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悟一生的故事感悟生命
10556900000015

第15章 盲人的股票

芷安

报社新开了一个金融证券版,我的朋友被调去做编辑。在近五年的工作中,她接触过很多股民,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盲人。

这位盲人和许多股民不同,他不听讲座,不看股评,也从不探听所谓的内幕消息。他唯一看的就是每天的开盘和收盘。他买卖股票的方法也很简单:跌时买进,涨时卖出。具体操作方法是:去其两端取其中庸,把大盘上走势强劲的龙头股和跌势凶猛的垃圾股去掉,在走势稍缓平稳的中间股中,选一支正在下跌的股票,根据自己的了解、分析和判断,在心里给它定一个底线,等到它跌到这个线时就买进,等它涨到原来的水平时再卖出。这样做的结果,他总是利多损少。几年的时间,投进股市的钱,已经翻了好几番。

“为什么选定以原来的水平为卖点呢?”朋友不解地问。

“因为,假设原来的水平是常态,那么跌和涨都是非常态,非常态肯定会回到常态的,跌过之后肯定会回到原来的水平。这样,我买进的时候,就已经赚了。”

“那么,你可以等等再卖,通常情况下,当它回到常态时,还会顺着惯性往上冲一下的,那时候再卖,不是会赚的多一点儿吗?”

“你说得没错,那样是会赚得多一点儿。可是,人在利益面前是没有节制的,很多人就是贪求这‘多一点儿’,结果把原来赚的那一点儿也丢失了。所以我才给自己限定:只要这一点儿,那‘多一点儿’还是留给别人吧!”这位盲人笑着回答说。

我以前很少接触股票,总觉得股票这东西,太复杂,太高深,变幻莫测,难以捉摸。听了朋友讲了这位盲人和他的股票的故事,才对股票有了一些了解。原来不过如此:跌时买进,涨时卖出。事先给自己定一个底数:只要这一点儿,不要多一点儿。就可以保你利多损少。理论并不难,操作起来也应该很简单。

“可是为什么——”我不仅有些疑惑,问朋友,“依然有那么多的股民,前仆后继、一往无前地向前,要那‘多一点儿’,以至于损多利少,最后弄得血本无归呢?”

朋友听了,笑笑说:“可能这就是人的本性吧,人在利益面前,是不讲道理的。”

心灵寄语

贪婪是人的本性。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有懂得节制自己贪婪的欲望,才能在充满欲望和陷阱的世界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