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学家的故事
10556200000034

第34章 “为什么中国没有机器”

在青山环抱的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的站台上,一位伟大的铜像高高地屹立着。

他,背靠青山,面向铁路,目光炯炯,正视前方,嘴上留着八字胡,双手插在裤袋里,神情严肃沉静,刚毅自若。

这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铜像。

铜像脚下这条穿行在崇山峻岭中的铁路,是我国用自己的力量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就是修建这条铁路的总工程师。

从铜像面前经过,你会想到中国的铁路史,你会想到在旧中国创业的艰辛,你会产生出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詹天佑1861年4月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一个茶商的家庭。南海县不仅富饶美丽,而且富有革命传统,有关鸦片战争的故事在这儿广泛地流传着。

詹天佑的爸爸詹兴洪,茶叶买卖做得不怎么样,但故事却讲得很好。他经常给詹天佑讲林则徐焚毁鸦片、击退英国侵略军的故事。一次,当他讲到清朝皇帝把林则徐革职、英国侵略军趁机侵入广州的时候,詹天佑气得握紧小拳头,拉出打架的样子,问道:“为什么中国兵老是吃败仗?”

儿子的发问,把父亲难住了。詹兴洪并不明白,那是因为清王朝的政治腐败造成的,但他还是看出了最表面的原因,他对儿子说:“听别人说,外国人打仗用洋枪洋炮,中国没有。”

“为什么中国没有洋枪洋炮呢?”詹天佑又问。

“孩子,洋枪洋炮是机器造的,中国没有机器,造不出来。”

“为什么中国没有机器呢?”詹天佑继续追问。

“洋人能,中国没有能人。”父亲有点不耐烦了。

“噢!”

詹天佑不说话了。但他心里不服气:洋人不是打不过林则徐吗?反过来说,林则徐不是比洋人还能吗?

从此,他睡在梦里都想胜过洋人。

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把詹天佑送到一所私塾去读书,但詹天佑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有一次,他对母亲说:“读这些文章有什么用处?真叫人头痛!”母亲当然不同意他的说法,但也说服不了他。

一天,他父亲的好友谭伯村从广州、香港带来一些工程、机械方面的画报,这一下子给他开了眼界。他如饥似渴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明白的地方就问,能描下来的地方就描下来。过后,他还有声有色地讲给小伙伴们听,并照着画报上的样子,用泥巴做机器、捏火车头。

他对机器的兴趣越来越浓。他的衣服口袋和书包里,整天鼓鼓囊囊的装着齿轮、发条和螺丝钉,一有空,就拿出来拨弄着玩儿。有一次,他家墙上的自鸣钟“嘀哒、嘀哒”的响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就想把它扳开来看个究竟。摘下自鸣钟来,把后盖打开,看到那么多的齿轮在转动,他惊奇极了。他开始把这些轮子一个一个拆下来,再细心地按顺序排好,以免安装时忘记了。一架自鸣钟的零部件,竟摆满了一地。他惊讶地发现:一架“嘀哒、嘀哒”跑个不停的“活”家伙,原来就是这些“死”玩艺组成的;只要组装得合理,“死”的都会变成“活”的。

他又开始组装了。

到他重新把自鸣钟弄“活”之后,他幼小的心灵获得了一种自信:“我们中国人也会造机器的,这难不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