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悟一生的故事感悟生命
10556900000006

第6章 人生的疑问

千萍

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大学学习时,曾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

在穆尔授课期间,维特根斯坦是最令他头疼的学生。维特根斯坦总有问不完的疑问,一个接一个,总是没完没了。常常一堂哲学课会被维特根斯坦的种种疑问搞成了维特根斯坦提出疑问、穆尔一一解答的答辩课。甚至在休息时间,维特根斯坦也穷追不舍,不离不弃地紧跟着老师穆尔。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一个有名的“问题篓子”。

有一天,穆尔的朋友、著名哲学家罗素登门和穆尔闲聊,他问穆尔:“谁是你最出色的学生?”

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维特根斯坦。”

罗素问:“为什么呢?”

“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维特根斯坦老是有一大堆学术上的疑问。”穆尔回答说。

十几年过去后,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界的名气不仅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导师穆尔,而且也超过了大哲学家罗素,声名鼎沸,如日中天。这时,穆尔拜访罗素问:“知道和维特根斯坦比较起来,我们为什么落伍了吗?”

罗素听了,静静思忖了一会儿,回答说:“因为我们提不出疑问了,而维特根斯坦却还有一大堆的疑问。”

心灵寄语

由此我想到了中国的教育。在我们国家,听话的才是好学生,而爱问问题的,被称作问题学生。老师解答学生的问题既可以扫清学生的疑惑,又可以推动教师自己思考,是双赢的事情,但为什么中国的教师如此头疼呢?因为他们不思进取,教师只是一个饭碗,何苦要劳神追求进步呢?什么样的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才,中国至今培养不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其实并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