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圆梦北大·求学牛津·晋职摩根
10555700000012

第12章 硕士毕业 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女儿硕士毕业后,又走到人生一个新的交叉路口,此时有两条路可选:一是继续上学,攻读博士学位;二是找工作。

到这时候,我们认为女儿经过磨炼已基本成熟,不必领着走,更不需跟着走,而是放心让她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家长不参与任何意见。

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女儿分析了三种情况:

一是当前国际金融形势不太好,就业比较难,从英国就明显感觉到。二是从国内看,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留学生会越来越多,甚至有钱就可以出国留学,水平参差不齐,留学生不再是优秀的代名词,名声大打了折扣,而且从数量上,留学生不再是凤毛麟角,这种情况让留学生找工作的优势减弱很多。以后找工作,尤其是高端岗位,各公司会更注重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也就是重视经历而不是学历。三是如果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先就业,以后根据情况再去深造也不迟。如果找工作不顺利,再去读博士学位。虽然有两种思想准备,但当时我们全家的主导思想,就是千方百计找到合适的工作,读博只是无奈之举。

通过务实的分析,女儿下决心马上着手找工作,然后不断地通过网上查招聘信息、投递申请、写材料、参加一次次面试。同时通过同学、老师、朋友介绍,多渠道、多方向地收集和传递信息,以求更多机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

最后,女儿经过比较和选择,被英国伦敦一家国际性的地产公司录用,工资待遇都不错。拿定主意后,女儿也不主观,征求我们家长的意见。

当然,作为家长希望女儿回国工作,在我们身边最好。但是为女儿前途着想,现在还不着急回国,同意她在英国工作一段时间,有些国外工作的经历,多经风雨见世面对她是很好的锻炼,以后看情况再说。

这样,女儿在英国工作了三四个月后,从同学那里得知北京有一家知名投资银行招聘的信息,工作环境和专业范围,都比较适合自己,就立即报了名,同时,也有在本公司工作同学的竭力推荐,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她很快得到了面试的机会。

但是,这个岗位竞争很激烈,一个岗位通过网上筛选后,参加面试的就有十几人,而且他们大多都有国外名校留学的经历,有的已有一年左右的工作经历,虽然各有所长,但也各有不足,这主要看面试官们的喜好和倾向性了。

经过笔试,案例分析和多轮的面试,最终女儿以较全面的能力,尤其是她活泼机敏的性格,和对工作扎实认真的态度,赢得面试官们的赞誉,被这家公司录用。女儿很快辞去了英国的工作,到北京上班了,这样她很高兴,我们家长来往也更方便。

女儿在北京一家投资银行工作,开始并不顺利。由于在国外工作主要从事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和现在投资银行工作性质,虽然从理论上讲,有些相关之处,但是,工作内容、流程及规章制度都有较大差别。刚来时对工作不是太熟,她一边虚心向同事学习,一边自学。由于,工作内容和学校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口,各公司只是在制度和程序上的不同,所以,掌握起来很快。不久,她就能够独立承担重要工作了。在这期间有个年轻的同事小Y,对她帮助很大。这是个很聪明的小伙子,他本科毕业就来到这里,快一年了。一般情况下,本科学历很难被招聘到这种一流的大投资银行工作。小Y能够来到这个重要岗位,说明他不但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更主要的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和精明能干,而得到老板的赏识。Y虽然很年轻但很会做事,对工作认真负责,专业能力也很强。对人很热情,总是主动帮助别人,同事有事很愿意找他帮忙。小Y和女儿关系也很好,在部门里这两个年轻人,工作配合很顺利,经常受到老板的赞扬。在投资银行工作,虽然工资待遇都很好,但大多都很累,他们几乎没有休息日,晚上经常加班到深夜。这样的工作性质,使女儿感到很疲惫,有时觉得枯燥,但她感到精神很充实,很有成就感。她认为作为年轻人创业,就要有一点吃苦精神,不经过风雨,哪能见到彩虹呢。

有一天,小Y悄悄地对女儿说:“我准备跳槽到美国一家大的投行公司工作,工资待遇都比这里高,而且专业对口,我已经托人帮忙了,但是,写申报材料和应聘这些事情,我没有做过,希望你能帮忙”。女儿说:“好啊!没问题,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帮你”。于是,女儿利用休息时间上网查资料,帮他写英文申报材料,并毫无保留地告诉Y应聘外国公司的经验和注意事项。不久,小Y顺利被一家美国公司录用。他很高兴,并故作神秘地告诉了女儿一个好消息:国际知名的美国摩根士坦利公司中国分公司在招聘,而且岗位和女儿从事的专业吻合,工作相对要轻松一些。女儿听后很高兴,赶紧准备申报材料和应聘。对于女儿来说,有了过硬的学历,更重要的是有在英国和国内知名大公司的工作经历,她应聘很有信心。但是这种国际性的大公司用人很慎重,也很苛刻,竞争很残酷。公司不但重视能力,也很重视诚信,在考察这两方面时,不但通过简历看你的经历,通过几轮面试看表现,而且公司人事部门还要根据简历上提供的曾经工作过的公司,亲自打电话给原部门主管了解你的情况。这样,不但了解你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考察了你的诚信度。经过了公司的严格考核和几轮面试,女儿再次顺利被录用,并很快到岗位工作,又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生活。

美国摩根士坦利公司非常重视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女儿应聘到公司后还没有上班,就直接被派往美国培训。没想到的是,在美国一个多月的时间,却遭遇了两次在当地罕见的自然灾害。在危险面前,展现了美国政府完善的应对灾害的措施,更表现了女儿的沉着冷静,确保她自己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美国历险

2011年的8月,我被公司派往美国总部培训一个月,住在费城市郊的一个小镇上。小镇的生活平静而单调,没有纽约的繁华和喧嚣,也没有华盛顿的历史沉积,有的只是一条十米多宽的小河,时不时呼啸而过的火车,和大片的停车场。然而就在这个让你不再期望每天的生活有任何改变的地方,在这个幽静而美丽的小城,发生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地震。8月24日,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州发生百年不遇的5.8级地震,费城及其周边都有强烈震感;地震发生时,我正在公司专心致志地工作,突然觉得一阵眩晕,周围的隔板开始猛烈晃动。开始以为是楼上装修造成的,可正当我茫然不知所措时,周围同事的议论才让我意识到发生地震了。随后办公楼里的所有人都被紧急疏散到楼外的空地,很多住在东部的美国人都是一辈子没有经历过地震的,紧张的情绪不免在同事间蔓延。大家纷纷议论着,有若无其事谈笑自如的,有紧张失措的,有不停给家人打电话的……大概一个小时过去了,了解到地震的大概情况后,大老板带头回到了办公室,大家也跟着重又回到工作中。我对2008年汶川地震的印象深刻,当时我也是在北京的一座写字楼中工作,感到强烈的震动。正因为有那次的经历,所以在这次地震发生的时候,我虽有些紧张却并没有太慌张。好在这次地震并没有造成大的损害和影响,很快所在的办公楼又恢复平静,大家又继续开展正常工作。地震再没有发生,小城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8月27日,飓风艾琳登陆美国东部,小镇的河水迅速上涨,我被紧急从河边的公寓中疏散。飓风的记忆会比地震更加深刻些。艾琳经过小镇当天的晚上,窗外狂风暴雨,电视上几乎所有的频道都在议论抵抗飓风袭击的方法。这是我第一次经历飓风,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就在这时,伴随着刺耳的警报声,电视银幕突然变黑,并显示出晚上十一点前小镇周边可能会发生龙卷风的警报。我的心随着嘟嘟的警报声悬了起来,开始在网上寻找各种最新的报道。直到晚上十一点过后,龙卷风警报解除,我才开始安下心来。周六早晨,我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由于河水泛滥,小镇警察建议大家撤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我到门外打探情况,楼道和楼下只有一两个同样不知情的人,除此以外并没有看到什么动静。我回到家里,正在和爸妈打电话报平安的时候,无意中从阳台上看到不远处小河的河水已经漫过河岸,正向我住的地方涌过来。不一会儿,敲门声再次响起,这时候是警察要求大家强制撤离。我迅速收拾好了一个装着必需品的背包,向外面冲出去。街道上的积水已经漫过了膝盖,铁轨早已淹没在水中,几辆消防车也停在路边。我蹚着水向小镇的唯一的一家饭店走去,心里盘算着如果这家饭店客满该怎么办。幸运的是,我住进一间十楼的房间,心里终于舒了口气。周一早晨,一切恢复正常,河水慢慢退去,封锁的马路也重新允许行人通行。

两位接踵而来的“不速之客”,算是让小镇的生活多了些波澜,更重要的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我终身难忘的经历,我也从中学到许多应对灾害的经验。尤其面对飓风的威胁,我是有生第一次亲身领教了大自然的威力,更加体会到人类保护环境、善待大自然、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8月27日,正是这一天,不仅仅是女儿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磨难,而是身处美国费城的女儿和身居中国宁夏的父母共同经历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不眠之夜。在面对危险,面对强大的自然灾害时,没有人不紧张不恐惧,尤其像飓风这种对于北方人特别陌生的自然灾害,更使人感到心惊胆战。在这一个漆黑的深夜,女儿只身一人在异国他乡,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在一个公寓的房间里,电视里一遍遍发出警告,提示着人们防范飓风的危害和有可能遭遇龙卷风的警报,窗外是狂风呼啸,大雨倾盆,不时有树枝被折断的咔咔声和物体倒落的巨响,还有警报器发出的尖叫。大雨引起的洪水和具有连根拔起大树、掀翻屋顶威力的龙卷风,随时有可能轻而易举地吞没女儿居住的这个小二层楼,处境真是如履薄冰,危在旦夕啊!当时,这种情景对于一个无助的中国女孩来说,心里的恐惧是可想而知,更是时刻纠结着远在中国的父母心。

自从女儿上大学离家后,多年来,我们有几乎天天晚上都要通电话、互报平安的习惯。8月27日,这一天,女儿下班回宿舍后,像往常一样若无其事地和我们聊了几句,就说没事我要休息了,电话就压了。可是,没过多久,我的手机再次响起,我一看是女儿打来的,赶紧接通了电话。听到电话那边女儿着急地说:“爸!我们这里刮台风了,外面风雨特别大,电视也不断发出警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问她公司或公寓有人安排吗?她说没有!我安慰她说,别着急要冷静地面对,你住在高处,不会有什么事的。你现在要做的是,把门窗锁好,手机充上电,再找一找房间有没有手电筒、火柴等可以照明的东西放在身边。正说着,听见急促的敲门声,我告诉女儿,不要着急,问清楚来人再开门,手机不要关。听到女儿和来人说了几句英语,来人就走了。然后,女儿告诉我们:“刚才是警察,告诉我这里很危险,这个楼马上要封闭,让我准备东西,随时转移。”放下电话后,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女儿来电话说,这阵风雨小了,可能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再说天已经亮了,你们放心吧!忽然,女儿大声喊了起来:“哎呀!外边小河的水涨得这么快,马上漫到河岸上了,可能洪水来了!”这时,再次听到敲门声。警察命令女儿,洪水快到了,带上行李马上转移。至于转移到什么地方,警察不管,要自己决定,但必须立刻离开这个楼。人生地不熟的女儿,在这么一个小镇上,到哪里去找宾馆呢?再说天还在下着雨,出了这个公寓门,是否遇到洪水?是否有危险?是否能找到新的住处?这些都是未知数。这时,无助的孩子只有自己救自己了。经过冷静思考,并询问了警察,女儿只好冒着风险,艰难地向公司对面的宾馆走去。在这种紧张情况下,是否有空房间只有看运气了。然后,我们是一个多小时漫长的等待,如坐针毡,不断祈求苍天的保佑。终于,等到了女儿来电话,说她已经找到宾馆住下了,一切都平安,请我们放心!当时已经是接近上午十点钟了,女儿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又去对面的公司上班去了。

后来,我问女儿:“那天警察把你赶出公寓的大门,你是怎么冒着洪水的风险找到宾馆的?当时,如果找不到宾馆,你是怎么想的?”女儿说:“当时我也很害怕,主要是怕遇到洪水,还怕找不到宾馆,但是,没办法这里不能住,只有冒着风险去找宾馆。我冷静后只有求助警察,我问警察在哪儿能找到宾馆,怎么过去最安全,因为不是太远,我就给他说好话,请求他的帮助并让他带我过去。美国的警察还是很负责任的,只要你求助他,他还是尽职尽责的。当时,我已经想好了,如果找不到住处,只有给公司的领导打电话求助了。”当遇到危险时,只是害怕是没用的,必须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坚强和冷静起来,尽快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唯一的出路。