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九月,玄奘翻过大雪山进入印度境内,由此开始了长达15年的取经留学生活。其间,先在北印、中印地区停留3年;到中印度那烂陀寺留学5年;此后离开那烂陀寺往东印、南印、西印地区游历3年;往杖林山问学2年;又回到那烂陀寺讲学,赴东印度会见戒日王,参加曲女城会和无遮大会历时2年。44岁从印度起程返国。
在玄奘前后有17位中国僧人到过印度,又安全返国。玄奘来印度的目的,与他前后到过印度的许多中国僧人一样,名曰“取经”,实则是一个寻访探讨过程。主要活动就是学习研究贝叶经典,考察佛迹,拜访名师。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发源地,历史上有“西天佛国”之称。汉代,中国称印度为“身毒”。唐代,中国称印度为“天竺”或“婆罗门国”。中国史书中最早出现印度之名的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玄奘到印度时,其地形北靠雪山,三面环海,呈上弦月形。疆域包括今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在内,方圆9万多里。全境分中印度、北印度、南印度、东印度、西印度五部,境内没有完全统一。小国林立,时分时合,约有70余个城邦。当时正值印度乌苌王朝戒日王(公元590—648年)在位,他继承父兄业绩,统一了北印、中印与西印的部分地区,创建了一个尚未完全统一的封建大国。
印度的居民最早是达罗毗荼人。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达罗毗荼人就居住在印度河西北部流域。约在公元前2000年,来自中亚草原的一支游牧部落——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毁灭了达罗毗荼人的城市,强迫当地人当奴隶。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在印度河、恒河流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发展了婆罗门教。又凭着一部《摩奴》法典,把征服印度过程中形成的四个等级的种性制度神圣化,以保持婆罗门教的特权。所以印度佛教产生之前,婆罗门教和种性制度是印度社会最显著的两大特征。
印度的种性制度在佛教产生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它是按血缘种族关系把人分为4个等级阶层。第一阶层是婆罗门族,以宗教为业,专事教化,多出身于宗教世家,清高华贵,地位最高。往往以征服者、主宰者自居,处治被征服的下层人民。
第二个等级阶层叫刹帝利族,是王族,历代为王。他们与婆罗门族一样,在《摩奴》法典中享有征服者、主宰者的权力地位,属于统治者阶层。
第三个等级阶层叫吠舍族,是商贾,经商为主,调节有无,远近获利。
第四个阶层叫戎陀罗族,是农民,以田为本,种植收割为生。这后面两大种姓包括农工商各阶层,都是被统治者。
上述四大种姓各自繁衍生息,各自从事自己的职业,婚配嫁娶一般都在本阶层进行,人的社会地位及职业一般都由种族血缘关系所决定。
印度佛教的产生,就来源于社会内部对种姓制度的反抗。印度佛教在政治上主要反对婆罗门教所坚持的种姓制度。提倡“众生平等”。佛教内部,各种种姓的人都有,但绝无种姓规定的等级区别,一概称佛门弟子。佛教不要求信徒花费大量金钱从事祭祀,主要宣传修行、积德、行善,使其脱离苦难。因而这些原始佛学教义就很快发展起来。公元前6世纪,佛教开始在印度传播。公元前2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以后印度佛教迅速发展到西至埃及、东至中国的广大地区,成为世界性宗教。
玄奘到印度时,印度佛教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婆罗门与沙门分别代表着两大对立的社会思潮。佛教作为沙门中的一支或一个宗教派别,已成为一个新的思想阶层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原来的种姓制度已有所变化,人的种姓与职业之间的对应关系已不是十分严格,婆罗门不全是以宗教为业,也有耕地的。国都君王不全是清一色刹帝利种族,也有商贾和农人出身的。例如,称盟印度的戒日王便出身于商贾。《大唐西域记》卷4记述的秣底辅罗国国王便出身于农人。显然,提倡“众生平等”的佛教伦理适应了社会发展要求。而扎根于民间的佛教信仰与生活准则,已经完全成为印度社会生活中一道鲜亮的文化景观。这是公元7世纪时期任何一个初到印度的人都能感受到的特征。
当时的印度有18个佛学部派都在鼓励人民研习佛经,国家也制定了许多保护鼓励措施。一些大的寺院和佛教内部都有这样的规定:谁能讲宣一部佛经,就可以免做寺内杂务;能讲宣二部,则给予上等房舍和卧具;能讲宣三部,就派侍者伺候他;能讲宣四部,可乘象舆(一种安置在大象上面的轿子);能讲宣五部,出入乘象舆外,再加侍卫随从。
国内僧人经常讲经集会,寺院通过法会形式对习经僧人进行考评和奖罚。在讲经法会上那些被大家认为义理精深、思辨敏捷、文辞优美者,便扶上大象,前呼后拥,游行欢呼。如果出现讲经时义理空虚,只有顺耳的空话,或者论辩中辞锋被挫、理少而言多者,就请他在脸上抹上红白黏土,身上撒上尘土,被逐出会场,让人们嘲笑他。对触犯佛门规矩的僧人,轻者大家不同他说话,不同他居住,为僧众所不齿;重者被逐出寺门,无处可居,流浪受苦,不得已而还俗。
除了这些浓郁的佛教文化韵味之外,使玄奘感到与中土大唐明显不同的还有教育与风俗。这里的教育分为“五明”。一是声明学,即语言学。二是工巧明,即工程技术。三是医方明,即医药学。四是因明,即伦理学,相当于现在的逻辑学。五是内明,即佛教哲学,教人研究佛学为宗旨的因果妙理。除这五大门类之外,养生、祭祀、兵法、咒术等也在学术研究之列。
在生活习俗方面,这里的人也很有特色。国王大臣身着,一般习惯佩戴花环宝冠,镯子璎珞。富商大贾只戴手镯。一般体力劳动者,多赤足,很少穿鞋。有些地方有把牙齿染成黑色或红色的习俗,也有饭后口嚼杨柳枝洁口的习俗。这些情况只是玄奘回国讲述西行见闻时对西天佛国的总体印象和大概描述,而玄奘在印度的具体活动,还须从他进入北印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