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吗?

(营养星级★★★★★)

常见的婴儿配方奶粉多是以牛乳或者大豆蛋白质作为基本原料再将之“母乳化”而成,也就是尽量模仿人类母乳的成分制作。它按照母乳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素成分标准,调整了营养素含量,添加了许多人体必须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等。一般婴儿奶粉吃到1岁左右,都不会有营养缺乏的顾虑。

保健性——宝宝的健康能得到好的保障吗?

(保健星级★★★)

配方奶粉无法涵盖母乳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酵素及免疫蛋白等对抗细菌的有益成分,因此喂食配方奶的宝宝免疫力不如母乳喂养宝宝。人工喂养宝宝比较容易上火,出现便秘,也可能因消毒不严格引起腹泻、胃部不适。

发展性——人工喂养有益于宝宝的心理发展吗?

(发展星级★★★)

人工喂养可以让爸爸、奶奶爷爷、外公外婆、保姆等都来参与,减轻妈妈的劳累,让宝宝和更多的家人亲密接触。父子之间的纽带不是天生的,爸爸来喂养可增进父子感情。但比起母乳喂养对母婴良好的心理保健作用,人工喂养却稍逊一筹。

适宜性——人工喂养对妈妈和宝宝的情况有选择性吗?

(适宜星级★★★★★)

只要经济条件适合,人工喂养是适合各类父母采用的喂养方式,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家庭来说,它甚至也是必要手段。比如有健康顾虑的妈妈和宝宝,或面临乳母乳汁分泌不足的情况等。

挑战性——进行成功的人工喂养难度大吗?

(挑战星级★★)

采用人工喂养,易于判定喂奶量;而且奶粉比吃母乳耐饥,不需要喂养太多的次数,宝宝每天的大便次数较少,也便于护理;因为不需要总是由妈妈专门喂养,给妈妈释放了许多压力。但人工喂养需要长期的经济支出,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对于爸爸妈妈来说,还需要掌握一系列选奶、调配、冲奶、消毒等技术,不过这一点相对来说还是简单的。

混合喂养

营养性——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吗?

(营养星级★★★★★)

母乳加配方奶也是宝宝极好的营养来源。

保健性——奶粉加母乳,保健性优于纯奶粉喂养吗?

(保健星级★★★★)

混合喂养的保健性优于纯奶粉喂养,而略次于纯母乳喂养,但也有人工喂养时的一些负作用。

发展性——它对宝宝的心理发展作用如何?

(发展星级★★★★)

混合喂养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母婴之间的情感沟通,有益于宝宝的身心发展,同时也便于其他的家人与宝宝的接触。

适宜性——混合喂养有限制吗?

(适宜星级★★★★)

混合喂养同样以母婴身体健康为基本条件,但对于很多特殊情况的家庭,这却是优于人工喂养的一种方式。如妈妈确定母乳不足,采用这种方法既能延续母乳喂养,又可充分给予宝宝营养;对于上班族妈妈来说,实在无法纯母乳喂养的话,这也是种较好的选择。

挑战性——混合喂养是更易还是更难?

(挑战星级★★★★★)

混合喂养的爸爸妈妈得做个多面手,学会这门技术需要一定的磨炼;另外,新妈妈易因为对母乳信心不足,而逐渐走入人工喂养。无论何种喂养方式,终究是件需要父母费心的事,完全的省心是不可能的。混合喂养也贵在坚持。

2、你的宝宝更适合怎么喂养

从营养性到保健性,母乳喂养是宝宝的最佳选择新生儿及婴儿期是人类一生中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此阶段的营养与喂养对其发育极为重要。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喂养方式,是关系到喂养成功与保证婴儿快速、健康发育的重要问题之一。一般来说,对一个由健康的母亲分娩的健康足月新生儿来说,出生后尽早得到充足的母乳,在6个月之内都保持母乳喂养,应该是最理想的营养与喂养方式。

这样的情况,为宝宝选择人工喂养更适宜

母乳喂养只有在宝宝和母亲的情况都适合的条件下,才是名副其实的最佳方式。特殊情况下,妈妈最好放弃对宝宝的母乳喂养,但也不要为此而感到遗憾或不安,相信宝宝吃配方奶一样可以健康成长。

妈妈出现以下情况时,就应该暂时或完全停止母乳喂养了——妈妈患有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精神病、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等病症,或体质过于虚弱。

有些宝宝应采用特殊奶粉喂养——氨基酸代谢异常、苯酮尿症、乳糖不耐受综合征等。

混合喂养,无法纯母乳喂养的最佳选择

确定奶水不足, 或者因为工作等原因无法进行纯母乳喂养的妈妈,最好不要完全放弃母乳喂养,而应选择混合喂养。对于有的宝宝来说,混合喂养还可以作为一个过渡,在母乳不足的时候既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同时不间断地刺激乳房,还可能重新回复到纯母乳喂养。

3、新生宝宝的五大喂养要点

要点一:尽早开奶

能够进行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宝宝产后30分钟即可哺乳。这是因为初乳蛋白质含量高, 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对婴儿防御感染及初级免疫系统的建立十分重要;出生后20~30分钟新生儿的吸吮能力最强, 应及早得到吸吮刺激,否则会影响以后的吸吮能力。

要点二:按需喂养

一般体重在3~4千克的新生儿,平均每3~4小时喂奶一次,每天约需喂奶6~7次即可,但是新生儿的喂养时间应该有一定的弹性。由于宝宝的胃口时好时坏,也可能因生长周期的影响出现提前饿了或者某顿吃得比较少等情况,因此,一旦发现宝宝饿了后就要及时喂奶。

要点三:不要喂太饱

新生儿的胃最初只能容下不足30毫升的流食,2周后可逐渐增至60毫升,由于每次喂奶后大约3个小时才能排空,故每次喂奶量要适度。混合喂养的母乳哺喂每天不得少于 3次,否则母乳分泌有迅速减退的可能。人工喂养时,奶瓶上****洞口大小要适宜。

要点四:奶量增加要循序渐进

新生儿的喂食奶量在出生24小时后由每次30毫升开始喂食,看婴儿的进食情形而定,每天不宜增加20毫升以上,突然增加过多的奶量可能造成婴儿因胃的耐受量有限而呕吐。

要点五:喂养好不好,多看看宝宝

在生后头几周, 新生儿每天排尿6~8次,每天都有排便,哭声响亮,皮肤光滑,表现出很强的吸吮反射,且体重明显增加。这些都表示宝宝得到了充足的喂养。除此外,爸爸妈妈还要经常察看宝宝的反应,保证喂养的质、量、次,并及时调整喂养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